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的冬天爱上了内蒙古的夏天,可是他们始终不能相见,后来,他们为了在一起,联手干掉了内蒙古的春天和秋天,且夏天无雨,冬天无雪。之后他们生了一个闺女叫春寒,生了一个儿子叫暖冬,还有一个干儿子叫雾霾。从此内蒙古的人民愉快地过上了乱穿衣服的神经病生活,并留下了千古名句:

老天靠不住,刮倒大杨树。昨天穿裙子,今天穿棉裤!热傻了,冻蒙了,冷热交替整疯了
上帝,给个话,今天我穿啥??
上帝说:羽绒服配短袖,
内蒙古的气候确实令人搞笑,可以用变化无常来形容。现在给各位发一段描述内蒙天气的搞笑段子:早穿皮衣,午穿纱,晚上围着火炉啃西瓜。
内蒙春季一般多风沙,一刮起来,黄沙漫漫;夏季一般情况下少雨,尤其是午后两点左右特别热,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秋季还好气候宜人,秋高气爽;冬季通常少雪,但内蒙的东部区要比中西部或西部区多雨,总之可用一句话来概括,气候确实变化无常。
山脚下有一堵石崖,崖上有一道缝,寒号鸟就把这道缝当作自己的窝。石崖前面有一条河,河边有一棵大杨树,杨树上住着喜鹊。寒号鸟和喜鹊面对面住着,成了邻居。
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
有一天,天气晴朗。喜鹊一早飞出去,东寻西找,衔回来一些枯草,就忙着做窝,准备过冬。寒号鸟却整天出去玩,累了就回来睡觉。喜鹊说:“寒号鸟,别睡了,大好晴天,赶快做窝。”
寒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傻喜鹊,不要吵,太阳高照,正好睡觉。”
冬天说到就到,寒风呼呼地刮着。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不停地叫着:“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
第二天清早,风停了,太阳暖暖的,好像又是春天了。喜鹊来到崖缝前劝寒号鸟:“趁天晴,快做窝,现在懒惰,将来难过。”
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伸伸懒腰,答道:“傻喜鹊,别啰嗦,天气暖和,得过且过。”
寒冬腊月,大雪纷飞。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崖缝里冷得像冰窖。寒号鸟重复着哀号:“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
天亮了,太阳出来了,喜鹊在枝头呼唤寒号鸟。可是,寒号鸟已经在夜里冻死了。
最早见于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讲述了寒号鸟得过且过,不肯盖窝,结果在半夜冻死的故事。通过该故事,旨在教育学生勤劳自勉,抓住大好时光勤奋努力,不要懈怠懒惰,得过且过,荒废大好年华。后人据此引出了“得过且过”这一成语。
寒号鸟和喜鹊是邻居。秋天的时候,天气暖和,喜鹊就开始到处衔枯枝,忙着筑巢,准备过冬。寒号鸟却整天飞出去玩,累了回来睡觉。喜鹊劝它,趁着天气好,赶快垒窝,它却总不听劝告。
等到寒冬腊月,大雪纷飞,北风呼啸,喜鹊在自己温暖的窝里熟睡,寒号鸟却发出最后的哀号。可怜的寒号鸟终于被冻死了。
《寒号鸟》是一则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根据元末明初文学家陶宗仪撰写的《南村辍耕录》中的片段改写。通过讲述一只喜鹊和一只寒号鸟对做窝过冬的态度、表现和结果,生动有趣、具体形象地告诉学生一个哲理:要认真对待生活,不能得过且过,更不能懒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后人据此引出了“得过且过”这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