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秋季的时候,自然景观最明显的变化在树木上面,城市里会开始清扫大量的落叶,山区则涌进不少观赏红叶的游客们。秋季,一年四季的第三季,由夏季到冬季的过渡季,阴历为7月立秋到9月立冬,阳历为9至11月,天文为秋分到冬至。
1.秋天的美是成熟的--它不像春那么羞涩,夏那么坦露,冬那么内向。
2.秋,收获的季节,金黄的季节--同春一样可爱,同夏一样热情,同冬一样迷人。
3.金秋的阳光温馨恬静,侗乡的秋风和煦轻柔,蓝天白云飘逸悠扬。
4.远处金灿灿的稻田,在秋风的吹拂下,像一片金黄色的海浪在翻滚,十分壮观
作为华北地区来说,一年四季中最好的季节就是秋季了,秋天的天气不冷不热,没有春天那么多的大风,而且温度适宜,金风送爽。
有时会下秋雨,如果不是碰上连阴天的话,一点秋雨也没什么,但如果是秋雨连绵的话,那就会比较潮湿阴冷,气温下降较快。
秋天是四季之一,介于夏季和冬季之间。在秋天,天气和衣着有很多变化,这些变化取决于地区的气候和季节特点。以下是一些普遍的秋天天气和衣着变化:
- 气温逐渐降低:秋天的气温逐渐从高温降至适中温度,白天和晚上的温差较大。
- 降雨量减少:秋天的降雨量通常逐渐减少,但仍有可能出现降雨,特别是秋雨季节。
- 湿度降低:秋天的湿度相对较低,使人感到清爽和舒适。
- 阳光减弱:秋天的阳光逐渐减弱,日照时间变短,阴天和多云天气增多。
- 增加保暖衣物:随着气温降低,人们需要增加保暖衣物,如长袖衬衫、外套、毛衣等。
- 穿合适的鞋子:秋天穿合适的鞋子很重要,因为地面可能湿滑,所以适合穿防滑的鞋子。
- 注意搭配:秋天穿衣要注意保暖与时尚的搭配,可以在颜色、材质和款式上进行搭配,使整体造型更加和谐。
- 适应气候变化: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如在早晚温差较大的情况下,可以准备一件外套,以便在需要时保暖。
当然,不同地区的秋天气候和衣着变化有所不同。在南方地区,秋天可能较为炎热,衣着主要以薄款长袖衣物为主;而在北方地区,秋天气温较低,需要穿厚实的衣物保暖。因此,在秋天穿衣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进行调整。
秋季的六个节气分别是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1)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
(2)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时间点为公历8月23日,太阳到达黄经150°。处暑节气意味着即将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处暑后中国黄河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3)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为白露。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故名白露。
(4)秋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
(5)寒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结束;时间在公历每年10月7日~9日。
(6)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10月23日左右,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