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最有名的景点,有内蒙古博物院、大召无量寺、神泉生态旅游景区、昭君博物院……其中,内蒙古博物院是全区唯一的自治区级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博物馆之一。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双拥街
蒙丰锦绣园位于呼凉公路29公里,是内蒙种业股份公司下属的农业示范旅游观光园,占地面积5000亩,总投资2100万元,年接待游客近5万人,2003年被自治区旅游局评为国家2A级景区。
已形成集农业观光、现代农业示范、餐饮度假、农业修学、特种动物养殖等功能于一体的十大园区。建有百花园、百菜园、百鸟园等多个景点,已成为中小学生和城乡居民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的理想场所。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鄂尔多斯大街74号
观音寺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公元1796—1820年),开山祖师为具足老和尚。具足法师未出家前,患眼疾,生活十分艰难。一日,他在井边打水时,因疲倦入睡,忽然梦见观音菩萨来到身边,对他说:“你若发心出家,修行积德,在此建庙、则眼病可愈”。
梦醒后,他即回家告别亲属,遂参拜西茶坊关帝庙中的老和尚,剃度为僧,法号“具足”。自此,开始为筹备建寺,不断奔走,募化四方。
三、内蒙古师范大学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学苑西街
内蒙古师范大学创建于1952年,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高等学校之一,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大学,是具有鲜明教师教育和民族教育特色的综合性师范大学。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召西夹路
明隆庆年间(1567~1572),土默特蒙古部主阿勒坦汗(明代译作“俺菩”)受封为顺义王后,与夫人三娘子共同主持归化城(呼和浩特前身)和弘慈寺。万历八年(1580)寺成,因供奉银佛像,俗称银佛寺,蒙古文史籍中有称“阿勒坦召”的。
清康熙年间(1662-1721),扩展召庙规模,大殿改覆黄琉璃瓦。佛殿内有高2.55米的银铸释迦牟尼像。释迦牟尼像前有一对金色木雕巨龙,蟠于木柱之上,作双龙戏珠状。殿前汉白玉方形石座上,有明天启七年(1627)铸造的一对空心铁狮,昂首仰视,形象别致。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
传说,因每年凉秋九月,塞外草衰时,附近草木枯黄,唯独昭君墓上芳草青青,故古人称之为“青冢”,且唐代就见之于李、杜诗篇,以后邮现于历代文学作品之中。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
内蒙古博物馆馆分4部分:内蒙古革命文物陈列;内蒙古古生物和古人类陈列;内蒙古民族文物陈列;内蒙古历史文物陈列。
匈奴、东胡、乌桓、鲜卑、突厥、契丹、女真、党项、蒙古等少数民族文物占有重要比重,其中匈奴王冠饰和带饰、鲜卑贵族步摇冠饰、汉代鎏金及玛瑙马饰具、珍珠团龙袍等文物,属罕见珍品。馆内文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
博物院的展厅大楼有四层,其中二、三、四层用于展览服务。院内目前有四个基本陈列,分别是《内蒙古古生物化石陈列》、《内蒙古历史文物陈列》、《内蒙古民族文物陈列》、《内蒙古革命文物陈列》。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通道南路28号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大批回族居民自新疆迁到呼和浩特,始建了这座规模宏大的礼拜寺。根据伊斯兰教规定,礼拜寺要坐西向东,向西朝拜圣地―麦加。
