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游七彩丹霞--马蹄寺--大佛寺\x0d\x0a\x0d\x0a一日游七彩丹霞--康乐草原--冰沟石林\x0d\x0a\x0d\x0a一日游山丹大佛寺--焉支山--窟窿峡\x0d\x0a\x0d\x0a一日游扁都口--皇家马场\x0d\x0a\x0d\x0a二日游七彩丹霞--马蹄寺--扁都口--鄂博古镇--阿柔大寺--东方小瑞士--卓尔山--牛心山-冰沟林海--张掖\x0d\x0a\x0d\x0a二日游七彩丹霞-冰沟石林-康乐草原-马蹄寺-山丹军马场-焉支山--大佛寺\x0d\x0a\x0d\x0a三日游张掖丹霞--冰沟石林--康乐草原--马蹄寺--山丹军马场--窟窿峡--皇城草原--双石桥--沙沟寺

1.莫高窟敦煌莫高窟是甘肃敦煌莫高窟和西千佛洞的总称。它们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开凿于鸣沙山东麓的悬崖上。秦福建二年(公元366年),有门萨信众来到这里。看到鸣沙山上金光闪闪,佛数千,于是萌发了心,不断修建,成为佛教圣地,取名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中国石窟艺术起源于印度。印度传统的石窟造像以石头为主,而敦煌莫高窟的造像因为岩石不适合雕刻,所以以泥塑壁画为主。一般整个洞穴之前都是圆塑,后来逐渐淡化为高塑、影塑、壁塑。最后以壁画为背景,融合了造型和绘画艺术。唐代莫高窟有千余窟,现存492窟,其中魏32窟,隋110窟,唐247窟,五代36窟,宋45窟,元8窟。北朝的石窟中,主像通常是释迦牟尼或弥勒佛,主像两侧是两危佛或一佛二弟子二菩萨。雕像的背面往往与壁画相连。洞穴的顶部和壁上布满了壁画。2.鸣沙山-月牙泉景区鸣沙山,古称神沙山、沙角山。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20公里,高数十米。东起莫高窟顶,西接党河水库。山峰陡峭,像一把利刃,整座山由油性细粒黄沙组成。爬山的时候只觉得脚下的沙子会发出声音。虽然我深一脚浅一脚,但我会再退一步。爬山是极其困难的,但我仍然觉得很有趣。我用尽全力爬到了山顶。此时,我感觉到一股带着细沙的劲风,向我的身体袭来,歌声不绝于耳,身后留下的脚印很快就消失了。据说一阵狂风吹来,山顶落下的碎石随着人体一起落下,沙山发出巨大的声响。平日微风吹来,宛若弦竹,故名鸣沙山。鸣沙山的日落景观更是令人陶醉,是必去之地。月牙长约300米,宽约50米,环绕鸣沙山。泉边白杨婀娜,泉中鱼儿悠然游。泉水是浅蓝色的,清澈柔和,可口香甜。它因水面像一弯新月而得名。月牙泉,一个如梦似幻的谜。千百年来,没有被流沙淹没,没有被干旱干涸。堪称天下第一大漠泉,令人叹为观止。3.敦煌敦煌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位于中国西北河西走廊西端,北纬40度10分,东经92度48分。西北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安溪县相邻,南与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隔江相望。它是一个被群山、沙漠和戈壁包围的小绿洲。面积3120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100米,年平均气温9.3度。敦煌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有着辉煌的篇章。自汉唐以来,这里就是丝绸之路上的咽喉要道和中西交通要塞,是华容道交出的大都市。敦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境内名胜古迹众多,自然风光独特迷人。现存石窟寺庙、古墓葬、汉长城、关隘、古城、封锁线、古驿站等文物241处。举世闻名的莫高窟,举世闻名的人类文化遗产,阳关、玉门关、鸣沙山、月牙泉,传说中的卧瓦池、三味山、丫蛋鬼城,尤其是莫高窟、西千佛洞、玉林石窟的文化艺术,汉长城、悬泉古迹,都令人神往。4.月牙泉雅泉古称沙井,俗名药泉,自汉代以来一直是“敦煌八景”之一,名曰“月泉车晓”。月牙泉南北长近百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月牙,故名。被称为“沙漠第一泉”。