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羊栖菜(Hizikiafusifarme),一种藻类植物,别名鹿角尖、海菜芽、羊奶子、海大麦等。圆子纲,马尾藻科。藻体黄褐色,肥厚多汁,叶状体的变异很大,形状各种各样。株高30-50cm,最长达3m以上。分假根、主干、叶与气囊。圆柱状假根具分枝。“茎”下方初生叶扁厚,卵圆形,“茎”上部后生“叶”棒状或茄形。气囊纺锤形,生于叶腋。雌雄异株,生殖托内分别形成卵囊和精子囊。生长在低潮带岩石上,中国南方沿海生长繁茂,山东、辽宁等地也有分布。20世纪90年代后,浙江沿海大规模栽培,可做蔬菜,亦供药用[1]。在医学上有食疗的功效。羊栖菜的生长和发育季节随着生长的地区而不同,黄、渤海产幼苗初见8~11月,次年5~10月成熟;东海产幼苗见于9月至次年2月,4~8月间成熟;南海产幼苗成熟期很早,一般为2~6月(曾呈奎等2000)。繁殖期一般在5~10月,南方由于气温较高,比北方要提前些。

羊栖菜入药在我国已有久远的历史,南齐陶弘景(公元452~536)所著《神农本草经》上记载了羊栖菜并描述了食疗性质和利用方法。同时还有降血脂、抗血栓以及消除大脑疲劳、促进
儿童发育、增进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等功效。
羊栖菜性味苦,咸,寒,具软坚散结,利水消肿,泻热化痰功能。民间常用来治疗,颈淋巴结肿,浮肿,脚气等。羊栖菜中的岩藻甾醇和马尾藻甾醇可保持生物内环境稳定、控制糖原和矿物质的代谢、调节应激反应、防治癌症、明显降低血中胆固醇等。羊栖菜还含有较高的微量元素,人称长寿菜。
每100g羊栖菜鲜品中含膳食纤维总量(包括可溶性和不溶性纤维)达40~60g(Takeshieta1.1993),膳食纤维能在消化道中吸水膨胀,刺激和促进肠蠕动,连同消化道中其他“废物”形成柔软的粪便,使之易于排出,降低大肠内的压力,可以有效地预防、痔疮、肛裂、结肠息肉等。同时缩短了代谢产物及有害物质在大肠的停留时间,减少这些物质对肠道的刺激时间和再吸收时间。......
1.羊栖菜中所含丰富的多糖、食物纤维素、B族维生素、褐藻酸、甘露醇及
人体必须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2.其多糖具有抗肿瘤作用,有促进造血功能和增强免疫功能的功效,防止血栓形成,降低胆固醇和防止高血压;
3.食物纤维素对大便秘结有明显好处,有效地防止肛肠疾病的发生,对高血压、大肠癌、贫血、骨质疏松、糖尿病、症、动脉硬化有特殊疗效;
4.而其所含丰富的钙、碘、铁、钾、锌等,更是人们强身健体的必需物质;
5.羊栖菜的含碘量很高,能预防缺碘而引起的甲状腺肿大及智力低下,痴呆等症的发生;
6.由于羊栖菜所含的热量较低,为此还是一种极好的低热减肥食品。......
羊栖菜是珍贵的海洋藻类植物,《本草纲目》等药典均有记载,并作为药物使用至今。其食用和药用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羊栖菜为药用资源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研制治疗风湿病用的含脂多糖药物;
2.研制逆转录酶抑制剂,可抑制艾滋病还原病毒及成人体白血病还原病毒药物;
3.可制成治疗消化道溃疡用的植物和微生物脂多糖;
5.研制胆固醇下降剂;
7.治疗弓形体感染用的脂多糖;另外,羊栖菜还可作为化工添加剂和粘合剂的原料。
羊栖菜性寒,味甘咸;
具有软坚散结、利水消肿、泄热化痰的功效,用于甲状腺肿、颈淋巴结肿、浮肿、等。
羊栖菜的适合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其适合婴幼儿、老年人食用。
1.特别适宜患甲状腺肿、颈淋巴结肿、浮肿、脚气、高血压、大肠癌、贫血、骨质疏松、糖尿病、肥胖症、动脉硬化等症人群多食;......
【材料】 米饭根据人数,虾米可切碎,羊栖菜根据人数,鸡蛋2-3个,洋葱半个
【做法】准备配料,洋葱切碎,虾米切碎鸡蛋煎熟出锅备用热锅热油超羊栖菜加入虾米翻炒加入米饭不停翻炒,从大火转成中火加入鸡蛋,盐,味精,洋葱段,翻炒,不要加料酒,秘诀就是不停翻炒。出锅紫菜撕细条,加入虾皮,调料倒入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