门额用阿拉伯文塑出寺名和各种图案装饰,大经堂圣殿是大寺的主要建筑,高大宏伟,庄严肃穆。殿后有讲堂、穆斯林浴室等。
寺内装饰纹样都用阿拉伯文、几何线纹和各种植物做题材,将外来的形式与地方民族风格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宗教特色。寺内还藏有30册阿拉伯文《古兰经》,是珍贵的宗教文献资料。
八、蒙古文天文图石刻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乌兰察布西街57号
位于金刚座舍利宝塔后面的影壁上。为汉白玉石浅浮雕和线雕。直径144.5厘米,天球圆面以天北极为圆心,画出二十八宿赤经位置的经线,还有5个同心圆。
由里向外为天北极圈、夏至因、天赤道圈、冬至因、天南极圈。与天赤道相交的另一个双线圈,表示黄道。
大草原主要集中在呼伦贝尔
呼伦贝尔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总面积25万平方公里。这里有水草丰美的草原,松涛激荡的大兴安岭林海,纵横交错的河流,星罗棋布的湖泊。这里的草原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草原”。这里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多民族聚居区。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珍贵的历史文物古迹,回味无穷的地方风味,为美丽富饶的呼伦贝尔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在呼伦贝尔旅游主要以南线、北线和环线三条线路,每条线路都有自己的特色:
1、北线:海拉尔—金帐汗—额尔古纳—恩河—室韦—莫尔道嘎—临江—黑山头—满洲里—呼和诺尔—海拉尔。
2、南线:海拉尔—红花尔基—阿尔山—新巴尔虎左旗(又称东旗)—新巴尔虎右旗(又称西旗)—满洲里—呼和诺尔—海拉尔。
3、环线:海拉尔—红花尔基—阿尔山—满洲里—黑山头—额尔古纳—莫尔道嘎—临江—室韦—恩河—海拉尔路线。
呼伦贝尔的住宿主要集中在海拉尔区,那里有各种不同档次的宾馆,市中心地区的中央大街上有许多中高档的宾馆。可以选择住在蒙古包中,感受地道的草原风情,如果是旅游旺季每人50左右,豪华包450元左右。房价一般随着淡旺季不同而有较大浮动。
1.每年的7、8月份是旺季,住宿很是紧俏。额尔古纳、室韦当地住宿多为普通间,有卫生间可以洗浴。标间很抢手,强烈建议预订。一般城市宾馆标间200-300元能拿下,海拉尔稍贵些。普通的床位20-50元/床。
2.草原上的蒙古包,凡是插有旗子的都是营业性质的,可以提供住宿。但据说条件不好(无独立卫浴),价格公道。
呼伦贝尔的大部分人还保留着原籍的习惯,主食有粥、面条、馒头、米饭等。但在岭西普遍喝奶茶、食牛羊肉,这些均与当地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俄罗斯族同胞一样,所不同的是汉族人家都多吃一些蔬菜。
1.景点的价格正餐人均40-50元/顿,菜量比较大。菜系基本就是东北菜,在边境市镇可以尝到本土化的俄罗斯菜。无论宾馆还是家庭旅店,早餐基本都是10元/位的标准。
3.当地盛产土豆,味道也好,粉色的土豆花还是一道风景。很多家庭饭馆都有自家的蔬菜园黄瓜、西红柿、辣椒、茄子、大头菜(就是卷心菜)十分常见,现吃现摘,很新鲜。蘑菇是特产,价格较贵,尤其是白蘑。黑木耳频繁出现在各道菜中,味道不错。
4.在林区,店主常会推荐吃野味和野菜,味道都不错,可以尝试一下。盐水煮的松塔在各地小摊多见,就是新鲜的松子,好吃,不过很容易弄脏手。
5.俄罗斯风味的奶油还是可以尝到的,当地人叫“西米丹”,比较稀,比较淡,但很新鲜。海拉尔等城市里买到的伊利和蒙牛、海拉尔的酸奶味道要稠厚浓郁很多。边境小村的牛奶是刚挤出来煮开的,有一层奶衣和浓重的奶香。冰淇淋、雪糕奶味浓郁,价廉物美,不可不尝。
7.奶酪、牛肉干是本地非常有特色又便于携带的食品,味道非常不错又属绿色食品,值得一尝。
8.海拉尔啤酒还是很好喝的。当地白酒多为低度酒,马奶酒最具特色,回味有明显的奶味。
9.长途行车,饭点不一定准时,需要准备些零食。
10.带好一些常用药品,腹泻、胃胀之类。天天吃牛羊肉会容易胃胀,很常用的药!
