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是指冬季的冷空气影响。当暖湿气流和冷空气在南下过程中相遇时,就会形成一种较强的气候效应。寒潮一般出现在春季,其强度比较强并且持续时间比较长,所以每年都有寒潮出现。那么,中国寒潮橙色预警是第几级?对寒冷有什么影响?

寒潮橙色预警是指预计未来24小时,最低气温将下降8℃以上,并将持续5天以上,最低气温将要低于12℃,将造成较大影响的天气预警。寒潮橙色预警与冷空气的强弱有关,如果强冷空气来临之前,气温能够降到0℃甚至是更低,那么寒潮将是橙色;如果强冷空气到来之前,气温能够达到13℃甚至更高,那么寒寒两重天是红色;如果强冷空气抵达之后,气温能够降到0℃甚至更低,那么寒寒两重天是黑色等色型。寒潮橙色预警适用于极端最低气温在0℃以下的地区,如果降温幅度比较大或者直接超过12℃可能会造成低温冻伤的情况出现,那么寒风将是蓝色或黄色预警的升级版。在今年冬季就已经开始有寒潮出现了,并且很多地区都有寒潮来临的征兆,所以大家要做好准备不要因为过于寒冷而着凉生病。
“大风降温”信号的含义:当气温降至10℃以下时,大风会吹起沙尘,在空中飞舞。一般出现在10级风的时候,风沙会导致地面温度降低到-15℃以下。风力比较大的情况下,还会伴有雷电。当气温降至-10℃左右时,高空、极地、冰区出现了“冰冻”天气。因此可以说这个信号也是寒潮天气出现最多的信号了。
在影响我国的寒潮天气中,寒潮分为四级。一级寒潮强度最大,持续时间长;二级寒潮强度小,持续时间短;三级寒潮强度最小,持续时间短;四级寒潮强度大,持续时间长;五级寒潮强度较弱,持续时间短;六级寒潮在强度上并不相同。寒潮一般出现在入冬后的2-3月份或者春节前后(一般在春季后期),通常低温持续时间较长,并且气温变化幅度较大;寒潮期间气温往往会在零度以下徘徊至少一周以上时间。据中国天气网中央气象台预计:12月27日至31日,中东部大部地区有小到中雨或雨夹雪,其中云南西部和南部、四川盆地北部偏东地区北部和西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雪或暴雪。12月28日至31日,新疆南疆盆地、内蒙古中西部、东北地区东部、华北大部、黄淮、江淮、江南大部等地先后有4-6级偏北风,其中南疆盆地东北部和东南部局地7级(含以上);上述地区降温幅度10-12℃;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降温幅度10-12℃;上述地区并伴有4-6级偏北风和5-6级偏北风。未来三天我国大部地区以多云天气为主。
未来三天,大部地区有5~6级偏北风,气温将下降6~8℃。23日白天气温较低,大部地区有-6℃~-9℃;24日夜间到25日白天部分地区有小雨或雨夹雪。24日夜间最低气温零下5~零下7℃,北部地区零下3~零下5℃。25日白天到26日夜间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大部地区有4~5级偏北风,阵风6~7级;27日夜间到28日白天逐渐减弱到3~4级偏北风,阵风6~7级;29日白天逐渐减弱到5~6级偏北风,阵风7~8级;28日夜间起温度明显下降,最低气温下降6~8℃,最高气温下降10~11℃;29日夜间起温度再次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