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凤螺是一种中腹足目、凤螺科类动物。贝壳卵形,壳长1-25公分。前水管沟打开,轴唇襞或有或无。壳表有螺脉或纵肋。口盖角质,核在中心或下端。分布于印尼、马来西亚、台湾。

富含蛋、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高钙质的天然动物性保健食品。
适宜黄疸,水肿,小便不通,疮便血,脚气,消渴,风热目赤肿痛以及醉酒之人食用。
凡屑脾胃虚寒,便溏腹泻之人忌食;因螺性大寒,故风寒感冒期间忌食,女子行经期间及妇人产后忌食,素有胃寒病者忌食。
螺肉不宜与中药蛤蚧、西药土霉素素同服;不宜与牛肉、、蚕豆、猪肉、蛤、面、玉米、冬瓜、香瓜、木耳及糖类同食;吃螺不可饮用冰水,否则会导致腹泻。
1、对于那种触须或螺肉露在外面的海螺,用手轻轻触动就能自动缩回去的,就说明这是活的海螺。
2、对于缩在壳里的海螺,我们就要用鼻子闻闻它的味道了,如果没有异味就是活海螺或刚死不久的海螺,刚死不久的海螺也是可以吃的。
除了要判断海螺的死活和新鲜程度外,我们还要注意区分海螺和角螺。因为海螺的肉质肥厚,而角螺的肉较少且略有苦味,它们的烹调方法也是不相同的。
要区分海螺和角螺也很简单——
1、海螺个头大、壳坚厚且粗糙,壳的颜色呈灰或褐色,壳口宽,壳面上具有排列整齐而平的螺肋和细沟。
2、角螺个头较小且壳口较窄。
补充说明海螺一年四季的肉质都很肥美,只要烹调的方法是正确的,大海螺和小角螺都一样美味绝伦。
【材料】 青菜2根,蘑菇80克,凤螺20个左右,黄油适量,胡椒粉少量,料酒适量,蒜末少量,白糖少量,盐适量,酱油少量
【做法】将带壳的凤螺简单用清水过一下外壳上的污用刀背敲开壳取出螺肉去壳螺肉取出后,注意一定要另外去除凤螺的红色的部位(凤螺口)和白色的唾液腺。这两个部位有毒。唾液腺需将螺肉切半后才能发现处理干净后的螺肉里放盐,简单揉一揉在用清水洗掉盐。这样可以去掉凤螺的粘液,炒出来口感更好放黄油后,放入蒜末等后加入凤螺烧好后,放入盐,胡椒粉等其他调料就可以了如果觉得只放凤螺太单调的话,还可以按喜好放些蘑菇和青菜一起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