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三伏天分初伏[初伏是关于日历法的一种说法,指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是三伏中头伏的第一天,通常也指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至第四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中伏[中伏,指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是三伏的第二伏,一般为10天,有的年份为20天。]、末伏[末伏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mòfú,指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三伏天中的最后一伏,俗称秋老虎。],共40天,具体如下:
初伏:2019年7月12日(农历六月初十)——2019年7月21日(农历六月十九)。
中伏:2019年7月22日(农历六月二十)——2019年8月10日(农历七月初十)。
末伏:2019年8月11日(农历七月十一)——2019年8月20日(农历七月二十)。
三伏天分为三个伏天,分别是初伏、中伏和末伏,入伏也就是到了初伏,2019年进入初伏的时期是7月12日,此时温度还不是很高,再过10天,初伏结束,到了全年中温度*为炎热的中伏时期,气温开始变得酷暑难捱起来。
进伏时恰巧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小暑,小暑即为小热,此时太阳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人们要开始准备进入伏天了,日常出门要避开温度炎热的时期,尽量早晚出门,中午太阳强烈的时候闭门不出为佳,起居宜早睡早起,休养生息。
作用:培补元气、散寒[散寒拼音:解释:1.中医学名词。]祛湿[凡具有祛除湿邪作用的药物,都叫祛湿药,...]。
频率:每两天灸一次。
作用:培补元气、散寒祛湿。
频率:连灸三天,之后症状调理两天灸一次。
作用:培补元气、散寒祛湿。
频率:每两天灸一次。
作用:培补元气、散寒祛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