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洞景区,地处江西五老峰东南麓,距星子县城12公里。景区因书院而得名,白鹿洞书院,是我国史上闻名的书院。那么网友们知道白鹿洞景区汗青由来是什么吗?下面一路来相识一下吧。

1、相传唐代李渤兄弟在此隐居念书。李渤养了一只白鹿,相随相伴,人称白鹿老师,他隐居念书的山坳又称为白鹿洞。长庆年间(811—824年),李渤任江州刺史。记忆犹新昔时山居苦读的旧情,在白鹿洞兴建台榭,遍植花木。从此,白鹿洞成为一处胜景,四乡文人往来不绝。唐代颜真卿曾在星子颜家山借居,他的后裔颜翊率后辈30余人前去白鹿洞治学授经。南唐昇元四年(940年),李氏朝廷在白鹿洞成立学馆,并命国子监九经李善道为洞主,号称“庐山国粹”。北宋初,江洲乡英明起等办书院,明起为洞主,“白鹿洞书院”由此命名,又称“白鹿国粹”。
2、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朱熹任南康知军,兴复白鹿洞书院,并自任洞主。他在《次卜掌书完工白鹿佳句》诗中欣喜地写道:“重营旧馆喜初成,要共群贤听鹿鸣。”朱熹是封建社会儒学集大成者,是综罗百代的理学大师。白鹿洞书院由此而名声大振,到达了汗青上的壮盛时期。朱熹在《白鹿洞规》中提出的“博学之,过堂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对今世学人仍具有紧张的树模感化。日本和东南亚的不少学校,至今仍将朱熹亲定的《白鹿洞书院展现》称作“白鹿洞精力”,奉为校训。宣统二年(1910年),白鹿洞书院改为高档林业学堂。
3、新中国建立以后,白鹿洞书院颠末多次维修整顿。今朝,书院已形成集文物办理、讲授、学术研究、旅游欢迎、林园建设五位一体的办理体制。白鹿洞书院以它特殊的汗青文化特色,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旅客。
以上就是对于白鹿洞景区汗青由来是什么的相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