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的功效与作用及营养价值_禁忌_选购和做法

2023-03-06 12:09:19 浏览

简介鸡蛋,又名鸡卵、鸡子,是母鸡所产的卵,其外有一层硬壳,内则有气室、卵白及卵黄部分,它富含各类营养,是人类常食用的食品之一。若鸡蛋有受精,约经过21天会孵出小鸡。鸡蛋主要可分为三部分:蛋壳、蛋白及蛋黄。

鸡蛋的功效与作用及营养价值禁忌选购和做法

鸡蛋味甘;性平。归肺;脾;胃经。滋阴润燥;发胎。主热病烦闷;燥咳声哑;目赤咽痛;胎动不安;产后口渴;下痢;疟疾;烫伤;皮炎;虚人赢弱。

鸡蛋对神经系统和身体发育有很大的作用,其中含的胆可改善各个年龄组的记忆力。

鸡蛋中的蛋白质对肝脏组织损伤有修复作用,蛋黄中的卵磷脂可促进肝细胞的再生。还可提高人体血浆蛋白量,增强肌体的代谢功能和免疫功能。

1.鸡蛋几乎含有人体必需的所有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卵黄素、卵磷脂、维生素和铁、钙、钾,被人们称作“理想的营养库”。

2.鸡蛋中含有的营养素对人而言,仅次于母乳。一个鸡蛋所含的热量,相当于半个苹果或半杯牛奶的热量,但是它还拥有8%的磷、4%的锌、4%的铁、12.6%的蛋白质、6%的维生素D、3%的维生素E、6%的维生素A、2%的维生素B、5%的维生素B2、4%的维生素b6

痰湿质、湿热质体质应忌食或少食

1.适宜体质虚弱,营养不良,贫血及妇女产后病后调养;适宜婴幼儿发育期补养;

2.患高热、腹泻、肝炎、肾炎、胆囊炎、胆石症之人忌食;

3.老年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人,宜少量食用鸡蛋,一般每日不超过1只,不宜多食,这样限量食用,既可补充优质蛋白质,又不影响血脂水平。......

1.荷包蛋要煎的好,锅一定要热才能放油,放油后把油调成中火,才不会让鸡蛋因为温度太高而煎的过老而干硬;

2.鸡蛋要用冷水下锅,然后缓慢升温,水开后煮2分钟左右停火,保温5分钟左右,取出用冷水过凉即可,这种方法可防止蛋壳破裂,使蛋壳易于剥掉;煮鸡蛋时可以在水中加少许盐,这样蛋白凝结更快,可防止蛋白外溢,使鸡蛋中的营养成分保存完好;

3.炒鸡蛋不需放味精;

4.需要用鸡蛋白时,可用针在蛋壳的两端各扎1个孔,蛋白会从孔流出来,而蛋黄仍留在蛋壳里;也可用纸卷成1个漏斗,漏斗口下放1只杯子或碗,把蛋打开倒进纸漏斗里,蛋白顺着漏斗流入容器内,而蛋黄则整个留在漏斗里;如果把蛋壳打成两瓣,下面放一容器,把蛋黄在两瓣蛋壳里互相倒2-3次,蛋白、蛋黄即可分开。

1.鸡蛋吃法多种多样,就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讲,煮蛋为100%,炒蛋为97%,嫩炸为98%,老炸为81.1%,开水、牛奶冲蛋为92.5%,生吃为30%~50%。由此来说,煮鸡蛋是最佳的吃法,但要注意细嚼慢咽,否则会影响吸收和消化。不过,对儿童来说,还是蒸蛋羹、蛋花汤最适合,因为这两种做法能使蛋白质松解,极易被儿童消化吸收。......

1.蛋壳的感官鉴别用眼睛观察蛋的外观形状、色泽、清洁程度。良质鲜蛋,蛋壳清洁、完整、无光泽,壳上有一层白霜,色泽鲜明。次质鲜蛋,蛋壳有裂纹、硌窝现象;蛋壳破损、蛋清外溢或壳外有轻度霉斑等。更次一些的鲜蛋,蛋壳发暗,壳表破碎且破口较大,蛋清大部分流出。劣质鲜蛋,蛋壳表面的粉霜脱落;壳色油亮,呈乌灰色或暗黑色,有油样浸出;有较多或较大的霉斑。

2.手摸鉴别即用手摸索蛋的表面是否粗糙,掂量蛋的轻重,把蛋放在手掌心上翻转等。良质鲜蛋蛋壳粗糙,重量适当。次质鲜蛋,蛋壳有裂纹、硌窝或破损,手摸有光滑感;更次一些的鲜蛋蛋壳破碎、蛋白流出。手掂重量轻;蛋放在手掌上翻转时总是一面向下(贴壳蛋)。劣质鲜蛋手摸有光滑感,掂量时过轻或过重。

3.耳听鉴别把蛋拿在手上,轻轻抖动使蛋与蛋相互碰击,细听其声;或是手握摇动,听其声音。良质鲜蛋蛋与蛋相互碰击声音清脆,手握蛋摇动无声。次质鲜蛋蛋与蛋碰击发出哑声(裂纹蛋),手摇动时内容物有流动感。劣质鲜蛋蛋与蛋相互碰击发出嘎嘎声(孵化蛋)、空空声(水花蛋)。手握蛋摇动时内容物是晃荡声。

4.鼻嗅鉴别即用嘴向蛋壳上轻轻哈一口热气,然后用鼻子嗅其气味。良质鲜蛋有轻微的生石灰味。次质鲜蛋有轻微的生石灰味或轻度霉味。劣质鲜蛋有霉味、酸味、臭味等不良气味。......

评价:低钠盐,低饱和脂肪酸,富含钾,富含蛋白质

不利于蛋白质的吸收

糖精与生鸡蛋一起吃会引起中毒

茶叶中除生物碱外,还有酸性物质,这些化合物与鸡蛋中的铁元素结合,对胃有刺激作用,且不利于消化吸收

影响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

一起吃会影响营养素的吸收

有利于维生素的吸收

滋阴润燥清热解毒

有利于维生素的吸收

【材料】 鸡蛋二只,西红柿三个,盐适量

【做法】西红柿切小块待用。鸡蛋敲破,将蛋液放入碗里。搅拌均匀。锅内放油烧热。将鸡蛋液倒入锅内煎。煎好一边再煎另一边。二边都煎好。用铲子把煎好的蛋切成小块。加入西红柿。翻炒(这个时候火可以稍大)。*****加入盐(如果是宝宝吃,可以加生抽不加盐,我家侄女每次来我家,专炒这个菜给她,特爱吃。)翻炒均匀,准备起锅。盛盘即可。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