名山月牙泉景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月牙泉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座名城。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长河中,这里曾是中西文化名人荟萃之地。他们相互融合,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敦煌文化”,为人类留下了许多文化瑰宝。月牙泉,古称沙井,俗名瑶泉,自汉代以来一直是“敦煌八景”之一,名曰“月泉车晓”。月牙泉南北长近百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月牙,故名。被称为“沙漠第一泉”。一泓清泉弯,涟漪萦绕,碧绿如玉。在春天的流沙中,干旱不竭,风沙不倒,是一种奇观。历代学者对这独特的山泉地貌和沙漠奇观赞不绝口。5.鸣沙山在中国,有许多旅游景点被称为“鸣沙山”,其中敦煌鸣沙山因其悠久的历史文化而最具代表性和知名度,因此单独介绍。“神之传道不同于沙,寒也自鸣。势疑天搅。阴似矿,风犹锐,人脐刃不平。”这首传神的咏物诗是唐代诗人对敦煌鸣沙山奇景的描绘。鸣沙山自古以来就以其鲜明生动的自然奇观吸引着人们。西汉时就有记载鸣沙山演奏钟鼓和管弦的音乐。《后汉书·郡县志》引用南朝《旧时代》云:“山与山不同,水有悬泉之神”。《旧唐书地理》载鸣沙山,“天晴时,沙声于旱城”。敦煌遗书载鸣沙山,“盛夏,人练之,声振数十里。端午节的习俗是城里所有的孩子都在顶峰相会,沙吼如雷”。清代《敦煌县志》将“沙岭清明”列为敦煌八景之一。鸣沙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6.阳关遗址阳关,位于敦煌市西南70公里的“古玩滩”上,因位于玉门关以南而得名。早在公元前121年,西汉就在河西走廊建立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同时建立了阳关、玉门关,以抵御匈奴对边疆的侵扰,管理西域。自此,阳关作为西域的门户,是“丝绸之路”南道的必经之地,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自西汉以来,许多朝代都将此地作为军事据点,派兵把守。玄奘出家,从印度取道南丝绸之路,东行阳关回到长安,回到中国。边塞诗人岑参曾写下“两年公务,两年阳光”的诗句。宋朝以后,来自白龙堆的流沙吞噬,迫使人们东撤,阳关被无情的沙漠掩埋。如今,昔日的阳关城早已荡然无存,唯一的景象——墩墩山上的一座烽火台依然傲然挺立。7.甘肃敦煌丫蛋国家地质公园甘肃敦煌丫蛋国家地质公园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敦煌西北约180公里,玉门关西北约100公里。公园占地398平方公里。主要是风蚀形成的丫蛋地貌景观。地质公园内有各种造型奇特的风蚀地貌,如蒙古包、骆驼、石鸟、石人、石佛、石马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它就像一座中世纪的古城,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建筑都能在这里找到它的缩影,令世人瞠目。入夜后,尖锐的强风发出恐怖的啸声,如同成千上万只野兽的咆哮,令人毛骨悚然,故名“鬼城”。敦煌是古罗布泊的一部分。属沙漠平原地区,日照充足,雨量少,蒸发量大,多风季节,最大风力可达12级以上。在地质学上,它位于新生代(约6500万年前)敦煌-疏勒河断陷盆地的中心。丫蛋地貌的岩石形成于约70万年前的中更新世,是一套河流相和湖泊相的砂质和泥质沉积物。颜色为灰色、灰绿色和卡其色。8.悬挂弹簧站点吊脚楼是一座方形的小城堡,门朝东,四周是高大的院墙,边长50米,西南角的码头上有一座突出的炮塔。船坞系统由土坯制成,长、宽、厚约40、20、11厘米。码头西墙、北墙有3组12间不同时期的土坯墙平房(含一套房),为住宅区;东侧和北侧为办公楼;西南角和北面有3个马厩;码头西南面有3个长约50米、南北向的马厩。码头的西部是废物堆积区。春吊被称为90年——古代世界的一个重要新发现。家,相当于后世的岗位。考古证据表明,就在李广利伐大宛,得到一匹血马的同年(公元前101年),西汉就设立了一个重要机构——宣权之,专门负责传递公文和邮件,接待过往的官员、使节和军队。9.模仿宋代古城敦煌以西10公里,戈壁绿洲以东,汉代烽火台以西,鸣沙山以南,大漠荒原以北。