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鳙鱼(学名:Aristichthysnobilis)又叫花鲢、胖头鱼、包头鱼、大头鱼、黑鲢、麻鲢、也叫雄鱼。是淡水鱼的一种。有“水中清道夫”的雅称,是中国四大家鱼之一。外形似鲢鱼,体型侧扁。头部较大而且宽,口也很宽大,且稍微上翘。眼位比较低。鳙鱼生长在淡水湖泊、河流、水库、池塘里。多分布在水域的中上层。是中国特有鱼类。在中国分布范围很广。是池塘养殖及水库渔业的主要对象之一,经济价值较高。鳙鱼属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鱼类,对心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同时鳙鱼富含磷脂及改善记忆力的脑垂体后叶素,特别是脑髓含量很高,常食能暖胃、祛头眩、益智商、助记忆、延缓衰老,还可润泽皮肤。

脾胃虚寒、、咳嗽、耳鸣、头晕目眩。
鳙鱼的鱼脑中含有一种人体所需的鱼油,而鱼油中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种人体必需的素,可以起到维持、提高、改善大脑机能的作用。鱼鳃下边的肉呈透明的胶状,水分充足,里面富含胶原蛋白,能够对抗人体老化及修补身体细胞组织。
宜食:鳙鱼,其味甘、性温,一般人都宜食用,体质虚弱、脾胃虚寒、营养不良者食用更佳。经常食用还能够润泽皮肤。的人群宜食用。.适宜体质虚弱、脾胃虚寒、营养不良之人食用;咳嗽、水肿、肝炎、眩晕、肾炎和身体虚弱者宜食用。
1、看腮盖,圆润饱满为宜;
2、看尾翼,尾部自然平滑不下垂。
1.适用于烧、炖、清蒸、油浸等烹调方法,尤以清蒸,油浸最能体现出胖头鱼清淡,鲜香的特点;
2.鳙鱼头大且头含,胶质较多,故胖头鱼还可烹制“砂锅鱼头”;
3.切鱼方法:鱼肉质细,纤维短,极易破碎,切鱼时应将鱼皮朝下,刀口斜入,最好顺着鱼刺,切起来更干净利落;鱼的表皮有一层黏液非常滑,所以切起来不太容易,若在切鱼时,将手放在盐水中浸泡一会儿,切起来就不会打滑了。
鳙鱼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与其他搭配用来治疗鼻窦炎、。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配方:鳙鱼头500克,川芎5克,3克,葱、姜、胡椒粉、盐各适量。川芎、白芷水煎10分钟,去渣取汁;鱼头去鳃,洗净,连同葱、姜、胡椒粉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烧沸,再以文火炖半小时,和入药汁,加盐调味,稍煮。分早、晚2次吃鱼肉喝汤。
功效主治:温补脾胃强身,消除赘疣。食多易引发风热和疥疮。
1、鳙鱼属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鱼类,对系统有保护作用,起到治疗耳鸣、头晕目眩的作用。......
评价:低钠盐,低饱和脂肪酸,富含烟酸,富含磷,富含钾,富含蛋白质
【材料】鳙鱼鱼头适量,豆腐适量,大蒜适量,姜适量,花椒适量
【做法】两人份:鳙鱼头1个(对半切),生姜1大块(切丝),大蒜8瓣(切片),花椒1把,豆腐1碗。(鱼头很大,多加点佐料能入味)中火,锅里热油,铺上姜、大蒜、花椒在上面铺上对半切开的鱼头。盖上锅盖,中火炸一下鱼头,3分钟。调味:黄酒5勺,生抽2勺,醋1.5勺,盐1勺,白糖1/2勺,水1/2大碗(用待会儿装鱼的碗装)加入豆腐盖上盖子,中小火炖15分钟。炖得熟透,把鱼头翻过来,开着盖子,再炖5分钟,入味、收汤汁鱼头和豆腐盛出来,浇上鱼汤,准备一锅白米饭,开吃*(^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