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中国太古期间对天象的观测。十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十二支曰:困敦、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那么天干地支应用范畴有哪些呢?

1、用于历纲纪元。干支首要用于历纲纪元。原始干支即“摄提”,又名“太岁”。太岁在甲曰阏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强圉…;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辰曰执徐,…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奋若。(语出《尔雅·释天》)。这套岁纪摄提影响深远,后世用于历法、法术、计较、定名等各方面(北宋时编撰的官方正史著作《资治通鉴》就以这套干支术语纪元)。在传承成长中后世把这套摄提纪术语简化为一个字的干支名。岁纪摄提(原始干支名)与简化后的干支在《尔雅》与《史记》等著作中均有对照关系的记录。在早期观象授时期间,依据斗转星移定岁时,斗柄顺时针旋转一圈,谓之一岁(摄提)。北斗星轮回旋转,斗柄回寅,乾元启运,时回新春。天维建元,是从寅最先的,如《淮南子·天文训》收录:“帝张四维,运之以斗,月徙一辰,复返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丑,一岁而匝,终而复始”。北斗星的斗柄从指向正东偏北方位的“建寅”之月为起始,然后顺时针偏向旋转,轮回来去;岁末十二月指丑方,正月又复还寅位,终而复始,新的一个循环由“斗柄回寅”的立春岁首开启。天干地支在中国古代首要用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等。
2、用于序数、评级和分类。天干地支的首要序数功效被一二三四等数字代替之后,人们仍旧用它们作为一般的序数字。尤其是甲乙丙丁,不仅用于摆列分类的文章质料,还可以用于一样平常糊口中对事物的评级与分类。在有机化学的定名中,1-10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用天干定名,如甲烷(1个C原子),乙烷(2个C原子),丙烷(3个C原子)以此类推……又好比乙烯(2个C原子),丁烯(4个C原子)。
3、用于理学、医学、风水、法术和命理学中。在阴阳五行理论中,干支按其顺序分为阴阳,逢单数属阳,逢双数属阴。天干的甲、丙、戊、庚、壬,地支的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数;天干的乙、丁、己、辛、癸,地支的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数。在这个基础上,按照相生相克的理论,推算人事的调和、兴衰、冲突及其生灭。天干地支如许一些符号被赋予了富厚的神秘的文化内容,是相识古代中国人思维习惯和糊口方式的紧张质料。干支历依旧风行于万年历等书,用于象数、风水和命理学中。
以上就是对于天干地支应用范畴有哪些的相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