该市1987年7月为影视城,由日方出资,合作拍摄电影《敦煌》时由中方设计建造。由于敦煌的故事发生在宋代,城内所有景物均参照宋代风格建造,故称仿宋敦煌古城或仿宋沙洲城,当地人简称为敦煌电影城或敦煌古城。电影拍完后,古城被移交给当地保护利用,成为中国西部的影视拍摄基地,为敦煌增加了一个新的旅游景点。古城规模宏大,总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1万平方米。四周城墙用土坯砌成,有东、西、南三个城门。东城门仿照敦煌原有的东门,古朴典雅;西门塔高18米。它叫望京楼,楼上挂着西域匾。两塔飞向空中,四角高,相距甚远。城内有五个街区,分别代表汴梁、高昌、赣州、兴庆。10.娃娃池天鹅停在这里,黄鸭栖息在这里,鱼儿浅飞,鸟儿倒映在湖中。站在湖岸,可以看到晶莹湛蓝的湖水,红红绿绿的草原,壮丽的沙山,银色的雪峰,让人心旷神怡。据史书记载,梁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河南南阳新野有一个叫奸商的小官。他的罪行受到了惩罚,被流放到这里定居和养马。当他放马的时候,他看到一群野马每天傍晚都来卧瓦池喝水。一天,他在野马群中发现了一匹独特的骏马。这匹马身材高大,骨骼非凡,皮毛紫红色,奔跑起来如火如荼。常牟取暴利知道汉武帝爱宝马,于是设计将其俘获,献给汉武帝。为了让马变得神秘诡异,我谎称它是从池水里飞出来的。
张掖最佳旅游季节
张掖,甘肃省省辖市。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位于中国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以下是我精心准备的张掖最佳旅游季节,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张掖最佳旅游季节
张掖丹霞地貌最佳旅行时间
6-9月:夏季的张掖气候凉爽,是消夏避暑的好去处,早晚在丹霞景区看日出和日落也不是很冷,若赶上雨后,能欣赏到非常艳丽的丹霞美景。张掖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冬季风大,寒冷干燥,不建议旅游观光。
张掖丹霞地貌旅游穿衣指南
夏季时一定要带一件外套,早晚穿。围巾或帽子是必不可少的,起防晒作用。进入10月后要穿长袖加外套,最好也备一件加绒以备不时之需。
漫步于黄昏下的七彩丹霞
所以,张掖丹霞地貌的最佳旅游时间是6-9月份,并且在黄昏时间会更加的变幻无穷、震撼人心。
张掖丹霞地貌经典旅游线路推荐:
1.中国最美丹霞--张掖国家地质公园--七彩丹霞地貌一日游
2.大佛寺、七彩丹霞、冰沟丹霞一日游
3.中国最美七彩丹霞、冰沟,马蹄寺AAAA,大佛寺两日游
4.七彩丹霞朝霞情缘1日游
张掖位于河西走廊中部,东邻武威地区和金昌市,西连酒泉地区,公元前121年由汉武帝派霍去病西征,战败匈奴后始设张掖郡,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之意而得名。古为河西四郡之一,历代中原王朝在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活动中心。张掖地区下辖临泽、高台、山丹、民乐、肃南五县及张掖市,总面积4.1万平公里,总人口117万。张掖市,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张骞、班超、法显、唐玄奘等都曾途经张掖前往西域;隋炀帝于609年在张掖曾召集西域27国君主使巨,召开了“万国博览会”。
马可.波罗曾醉心于此,停留长达一年之久。张掖有黑河水灌溉,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为全国重点建设的12个商品粮基地之一,物产丰饶,以乌江米为最,古称“金张掖”,后改名甘州,有“不望祁连山上雪,错将甘州当江南”之佳句。张掖属温带干旱气候,年均降水量198毫米,年均气温7℃。市域总面积4240平方公里,总人口45万,其中城市常住人口10万。张掖旅游资源丰富,以大佛寺、木塔寺和镇远楼最为著名,邻县有肃南马蹄寺、山丹军马场、新河驿等景点。张掖有312国道和兰新铁路复线横贯全境,交通便利,旅游接待能力初具规模。
张掖旅游景点介绍
张掖丹霞地质公园,分属临泽县和肃南县两处管理,两个管理区分别售票。临泽管理区入口位于临泽县倪家营乡,肃南管理区入口位于肃南县白银乡。普通游客去的比较的多的是临泽管理区。无论哪个景区,公共交通都不方便,包车前往最为便捷。
