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扩展分区linux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

2024-07-24 05:25:50 浏览

区别在于是层级关系: 在linux中第一块硬盘分区为hda分区, 主分区编号为hda1-4,逻辑分区从5开始。

linux扩展分区linux扩展分区和逻辑分

硬盘的容量=主分区的容量+扩展分区的容量 扩展分区的容量=各个逻辑分区的容量之和 主分区也可成为“引导分区”, 会被操作系统和主板认定为这个硬盘的第一个分区。所以C盘永远都是排在所有磁盘分区的第一的位置上。MBR(主引导记录)的分区表(主分区表) 只能存放4个分区, 如果要分更多的分区的话就要一个扩展分区表(EBR), 扩展分区表放在一个系统ID为0x05的主分区上, 这个主分区就是扩展分区, 扩展分区能可以分若干个分区, 每个分区都是个逻辑分区。

在Linux下对IDE的设备是以hd命名的,一般主板上有两个IDE接口,一共可以安装四个IDE设备。主IDE上的主从两个设备分别为hda和hdb,第二个IDE口上的两个设备分别为hdc和hdd。一般硬盘安装在主IDE的主接口上,所以是hda 。SCSI接口设备是用sd命名的,第一个设备是sda,第二个是sdb。依此类推 。

分区是用设备名称加数字命名的。要完全了解Linux硬盘分区名称的规则,你必须先了解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的概念和他们的关系。一个硬盘最多可以分4个主分区;因此硬盘可以被分为1-3个主分区加一个扩展分区,或者仅有1-4个主分区。对于扩展分区,可以继续对他进行划分,分成若干个逻辑分区,也就是说扩展分区只不过是逻辑分区的“容器”。主分区的名称分别是hda1、hda2、hda3和hda4,其中扩展分区也占用一个主分区的名称。逻辑分区的名称一定是从hda5开始,每增加一个分区,分区名称的数字就加1,如hda6代表第二个逻辑分区等等。

SCSI接口的硬盘与此类似。要了解自己硬盘的windows下的D、E、F分区在Linux下是什么名称,就一定要先了解自己的硬盘是怎么分区的。是主分区还是逻辑分区,是第几个主分区(逻辑分区)。只能分配4个主分区的原因:MBR(Master Boot Record)只有存放4个分区信息的空间(64字节)。

MBR(Master Boot Record),即主引导记录,位于整个硬盘的0磁道0柱面1扇区。不过,在总共512字节的主引导扇区中,MBR只占用了其中的446个字节(偏移0--偏移1BDH),另外的64个字节(偏移1BEH--偏移1FDH)交给了DPT(Disk PartitionTable硬盘分区表),最后两个字节"55,AA"(偏移1FEH-偏移1FFH)是分区的结束标志。这个整体构成了硬盘的主引导扇区。

一个为根分区,一个为交换分区。

1,/,根分区,一般所有文件都放在根目录下。

2,swap,虚拟内存,交换分区,一般大小为机器内存的1-2倍。

起码有如上两个分区才可以安装linux系统。建议再增加一个/boot分区,200M左右即可。

Swap分区在系统的物理内存不够用的时候,把物理内存中的一部分空间释放出来,以供当前运行的程序使用。那些被释放的空间可能来自一些很长时间没有什么操作的程序,这些被释放的空间被临时保存到Swap分区中,等到那些程序要运行时,再从Swap分区中恢复保存的数据到内存中。

Swap分区,即交换区,系统在物理内存不够时,与Swap进行交换。 其实,Swap的调整对Linux服务器,特别是Web服务器的性能至关重要。通过调整Swap,有时可以越过系统性能瓶颈,节省系统升级费用。

根分区在Linux操作系统中,除/boot目录外的其它所有目录都对应于该分区.因此,用户可通过访问除/boot目录外的其它所有目录来访问该分区。

/home分区,是用户的home目录所在地

/var/log分区,是系统日志记录分区

/tmp分区,用来存放临时文件。

/bin分区,存放标准系统实用程序。

/dev分区,存放设备文件。

/opt分区,存放可选的安装的软件。

/sbin分区,存放标准系统管理文件。

/usr分区,是red hat linux系统存放软件的地方

/boot分区,它包含了操作系统的内核和在启动系统过程中所要用到的文件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