十三陵哪个陵最值得看

十三陵哪个陵最值得看,北京的景区价值高又受忽视的景点就属明十三陵了。明十三陵虽然包括十三个皇帝的陵寝,但是对外开放成景点并不是所有都在内,以下十三陵哪个陵最值得看。
十三陵哪个陵最值得看1
明十三陵值得看的陵有:一、长陵;二、定陵;三、昭陵。
长陵:它是十三陵中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帝陵,也是如今地面建筑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定陵:为十三陵中最大的三座陵园之一;昭陵:是中国历代帝王陵园中规模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
明长陵位于天寿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文皇帝朱棣(年号永乐)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在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为完好。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区内最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明十三陵依次建有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庆陵、德陵、思陵。比较值得去看的陵墓如下:
它是十三陵中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帝陵,也是如今地面建筑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长陵的陵宫建筑占地约12万平方米。其平面布局呈前方后圆形状。前面的方形部分由前后相连的三进院落组成。
好玩位于北京昌平区,地面建筑的总布局,呈前方后圆形,含有中国古代哲学观念“天圆地方”的象征意义。定陵成为十三陵中最大的三座陵园之一。它的地面建筑共占18万平方米,前有宽阔院落三进,后有高大宝城一座。
位于陕西礼泉县城西北22.5公里的九嵕山上。周长60公里,占地面积200平方公里,共有180余座陪葬墓,是关中“唐十八陵”,也是中国历代帝王陵园中规模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
十三陵哪个陵最值得看2
十三陵哪个陵最好玩:长陵
朱元璋儿子朱棣之墓,十三陵之首,规模最大,游客也最多,只是地下部分不开放参观。用于祭祀的祾恩殿超级大,能看出昔日的'超豪华程度。殿内还有很多出土文物的展示,一定要看一下金丝翼善冠,超级精致,光冠上的龙鳞就用了8400片,绝对的国宝级文物。
十三陵哪个陵最好玩:定陵
唯一一个开放地宫的皇陵,地下部分面积非常大,特别深,常年温度极低,有点阴森。青石地宫、汉白玉石门、长明灯、以及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的棺木,游客都可以亲历观看。出土的大量文物展示在定陵博物馆中,其中有四件国宝等待你去发现。
十三陵哪个陵最好玩:昭陵
地面建筑已被修复得很完整,一般团队游会选择去定陵和长陵,所以这里游人相对较少,十分安静,很适合散步怀古。
十三陵哪个陵最好玩:神道
算是十三陵的前导部分,两旁是各种生动的石像。古帝陵的神道是有建筑形式规定的,由石牌坊开始向北走,依次是大红门、石像生、龙凤门等,对古墓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着重研究。神路很长,路两侧大量松柏仍然长势茂密。还分布着守陵人后人种植的采摘园,秋天来的话,除了探访帝陵,还可以采摘苹果。
从北京出发自驾:沿京藏高速公路(原八达岭高速公路)到昌平西关环岛后,向北进入京银路,500米后红绿灯向右行驶进入昌赤路,沿途会经过石牌坊、十三陵神道、七孔桥。到达丁字路口后,直行是长陵、左转是定陵和昭陵。
公交:德胜门乘872路直达十三陵(从德胜门至定陵全程2小时左右)
地铁:昌平线到达昌平东关站,A口出,换成314路
内部交通:这四个开放的景点之间有一些距离,自驾车会比较方便,公交车314路可以连接长陵、定陵和神路。
十三陵哪个陵最值得看3
明十三陵风水之谜
