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花旗参根呈圆柱形或短圆柱形,下部有分歧状枝根,长1.5至9厘米,直径0.5到3厘米,外表淡黄色或土黄色,有密集的细环纹。质硬脆,断面淡黄白色吸棕色或棕黄色环,气微香,味苦、微甘。带须根者习称“全须花旗参”。以条匀、质硬、表面横纹紧密,气清香,味浓者为佳。

1.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花旗参中的皂甙可以有效增强中枢神经,达到静心凝神、消除疲劳、增强记忆力等作用,可适用于失眠、烦躁、记忆力衰退及老年痴呆等症状。
常服花旗参可以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抗心肌氧化、强化心肌收缩能力,冠心病患者症状表现为气阴两虚、心慌气短可长期服用花旗参,疗效显著。花旗参的功效还在于可以调节血压,可有效降低暂时性和持久性血压,有助于高血压、心律失常、冠心病、急性、脑血栓等疾病的恢复。
花旗参作为补气保健首选药材,可以促进血清蛋白合成、骨髓蛋白合成、器官蛋白合成等,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癌细胞生长,有效抵症。
长服花旗参可以降低血液凝固性、抑制血小板凝聚、抗动脉粥样硬化并促进红血球生长,增加血色素。
花旗参可以降低血糖、调节胰岛素分泌、促进糖代谢和脂肪代谢,对治疗糖尿病有一定辅助作用。
上班族夏季“防火”吃点花旗参
情绪不好爱发火、口干舌燥食欲差、浑身没劲总犯困,最近一段时间,很多白领一族因为夏季来临引起种种不适。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中医心身医学科主任赵志付教授的建议是吃点花旗参来“防火”。
花旗参在这时可以起到很好的“防火”作用。与其它参类不同,花旗参是一种“清凉”参,其味苦、微甘,性凉,具有滋阴补气、生津止渴、除烦躁、清虚火、扶正气、抗疲劳的功效,很适合夏季“清补”。
干燥根略呈圆柱形而带纺锤状,长2~6厘米,粗0.5~1厘米,外表现细横纹及不规则的纵皱,顶端的细纹较密而呈环状。
折断面平坦,淡黄色,有暗色形成层环,并散有多数红棕色树脂管及细管。由于加工不同,一般分为粉光花旗参及原皮花旗参二类,每类又因野生和栽培而有不同
1、粉光花旗参野生者形较小,或有分歧,色白而光,外表横纹细密。体轻。气香而浓,味微甜带苦。栽培者,皮色白细纹不及野生者紧密。体重质坚而味淡。
2、原皮花旗参野生者形粗如大拇指,或较小。外表土黄色,横纹色黑而细密。内部黄白色。体质轻松。气香味浓,品质优良。栽培者,形与野生者相似,但外皮淡黄,皮细,横纹不黑而较疏。体质结实而沉重。味较淡。
以上二种均以条匀、质硬、体轻、表面横纹紧密、气清香、味浓者为佳。一般又以野生者为上品,栽培者次之。
花旗参的食用方法将花旗参切片,取3克放入砂锅内,加适量,用文火煮10分钟左右,趁早饭前空腹,将参片与参汤一起服下。
将花旗参切片,每日取2~5克放入瓷碗中,加适量水浸泡3~5小时,碗口加盖,再将基置于锅内,隔水蒸炖20~30分钟,早饭前半小时服用。
将花旗参用小火烘干,研成细末,每次取5克,用1个鸡蛋拌入,蒸熟后服用。
将花旗参放在砂锅内用水蒸一下,使其软化,再切成薄片,放在干净的小玻璃瓶内或小瓷瓶内,每日早饭前和晚饭后各含服2-4片,细细咀嚼咽下。
将花旗参用小火拱干,研成细粉,每次取5克置杯中,加入少量蜂蜜,用开水冲入,加盖后5分钟,可分数次服用,以空腹饮用为佳。
取新鲜的花旗参20克,大枣5枚,加水适量,隔水炖成参枣汤,每天早晨空腹和晚上临服用。
将老母鸡去内脏洗净,取花旗参50克放入鸡肚内,再用线缝合鸡肚,加水淹没鸡体,不加,先用大火烧开,再用小火炖,炖至熟烂,汤液剩下三分即可,每天吃一小碗鸡肉和汤。
西洋参虽然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但并非人人都适合服用,如果药不对症,很可能会起到反作用。
1、西洋参属于凉药,宜补气养阴。
如果身体有热症,诸如口干烦躁、手心发热、脸色发红、身体经常疲乏无力,使用西洋参类补品可以达到调养的目的。反之,若咳嗽有痰、口水多或者有水肿等症状,就要避免服用西洋参类补品,以免病情加重。
2、“非虚勿补”,如果身体并无不适,不宜经常服用西洋参。
西洋参不利于湿症,服用时还要考虑季节性。春天和夏天气候偏干,比较适合服用西洋参,不宜服用人参或红参,而秋冬季节则更适宜服用人参。
【材料】乌鸡1只,桂圆肉60克,花旗参50克,清水6碗,盐4克
【做法】乌鸡清洗干净,去除鸡腹内部的油脂,清理干净背部脊骨附近的淤血块,沥干水花旗参,桂圆肉洗净放入汤锅内乌鸡斩大块,剪去鸡脚指甲全部放入汤锅内加上6碗左右清水遮上锅盖,大火煮开后调成中火煲1小时左右鸡汤煮至浓郁,调入盐搅拌均匀即可舀起食用喝汤成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