张掖丹霞主要由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游客在景区内能看到数以千计的悬崖、山峦呈现出鲜艳的丹红色和红褐色,特别是在阳光的照耀下,各处造型奇特的山地丘陵色彩斑斓、气势磅礴。
马蹄寺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祁连山麓之间,是一处庞大的石窟寺院建筑群。在石壁上有从北凉时期至今千年以来凿刻的多个石窟佛像,还有高层的石窟寺院建筑,非常的奇幻壮观。这里既有汉传佛教的寺院,又有藏传佛教殿宇,同一地方风格不同,十分独特。寺院里还有天马蹄印、元代壁画、佛像等众多的传说古迹,非常值得前来参观。
大佛寺位于甘肃省张掖城西南隅,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1098年),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重要名胜古迹群,也是历史文化名城张掖的标志性建筑。大佛寺是西北内陆最负盛名的佛教寺院,素称“塞上名刹,佛国胜境”。寺院内古树参天、碧草成荫、甚是清幽。大佛寺正殿南为感应寺、北为金塔殿、后面是藏金阁和土塔,正殿内有全国最大的室内泥塑卧佛像——释迦牟尼涅槃像,长有34.5米,肩宽7.5米,造像精美、比例协调、相貌祥和、栩栩如生。同时寺内还藏有世所罕见的明代手书真金写经,以及数以千计的精品文物。
焉支山森林公园位于山丹县城南50公里处的大黄山林区,是以自然风光为依托的游览区,被评为省级森林公园。
祁连山是古南祁连东段,又名南山,跨越青海与甘肃两省,是青藏高原东北部一个巨大的边缘山系,由几条平行排列的山岭和谷地组成,包括托来山、疏勒南山、大通山、冷龙岭等,长达1000多公里,最宽处达250公里。
文殊山石窟最早凿于北朝,寺庙创于贞观,距今约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经五代唐、宋(西夏)、元、明、清历代开凿、建筑、塑像、彩绘,在香火鼎盛时期,前山和后山建筑约三百六十余座,七十余院,石窟洞窟七十余座,庵、观、寺、院处处香烟缭绕,殿、亭、楼、阁遍布前山后山。南北朝至隋唐以来,藏汉传佛教、道教等多种宗教艺术荟萃之地,距今约1500多年的历史,其艺术风格与莫高窟相媲美,俗有“小西天”之美称。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张掖市区北约3公里处,是西北地区最大的几个城市湿地公园之一。公园内有清澈的湖泊、大面积的芦苇荡、葱郁的树木和草坪花园等众多环境优雅的景观,在西北地区十分少见。湿地公园的观赏内容十分丰富,春天有鸟类迁来,夏季有荷花,秋天芦苇金黄飘荡,冬天还有美丽的雪景。另外园内还有垂钓、自行车、观光车、漂流、游船等众多游乐项目,是张掖市区休闲娱乐的绝佳去处。
山丹军马场位于张掖山丹县南侧,是祁连山北侧的一片辽阔广袤的大草原。马场地势广博,无论是草原还是油菜花田都绵延几十公里,景色非常大气壮美。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历代皇家的军马场,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大马场,游客可以在此体验草原上策马奔腾的感觉。另外,马场的野生蘑菇、特色湖鱼、酸奶、蜂蜜等美食也是不可多得的美味,值得一尝。
中华裕固风情走廊旅游景区是集冰川雪山、原始森林、天然草原、湿地湖泊、瀑布河流、峡谷深涧、丹霞地貌于一域的地貌景观大观园,为张掖国家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起点距张掖市区38公里,沿祁连山腹地公路,串联裕固印象、裕固历史、裕固风情、裕固盛世四大片区,至肃南县城所在地为终点,全长近80公里,面积约880平方公里。
张掖,河西走廊上的重镇,丝绸之路上的明珠。张掖还有许多《西游记》的踪迹,西游的神话色彩又为张掖增添了一丝神秘。而张掖本身风景也是壮阔而不失秀美,古人诗曰不望祁连山顶雪,错把张掖当江南。可见张掖的风景之怡人。旅游攻略网今天分享一篇甘肃张掖游玩攻略给大家,想去张掖的朋友可以来了解下张掖有什么玩的。
线图马蹄寺是汉传藏传佛教胜地,寺庙建筑建于陡岩峭壁之中,气势恢宏,令人叹为观止,是烧香拜佛、旅游观光游玩的好地方。景区环境修理,山青、水秀、峰奇、洞异堪称四绝。游客在这里旅游还可以住裕固族帐篷,喝青稞酒,吃手抓羊肉,体验草原牧民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