解说1: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坐落着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这里自永乐七年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葬人思陵为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人们习惯的称之为“明十三陵”。来往的游客往往被这里巨大精美的建筑所吸引,但却并不知道当年所修建时的艰辛与曲折。
串场1:在今年清明节期间,“活在北京,葬在河北”成为了人们谈论的热点。很多人反映,出现此类情况的原因是北京陵园价格近年来一再飙高,10年涨了15倍。所以北京市民才会选择去较远的地方寻找墓地。对此有人回应说,北京其实有便宜的墓地,但市民不领情,挑大小、挑风水。据调查显示,北京风水好的陵园墓地,一平方米几万元,有的甚至几十万元。
有的网友就调侃说“清明时节雨纷纷,一问墓价欲断魂。”入葬难一时成为了当今社会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大家可能不知道,在几百年前也有一个人为自己将来葬在哪里而费尽心思。不过他可不是因为墓地价格高而葬不起,而是因为他非常笃信风水相术,决定要找到一块万年吉壤,好让自己的后世子孙世世代代长盛不衰。这个人就是永乐皇帝明成祖朱棣。
大家知道,后来朱棣就葬在了北京的昌平地区。那么永乐皇帝为何最终决定把陵寝建在那里,陵寝在修建过程中发生了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解说2: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厚葬传统,崇信人死后在阴间仍然过着阳间一样的生活,所以孔子说,事死如事生。因此从秦始皇开始,历代统治者一直就对陵寝的修建有着严格的要求。做为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朱棣,自然也不例外。十三陵长陵的建设成为了朱棣一生当中几件大事之一
谁知道十三陵哪个墓地风水好
十三陵的墓地合法的也就三家,两家位于十三陵德陵的西北方,叫做德陵公墓和盘龙台公墓另外一家位于景仰园的北边,叫做景仰园骨灰林,这三家陵园的风水都是北京市墓地风水中最好的了,三家的环境有些不一样,具体哪家好建议您自己去看看,对比一下,还是要靠自己的感觉,不过感觉盘龙台的风水更好一些。
十三陵风水导致了明朝的覆亡
明十三陵是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这里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
风水,在我国是一个非常有诱惑力的话题。在古代,特别是汉唐以后,上自帝王宫室、陵墓,下至官署、寺庙和民宅,在选址和营建过程中大多都深受风水理论的影响。
最初,风水只是古人寻找墓地时使用。它的理论大概是:葬地内有生气,生气可以带来福音。而生气在地里是流动的,遇风吹就会失散,遇水流拦挡就会停止不动。所以,古人寻找墓地,都是选择生气凝聚的地方,即风吹不到、有水流可以阻挡它流动的地方。后来,人们将风水概念扩大到城市、民居等领域。为了加以区别,人们将风水划分为阴宅风水和阳宅风水两大类。
明代帝陵的卜选,就是在阴宅风水术的指导下进行的。卜选的方针是:四面有山,左右和前面有水;山水曲折变化;龙(陵后的山脉)、穴(陵墓中安放棺椁的地方)、砂(陵寝风水格局中龙以外的其他山脉)、水(河流)之间的相配关系,等等。
十三陵陵址的卜选最初始于明永乐年间,为了求得吉祥的墓地,明成祖命江西风水师廖均卿在昌平境内寻找墓地。后来他在这一地区找到“吉壤”,叫黄土山,山前有龙虎二山,形成风水宝地。经朱棣亲自踏勘确认后并封为“天寿山”,并于1409年开始修建十三陵的第一座陵墓——长陵。
十三陵虽然是风水宝地,但是,也保不住大明王朝的千秋万代,在中国历史上,朝代更替几乎具有某种神秘的必然性。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说:“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岁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枕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
