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腩(英语:porkbelly),俗称五花肉或三层肉,是猪肉的一种,在猪的部位属于家猪的腹部,猪腩是一种常用的食材。

由于含有大量脂肪,每100克(0.22英磅)猪腩的热量可以高达520卡路里。
以这种切割法切割的猪肉在中国、韩国、和菲律宾等地是非常受欢迎的。
在中华料理中,猪腩肉(五花肉)是常用的食材,通常被切成丁状,以红烧方式炖煮。
例如制作红烧肉、东坡肉、扣肉等。上等的猪腩称为五花腩,肥肉瘦肉层次分明。
五花肉在中国是被用来做红烧肉或东坡肉(糖醋里脊是用猪的里脊肉做的),在台式料理中,猪腩肉常用制作刈包或爌肉饭。
在朝鲜半岛,五花肉的韩文写为삼겹살,意思即为三层肉,五花肉被视为高档猪肉,常被用于烤肉,即韩式烤三层肉(朝鲜语:삼겹살(요리))。
腩肉花腩肉就是猪肉中的五花肉。
五花肉是在猪肋排上的肉。五花肉的结构是一层瘦肉一层肥肉的间隔著,而它的肥肉遇热容易化,瘦肉久煮也不柴,极品五花肉是10层。选择优质五花肉,可用手摸,略微有沾手感觉,肉上无血,肥肉、瘦肉红白分明、色鲜艳。
五花还有较多的维生素B1、B2、尼克酸等,如猪肉(肥瘦)每100克含维生素B10.53毫克、B20.12毫克、尼克酸4.2毫克。脏器含量更高,尤其是肝脏,每100克猪肝约含维生素B2 2.11毫克,比肌肉中多15-20倍,尼克酸含故为16.2毫克,比肌肉多4-5倍。牛、羊肝中的维生素B1含量也比肌肉组织中多5-6倍。
买猪肉时,根据肉的颜色、外观、气味等可以判断出肉的质量是好还是坏。优质的猪肉,脂肪白而硬,且带有香味。肉的外面往往有一层稍带干燥的膜,肉质紧密,富有弹性,手指压后凹陷处立即复原。
次鲜肉肉色较鲜肉暗,缺乏光泽,脂肪呈灰白色;表面带有黏性,稍有酸败霉味;肉质松软,弹性小,轻压后凹处不能及时复原;肉切开后表面潮湿,会渗出混浊的肉汁。变质肉则黏性大,表面比较干燥,颜色为灰褐色;肉质松软无弹性,指压后凹处不能复原,留有明显痕迹。
通过烧煮的办法鉴别,不好的猪肉放到锅里一烧水分很多,没有猪肉的清香味道,汤里也没有薄薄的脂肪层,再用嘴一咬肉很硬,肌纤维粗。
腩——肚腩,肚子部位的肉,猪身上俗称五花肉,牛身上即牛腩。
牛腩是指带有筋、肉、油花的肉块,即牛腹部及靠近牛肋处的松软肌肉,是一种统称。若依部位来分,牛身上许多地方的肉都可以叫做牛腩。
国外进口的是切成条状的牛肋条为主,取自肋骨间的去骨条状肉,瘦肉较多,脂肪较少,筋也较少,适合红烧或炖汤。另外,在里脊肉上层有一片筋少、油少、肉多,但形状不大规则的里脊边,也可以称作牛腩,是上等的红烧部位。
1、牛腩提供高质量的蛋白质,含有全部种类的氨基酸,各种氨基酸的比例与人体蛋白质中各种氨基酸的比例基本一致,其中所含的肌氨酸比任何食物都高。
牛腩是指带有筋、肉、油花的肉块,是牛腹部及靠近牛肋处的松软肌肉的统称。牛腩有着较高的营养价值,能提供高质量的蛋白质,含有各种氨基酸。牛腩可分为坑腩、爽腩、腩底、腩角和挽手腩。”
腩肉都是指腰窝的肉,也就是牛或者猪的两条后腿前,紧靠弓扣后的腹肉。牛腩或者猪腩的特点是筋肉相连,适合用来烧、炖或者煮等。猪肉作为餐桌上重要的动物性食品之一,因为纤维较为细软,结缔组织较少,肌肉组织中含有较多的肌间脂肪,因此,经过烹调加工后肉味特别鲜美。2019年8月2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稳定生猪生产和猪肉保供稳价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不敢养”、“不让养”、“没地养”、“没钱养”的症结正在被打破。通过政策引导和生产扶持,生猪生产将逐步恢复,生猪价格将逐步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