感受文化庙会的魅力
山丹军马场是历史悠久的马场。每值夏日,焉支山千峰叠翠,妖饶多姿,层林尽染,溪流潺潺;奇花异草,名贵林木遍布山间。山丹军马场地势平坦,水草丰茂,夏季绿草如茵,冬季一片金黄,是马匹繁衍、生长的理想场所,游客可举行骑马旅游、野营,参观赛马或马术表演,并游览大美风景。
游览张掖丹霞地质公园
张掖丹霞主要由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游客在景区内能看到数以千计的悬崖、山峦呈现出鲜艳的丹红色和红褐色,特别是在阳光的照耀下,各处造型奇特的山地丘陵。到张掖旅游,绝大多数人都是冲着这里的丹霞地貌而来,相信远道而来的你也不会错过。
品尝张掖特色小吃
张掖的饮食特点融合了甘肃、兰州和新疆的特色,是西北风味。比如搓鱼子、拉条子、臊面、酿皮、炒炮、揪面片、鱼儿粉、牛肉小饭等本地小吃,诸如兰州拉面、,焖羊肉、羊肉焖卷子、鸡肉焖卷子、新疆烤羊肉串、四川麻辣烫、陕西肉夹馍到处是,且在保持传统口味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张掖特色,回味无穷。喜欢面食的朋友记得都去尝尝。
这是河西走廊民间的传统节日。山丹、永昌、民乐、甘州等地农家多有到焉支山赏景消夏,游玩避暑;上钟山寺求儿盼女,偿还心愿,或在家中晾晒衣物、清扫房屋、防虫防鼠防病的农家习俗。每年这一天,焉支山香客蜂拥,游人如潮。玉皇观、三佛殿中香花宝幢,梵呗阵阵。如果到张掖旅游时碰到了去病节,不妨深入体验下这里的民俗。
去扁都口看油菜花
行走河西走廊,有一个山口不可错过。这里的山谷里曾经回荡着马帮驼队悠长的铃声,这里的山坳里曾经埋伏着铁骑步履征战的身影。这里就是河西走廊上的重要关隘——扁都口。历史的车轮滚滚而去,扁都口在时间的烽燧里任风激荡。现今的扁都口成了夏季游玩的好去处。七月的扁都口,正是花开好时节。祁连山下,油菜花铺天盖地迎面而来,山上绿草如茵,和成片的油菜花交相辉映。
以上就是旅游攻略网带来的甘肃张掖游玩攻略。身居张掖,被张掖的山水田园,风光人情所感染着,激动着。季节造就着四时风景的丰韵,只觉得,这方滋养着120万人民的热土很美。知道了张掖有什么玩的,不妨挑个好时间前往游玩吧!
张掖旅游攻略必去景点:大佛寺,木塔寺,仙姑寺、镇远楼,丹霞地貌,湿地公园等。
张掖位于我国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古丝绸之路穿境而过。古为河西四郡之一的张掖郡,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
“七彩丹霞”位于张掖国家丹霞地质公园内。“丹霞”一词原本指天上的彩霞,出自曹丕的《芙蓉池作诗》:“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
张掖市的丹霞地貌融合了红色、黄色、白色、蓝绿色等彩霞般的各色石层。放眼望去色调像波浪一样顺着山势起伏,地形扭曲了色彩,色彩幻化了地形,形成了七彩的童话世界。张掖丹霞地质公园景区内有五个观景台,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到不同造型的丹霞地貌,全方位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科学地说,它是漫长历史时期地壳运动的产物,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丹霞地质构造是岩石堆积形成的,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加之特殊的地质结构、气候变化以及风力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
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
张掖祁连山丹霞主要由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有明显的干旱、半干旱气候的印迹,以交错层理、四壁陡峭、垂直节理、色彩斑斓而示奇,它是一个以自然风光为主的自然风景区,集广东丹霞山的雄、险、奇、幽、美于一身,揽新疆五彩城的色彩斑斓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