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兴安岭又称“兴安岭”,位于黑龙江省北部,嫩江以西称大兴安岭,嫩江以东称小兴安岭。北起黑龙江岸,南抵松花江岸和西拉木伦河上游,为我国古老山地之一。因其位于阿尔泰山(蒙古语,西金山)之东,古称“东金山”,又称“夏思阿林”、“金阿林”。“金阿林”为锡伯语,意为“白色的山”,是极冷的地方,后演变为兴安岭。海拔300~1400米左右。大兴安岭地势呈西高东低,位第一阶梯第二阶梯及其结合部,南北走向的中山系大兴安岭山脊以东为第一阶梯地,以西为第二阶梯地,海拔300~700米。全区地形总势呈东北—西南走向,属浅山丘陵地带,北部、西部和中部高;平均海拔573米;最高海拔1528米,系伊勒呼里山主峰-呼中区大白山;最低海拔180米,是呼玛县三卡乡沿江村。小兴安岭属低山丘陵,地理特征是“八山半水半草一分田”。北部多台地、宽谷;中部低山丘陵,山势和缓;南部属低山,山势较陡。最高峰为平顶山,海拔1429米;西部铁力市位于松嫩平原,地势呈波状。大、小兴安岭山体相连,构成黑龙江省北部和东北部的天然屏障。属寒温带气候,其北段是我国北部最寒冷地区,冬季最低气温摄氏零下50℃左右。森林、矿藏、动植物资源丰富,大兴安岭被誉为“绿色林海”,小兴安岭素有“红松故乡”之称。该区包括黑龙江省行政区内的大兴安岭地区行署、黑河市和伊春市三个地市级行政区,总面积18.50万平方千米,总人口355万。

1、大兴安岭是兴安岭的西部组成部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黑龙江省西北部,是中国保存较完好、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是内蒙古高原与松辽平原的分水岭。
2、大兴安岭山脉北起黑龙江省漠河市北部黑龙江畔,南至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北部西拉木伦河上游谷地,东北-西南走向,地理坐标介于北纬43°至北纬53°30′,东经117°20′至东经126°之间,全长1400多公里,均宽约200公里,海拔1100-1400米,是由中低山组成的山脉。
3、总面积32.72万平方公里(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约24万平方公里,黑龙江省境内8.48万平方公里)。大兴安岭原始森林茂密,是中国重要的林业基地之一,主要树木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皮云杉、白桦、蒙古栎、山杨等。
一、安徽省比大兴安岭地区大约大7.64公里。
大兴安岭行政区划地跨黑龙江和内蒙古(内蒙古内无属地权)两省区,东南部与黑龙江省黑河市毗邻,西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毗邻,北靠俄罗斯,总面积8.3万平方公里。
安徽地跨长江、淮河南北,东邻江苏、浙江,西连湖北、河南、南毗江西,北与山东接壤,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土地面积13.94万平方公里。
故列式为:13.94-8.3=7.64(万平方公里)
二、大兴安岭地区简介:
大兴安岭地区是黑龙江省下辖地区,属黑龙江省十三个地级行政单位之一。大兴安岭地区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大兴安岭山脉东北坡,是祖国的最北部边疆,素有“神州北极”之美誉。东依连绵千里的小兴安岭,西临一望无际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南濒辽阔肥沃的松嫩平原,北靠中俄界江黑龙江。
大兴安岭行政区划地跨黑龙江和内蒙古(内蒙古内无属地权)两省区,东南部与黑龙江省黑河市毗邻,西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毗邻,北靠俄罗斯,总面积8.3万平方公里。大兴安岭地区的行政管理机构为大兴安岭行政公署,与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合署办公,驻地位于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
安岭安徽,简称“皖”,省会合肥,位于中国大陆东部,介于东经114°54′-119°37′,北纬29°41′-34°38′之间,公元1667年因江南省东西分置而建省。得名于“安庆府”与“徽州府”之首字。