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所以将明朝的灭亡完全归罪于十三陵的风水也是不恰当的。推荐阅读:如何看阴宅风水
北京的景区里,价值高又受忽视的景点,就属明十三陵了。世界遗产毫无疑问是衡量一个景观价值的最高标准,但是从游客角度看,即使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景点,也不一定好玩和有意思。比如北京的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就属于这种。
明十三陵同样拥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其他地方的明清皇家陵寝一起,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它还是北京的八个五A级景区之一。可惜的是,明十三陵是个北京人不常去,游客也不太去的地方。游客去的不多可以理解,因为距离远,旅行团不愿意安排这样的景点。
本地人中倒是有喜欢徒步的人,愿意走十三陵这条线路。因为那条线路经过十三陵水库,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线路难度系数低,乘坐公交方便,所以还挺受欢迎。经常是走完线路,大家一起找个饭店搓一顿,AA制。
明十三陵到底是哪十三个陵呢?有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庆陵、德陵、思陵。简单地说,明朝皇帝中,除了朱元璋、朱允炆和朱祁钰,其他人的陵寝都在这里。当然,追封的皇帝不算。
明十三陵虽然包括十三个皇帝的陵寝,但是对外开放成景点的只有定陵、长陵、昭陵和神道这几个地方,其他陵寝可以看到外观,但是大门紧闭,不能入内。
这其中,定陵是万历皇帝陵寝,也是唯一一个开放地宫的。地宫全部由石块砌成,对缝整齐,里面有万历皇帝和他的皇后的石制宝座,当然,也有他们的棺椁。
地宫内虽然出土了大批文物,但是大部分都不在这里展示,国家博物馆还能看到部分地宫出土文物。定陵地宫中最贵重的文物,只剩金丝翼善冠和十二龙凤冠了,其中的金丝翼善冠是用直径0.2毫米的金丝编成,国内仅此一件。
长陵是永乐皇帝朱棣的陵寝,也是明朝埋在北京的第一个皇帝,他的陵寝自然是规格最高的。比如单独作为一个景点的神道,大部分游客以为那是整个十三陵的神道,其实是长陵的神道。进入神道之前,首先会经过碑亭,碑文由朱棣的儿子朱高炽亲自撰写。
长陵的主要建筑就是祾恩殿,这座宫殿是供后世子孙祭拜的地方,规格跟太庙的享殿和故宫的太和殿有一拼(太和殿因为火灾重修了几次,木料不如最初了),都用整根金丝楠木做梁柱,一共用了六十根。
其实大部分游客去的都是定陵和长陵,相比之下,昭陵的规模和豪华程度跟这两个陵都没法比。昭陵的主人在明朝诸位皇帝中存在感比较低,是明穆宗朱载垕。隆庆皇帝在位时间也比较短,只有六年多。这座陵寝是明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进行大规模修葺复原的,所以看起来比较新,没有历史的斑驳感觉。
康陵的主人是原来被认为比较荒唐无道、近年来风评好转的一位皇帝——明武宗朱厚照。康陵的位置不算好,因为各个陵寝都围绕着长陵两侧依山势而建,轮到康陵只能采用东西朝向。
康陵旁边有个村落叫作康陵村,村里的春饼宴在农家乐饮食中也算有小有名气。十三陵景点附近的餐饮大部分都是价高质低,这个村的饭菜总体水平就算不错。
景陵是明宣宗朱瞻基的陵寝,它也是十三陵中除了思陵以外规模最小的一座。思陵是明朝亡国之君朱由检的陵墓,小一点情有可原,而景陵盖得如此简朴,就得说是明宣宗的思想境界高、不愿意劳民伤财了。景陵的建筑面积大概2.5万平米,而朱棣的长陵总面积是17万平米。顺便说一句,明十三陵的每个陵寝都包括祾恩门、祾恩殿等建筑,只是规格、大小不一。
明十三陵最值得看的有:
明长陵位于天寿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文皇帝朱棣(年号永乐)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在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为完好。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区内最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定陵早在万历帝生前就开始营建,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开工,历时6年方完成,耗银八百万两。陵墓建成时皇帝只有28岁,直到1620年才正式启用。定陵成为十三陵中最大的三座陵园之一。