导语:终于来呼和浩特旅游啦!可是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本地宝我带你一起了解详情!来到呼和浩特旅游,一定要注意一下几点,这可是我各处网罗的一手优良资料:
一、内蒙古总体上为半干旱半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因此夏季是去内蒙古旅游的最佳季节,但全区跨越经度大,东西部气候存在一定的差异,考虑到此种差异,针对不同的目的地应有选择不同的`时节出游;
二、呼和浩特最佳旅游时间呼和浩特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气候变化明显,差异较大,其特点: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暂炎热,春秋两季气候变化剧烈。昼夜温差极大,夜里比白天温度要低20℃,即使夏季去呼和浩特也要带长袖衣服;
三、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有多条往返于全国大中城市的航线,但一般机票折扣力度不大,价格略贵。市区拥有两个客运火车站,其中呼和浩特站停靠大部分列车,位于市中心;火车东站距离市区有一定距离;
四、内蒙古草原饮水含碱量高,旅游者请准备一些矿泉水。同时,不要随意吃路边的小摊小贩。内蒙古天气干燥,请多喝水,多食水果以防上火,内蒙古的水含碱份比较高,水质较硬,故请不要喝生水,以防肠胃炎;
五、如在草原上遇见畜群,汽车与行人要绕道走,不要从畜群中穿过,否则会被认为是对畜主的不尊重;
六、乘汽车到牧民家做客者要看蒙古包附近勒勒车上是否拴着马,不要贸然驶入,免得马惊挣断缰绳跑失。进包要从火炉左侧走,坐在蒙古包的西侧和北侧,东侧是主人起居处,尽量不坐。入坐时不挡住北面哈那上挂着的佛像。进包后可席地而坐,不必脱鞋。不要坐在门槛上;
八、到牧民家做客,要带适当的礼品,如酒、糖、小食品等。对迎面狂吠的牧羊狗仅可喝斥,不可打。解手须至蒙古包南方较远处,不可到蒙古包东、西侧(有羊圈)、北侧(气味会随风刮入包内)。冬天不要到包北、西侧乱踩,因那里的雪是化水食用的。离开主人家须道再见并致谢意;
九、去草原旅游骑马时一定要问清价格。一些游客一到草原就被当地人拉上马,说好40元/小时的费用,可当地人会拉着游客一通胡绕后再回到起点,怎么也得耗个两三个小时,对方还要牵马费,没有几百元下不来。所以,要想骑马先把价格问清了,再把线路说好了;
十、内蒙古旅游线路较长,景点分散,乘车时间较长,比较辛苦,因此需要配备晕车药品。请您在旅游途中需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不要单独活动,不要轻易乘坐人力车、摩的等非正式交通工具;
十一、内蒙古草原一望无际广阔无物,开车、骑马要在指定范围活动,以免迷失方向和破坏草场;晚间活动难以辩别方向,一定要有当地人陪同,且最好带上手电筒。
攻略内蒙古博物馆位于呼和浩特市区中心,是自治区一级的综合性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馆大楼,既富民族特色,又具现代意识。2007年,为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中央人民政府赠送给内蒙古自治区的民族团结大鼎收藏于此,并收藏建馆时内蒙古、山西等地博物馆捐赠的藏品若干。
2、呼和浩特博物馆一馆
呼和浩特博物馆(清公主府)位于呼和浩特市北一环海拉尔大街公主府公园周围。府第共5进,有过厅、大厅和内院,门前立照壁,东部有假山、池沼。
3、呼和浩特博物馆二馆
首府地标性建筑原内蒙古博物馆现更名为呼和浩特博物馆。该博物馆历经一年多的装修加固改造。
4、五塔寺(金刚座舍利宝塔)位于呼和浩特市玉泉区五塔寺后院。始建于清雍正五年。金刚座舍利宝塔是一个在金刚宝座上建有5个玲珑舍利小塔的建筑,人们通称为五塔。塔身高16.5米,为金刚宝座式,由塔基、金刚座、塔顶三部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