安徽地跨长江、淮河南北,东邻江苏、浙江,西连湖北、河南、南毗江西,北与山东接壤,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土地面积1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45%。地形地貌由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南山区组成。 境内的巢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安徽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拥有淮河、新安、庐州、皖江四大文化圈。
大兴安岭山脉位于中国东北部,主体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2个省级行政区、5个地级行政区。
东北起自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北部黑龙江主河道南岸,西南止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北部西拉木伦河上游谷地,呈东北——西南走向。
地理坐标介于北纬43°至北纬53°30′,东经117°20′至东经126°之间,全长1400千米,均宽约200千米,海拔1100~1400米,总面积32.72万平方千米。
大兴安岭以兴安盟境内洮儿河为界,分为南北两段。北段长约770千米,地势由北向南逐渐升高,次高峰位于兴安盟阿尔山摩天岭,海拔1711.8米。
山地东西两侧是嫩江右岸支流和额尔古纳河水系的发源地,森林覆被率达60%以上,以兴安落叶松占优势的针叶林为主,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皮云杉、白桦、蒙古栎、山杨等,是中国东北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国家森林保育区。
南段又称苏克斜鲁山,长约600千米,草原植被居多。在大板——林东——鲁北——乌兰哈达一线以东的低山地带坡缓谷宽,宽阔的山间盆地与河谷平原交错,是优良草牧场。
大兴安岭北部生长着茂密的森林,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皮云杉、白桦、蒙古栎、山杨等。林带北宽南窄,面积约166.6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约62%,是中国最大的原始林区。有多条铁路伸入林区。大兴安岭的南段位置偏向内陆,气候干旱,森林只分布于阴坡,树种以蒙古栎、山杨、桦树为主,珍稀动物资源丰富,盛产毛皮兽等。大兴阳坡以草类、山杏全区有林地面积达73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4%,林木总蓄积5.87亿立方米,占黑龙江省总蓄积的26.6%,占全国总蓄积的7.8%总面积8.4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1个奥地利或137个新加坡。林木蓄积量5.01亿立方米。占全国总蓄积量7.8%,总面积8.46平方公里,总人口51万,边境线长791.5公里。
安岭自古以产金著称。
大兴安岭有330种野生动物,生产的黑木耳、猴头、蘑菇、松茸、红豆、刺玫果等山特产品倍受青睐。药用植物250多种,名贵水产品有水獭、水貂、鳇鱼、大马哈等。
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和黑龙江省北部。北起黑龙江南岸,南止西拉木伦河上游。东北-西南走向。长约1200千米,海拔1100~1400米。山体属古生代褶皱带,中生代又发生强烈活动,有大量花岗岩侵入及火山岩喷出。第三纪末期的地壳运动使大兴安岭沿东侧的走向断层掀升翘起,造成东西两坡的斜度不对称。东坡以较陡的梯级向松辽平原降落,西坡则缓慢地向内蒙古高原倾斜。第四纪初期的构造运动又引起火山喷发。在阿尔山附近,绰尔河中游发现有44座火山。大兴安岭经过长期风化侵蚀,山顶浑圆,无明显高大山峰,其中黄岗梁2029米,太平岭1712米,巴伐艾来1540米,大光顶子山1455米。大兴安岭是重要的气候分界线。山地北段属寒温带,1月均温-30℃以下,北纬47°~48°以北有多年冻土带,冻土厚度在5~20米左右,有的达50~100米。大兴安岭北部生长着茂密的森林,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皮云杉、白桦、蒙古栎、山杨等。林带北宽南窄,面积约166.6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约62%,是中国最大的原始林区。有多条铁路伸入林区。大兴安岭的南段位置偏向内陆,气候干旱,森林只分布于阴坡,树种以蒙古栎、山杨、桦树为主,阳坡以草类、山杏为主。珍稀动物资源丰富,盛产毛皮兽等。大兴安岭自古以产金著称。在南段霍林河流域已发现大型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