明昭陵位于大峪山东麓,是明朝第十二代皇帝穆宗庄皇帝朱载坖(年号隆庆)及其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昭陵是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规模复原修葺的陵园,也是陵区正式开放的旅游景点之一。
神道算是十三陵的前导部分,两旁是各种生动的石像。古帝陵的神道是有建筑形式规定的,由石牌坊开始向北走,依次是大红门、石像生、龙凤门等。
神路很长,路两侧大量松柏仍然长势茂密。还分布着守陵人后人种植的采摘园,秋天来的话,除了探访帝陵,还可以采摘苹果。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明十三陵
北京十三陵有十三座明朝皇帝陵,但目前只开放了其中三个,分别是长陵,定陵和昭陵,这三个陵都值得去看。
长陵是朱棣之墓,规模最大,游客也最多,只是地下部分没有开放。
定陵是唯一开放地宫的皇陵,青石地宫,汉白玉石门,长明灯以及万厉帝和两位皇后的棺木非常值得一览。
昭陵游客不多,十分安静,非常适合慢行怀古。
导语:北京明十三陵是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明十三陵也是北京一个重要旅游景点,那么十三陵有哪些主要景点?哪些常年开放地区呢?下面,我告诉您。
明十三陵主要景点
看点:是长陵陵寝建筑的前导部分,里面排列着12对石兽、6对石人,雕工精细,栩栩如生。另外,下马碑、神功圣德碑亭等建筑也是里面的亮点。
1、德胜门西站乘345支线至昌平体委转22路;
2、德胜门西站乘345支线、881路至昌平东关路口转314路南新村站下;
3、北京地铁5号线天通苑乘“昌平22路”。
看点:长陵的金丝楠木大殿是最大的亮点,为全楠木结构,用材粗壮,是世上不可多得的奇材佳木。
交通:德胜门站乘坐872路到终点长陵站下车。
看点:定陵地宫是建国后有组织地进行考古发掘的,目前也对外开放,是定陵最大的看点,可以直观地了解明皇死后安息的场所。
1、德胜门西站乘345支线至昌平东关路口转314路;
2、德胜门西站乘881路至昌平东关路口转314路。
看点:昭陵是十三陵中修缮得最完整的一座陵寝,来到这里可以看到明朝时皇陵内所有的建筑,恍如穿越回了数百年前。
1、德胜门西站乘345支线至昌平体委转22路;
2、北京立水桥乘“昌平22路”公交线-昭陵村;
3、德胜门站乘881路至沙河站转昌平22路。
十三陵哪个陵最值得看:长陵
让朱棣更用心、更花功夫的建筑,莫过于他自己归天后的陵墓——长陵。朱棣建造故宫用了14年,而长陵可是用了18年。长
陵位于十三陵天寿山的正穴,它是十三陵中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帝陵,也是如今地面建筑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长陵的陵宫建筑占地约12万平方米。其平面布局呈前方后圆形状。前面的方形部分由前后相连的三进院落组成。后面的圆形宝山下便是长眠的地宫。
十三陵哪个陵最值得看:定陵——中国唯一被打开的皇帝陵
明定陵位于北京昌平区,地面建筑的总布局,呈前方后圆形,含有中国古代哲学观念“天圆地方”的象征意义。定陵早在万历帝生前就开始营建,万历十二年(1584年)开工,历时6年方完成,耗银八百万两。
定陵成为十三陵中最大的三座陵园之一。它的地面建筑共占18万平方米,前有宽阔院落三进,后有高大宝城一座。陵正门前方是三卒汉白玉石桥。过了桥是高大的碑亭。亭周围有祠祭署、宰牲亭、定陵监等建筑物300多间。再往后就是陵园最外面的围墙—外罗城(围墙外的围墙)。
十三陵哪个陵最值得看:昭陵
昭陵是唐朝皇帝唐太宗李世民与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合葬陵墓,位于陕西礼泉县城西北22.5公里的九嵕山上。从唐贞观十年(636年)文德皇后长孙氏首葬,到开元二十九年(743年),昭陵建设持续了107年之久,周长60公里,占地面积200平方公里,共有180余座陪葬墓,是关中“唐十八陵”,也是中国历代帝王陵园中规模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