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鹤壁市在什么地方鹤壁市在那个地方

2023-08-12 19:39:20 浏览

鹤壁市是河南省的城市。

河南鹤壁市在什么鹤壁市在那个

鹤壁市,河南省地级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太行山东麓向华北平原过渡地带。总面积2182平方公里,比深圳略大,辖2个县、3个区,是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乘高铁30分钟到达郑州、2.5小时到达北京。

作为一座花园城市,鹤壁是全河南水资源最清洁、蓝天最多、最具安全感的城市。不仅如此,鹤壁先进的电子工业为中国载人航天计划提供了通信设备技术支持,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核心部件由鹤壁制造。

鹤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早在7000年前,就有先民在淇河两岸繁衍生息,留下了花窝、大赉店、辛村等众多遗址遗迹,殷商末期和春秋时期的赵国、卫国均在此建都,时间长达500年。穿城而过的淇河古称淇水,是诗歌文化的重要源头。

《诗经》中有39篇直接描绘了淇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作为全省鱼类种类最多的河流,水质连年保持全省60条城市河流首位。

所辖浚县古称黎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儒商鼻祖端木子贡的故乡,浚县正月古庙会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华北第一古庙会”,伾山石佛全国最早、北方最大。

地方

鹤壁市属于河南省省辖地级市。

鹤壁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因相传“仙鹤栖于南山峭壁”而得名,1957年建市,面积2182平方公里,山地丘陵、平原面积约各占一半。

鹤壁市城镇化率达到58.76%。辖浚县、淇县、淇滨区、山城区、鹤山区5个行政区和1个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

鹤壁是封神榜故事发生地,商朝首都朝歌、周朝第一大诸侯国卫国都城朝歌、战国七雄之赵国都城中牟均位于鹤壁市。境内浚县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林、石、卫、康、殷姓及韩国(朝鲜)康氏、琴氏等姓氏均起源于此,鹤壁是东亚民族姓氏的重要发祥地。

鹤壁市的风景名胜:

1、牟山素有鹤壁“小泰山”之称,其山势奇崛雄伟、风光旖旎,深受登山爱好者青睐,而山上的千年母子枫、天池、修建于金元时期的玉皇顶寺庙群等众多景点更为牟山增添了无尽魅力。

2、云梦山属太行山脉,在河南省鹤壁市淇县西部,卫辉市东部交界处。主峰海拔577米,自古以来就是游览胜地,历代文人墨士留下不少诗章、摩崖题记和碑刻,在山顶还有着空中草原——云梦大草原,一派塞外风光。

3、伾山大佛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城内大伾山东部的天宁寺院内。始建于北魏,靠山开凿,总高八丈,藏于七丈高的楼内,为世界佛屋景观之一,这是我国最早、北方最大的石佛,素有“南看乐山大佛,北看伾山大佛”之说。

鹤壁市,简称鹤城,是河南省省辖市。位于河南省北部,淇水之滨,太行山东麓,因世传“双鹤栖于南山之峭壁”而得名,1957年3月建市。现辖两县(浚县、淇县)、三区(山城区、鹤山区、淇滨区)和淇滨经济开发区,管辖面积2182平方公里,人口140余万,市区人口40万。

鹤壁是一片古老神奇的土地。这里历史悠久,钟灵毓秀,文明史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先民们就在此耕耘生息,辛村文化遗址、鹿楼汉代冶铁遗址、鹤壁集宋代古瓷窑遗址等,充分反映了这里古文化的发达,经济的繁荣。殷商时期殷王武丁、武乙、帝乙、帝辛曾先后在辖区内建都,战国时期公元前425年赵国曾在此建都达39年。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13篇专门描绘淇河两岸人民的劳动、爱情生活。这里还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以及孔子的高足子贡的故乡。

鹤壁是一片美丽富饶的土地。这里矿产资源储量丰富,现已发现矿藏30多种,煤炭、水泥灰岩、白云岩、天然矿泉水均有较高的工业开采价值。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菜、花生等,淇河鲫鱼、缠丝鸭蛋、冬凌草被誉为“淇河三珍”,享誉中外,久负盛名。建设中的盘石头大型水库总库容量6.08亿立方米,控制淇河流域面积1915平方公里。鹤壁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资源优势。

鹤壁是一片秀丽多姿的土地。这里名胜古迹荟萃,自然景观奇特。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54处。华北地区唯一未被污染的河流----淇河从境内蜿蜒流过,水阔流缓,清澈碧透,沿河景点密布。所辖浚县、淇县均为历史文化名城。大伾山、浮丘山、云梦山风景优美,摘心台、鹿台、万鹤台闻名遐迩,天宁寺、双塔寺、金山寺美丽宜人,千佛洞、玄天洞、药王洞、鬼谷子洞诡支波谲,上峪火山地幔窗口世所罕见。

鹤壁是一片生机勃勃的土地。经过40多年的建设,鹤壁经济有了迅速的发展,各项事业涌现勃勃生机。工业生产形成了较好的基础,农业发展方兴未艾,高效农业园区建设成绩喜人。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加,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科教兴鹤战略取得新的成就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市容市貌整洁卫生,城市绿化美化引人注目,是河南省政府命名的省级卫生城市:被国家体委、国家地掷球协会授"中国地掷球之乡"的称号,是全国首家享有这一殊荣的城市。

鹤壁是一片开发开放的热土。这里位置适中,位居兵家逐鹿、商家必争的中原地区,既是豫北城市群的中心,又是晋冀鲁豫四省十市经济协作区的中心,具有承东启西、联南接北的有利条件,有利于发挥联络和辐射作用。京广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和规划中的南水北调中线从新区穿过,南距郑州机场130公里,交通四通八达,通讯捷达方便。正在建设中的淇滨新区,位于鹤壁市辖区的中心部位,是一个享有特殊优惠政策的融工业、贸易、文化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新区,是鹤壁市对外开放的窗口,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和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作为全市发展的龙头和形象,经过十年的开发建设,淇滨新区已成为一座现代化、多功能、开放型、园林化的新城。随着国家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鹤壁已经成为中外客商竞相投资的热土。

鹤壁市是河南省的地级市,不属于其他城市。

鹤壁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太行山东麓向华北平原过渡地带。总面积2182平方公里,是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

鹤壁市位于太行山东麓和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温差较大。春季多风少雨,夏季炎热湿润,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寒冷多雾。年平均气温14.2-15.5℃,年降水量349.2-970.1mm,年日照时数1787.2-2566.7小时。

鹤壁属于河南省地级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太行山东麓向华北平原过渡地带。总面积2182平方公里,辖2个县、3个区和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省级城乡一体化示范区、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是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

鹤壁市是封神榜故事发生地,商朝首都朝歌、周朝第一大诸侯国卫国都城朝歌、战国七雄之赵国都城中牟均位于鹤壁市。林、石、卫、康、殷姓及韩国(朝鲜)康氏、琴氏等姓氏起源于此,鹤壁是东亚民族姓氏的重要发祥地。作为一座花园城市,鹤壁是全河南水资源最清洁、蓝天最多、最具安全感的城市。

鹤壁是河南省辖地级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太行山东麓向华北平原过渡地带,总面积2140平方公里。乘高铁30分钟到达郑州、2.5小时到达北京。

鹤壁市辖浚县、淇县、淇滨区、山城区、鹤山区5个行政区和1个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

鹤壁市是封神榜故事发生地,商朝首都朝歌、周朝第一大诸侯国卫国都城朝歌、战国七雄之赵国都城中牟均位于鹤壁市。

鹤壁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的商朝武丁大帝时期(公元前1238年-前1180年),武丁大帝是商朝首都朝歌的奠基者。中国周朝最大的诸侯国卫国的首都仍建在朝歌,卫国第18代国君卫懿公嗜好鹤,在宫廷朝歌西北等处养鹤,鹤壁因“鹤栖南山峭壁”而得名。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