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饭其实就是潮州的“冻鱼”,吃的时候可以冻吃,也可以再把它煎热或者蒸热,还可以蘸上潮州特色的酱料。以前经常用秋刀鱼做“鱼饭”,现在很多鱼都会做成冻鱼,大家可以尝到更多不同味道的“鱼饭”。"

鱼饭就是鱼。只不过在古往今来的潮汕饮食文化中,渔民和大海支撑了文化的承续,因此鱼在潮汕人的生活中有着特殊而且奇妙的地位,"以鱼当饭",鱼上升到了米在中原人民中同等重要的地位。
一、首先是制作鱼汤,所谓鱼汤,实则即是盐水,将大锅里放入水,再按10:1的比例加盐,然后烧沸;
二、将鱼洗净摆在鱼篮中,放进烧沸的鱼汤里面煮,直到鱼眼珠突出或用手按鱼肉有弹性时即说明鱼已熟;
思啊四、鱼取出后,必须斜放在地面上,使鱼篮里面的汤迅速流出,而不可以平放;
潮汕鱼饭,一种没有米的饭。
潮汕鱼饭,一种没有米的饭。
潮汕鱼饭名字的由来:
煮熟后的各种海鱼一篓篓的摆放,就像一锅锅干饭一样,而且一筐筐的海鱼新鲜原味,咸淡适中,吃起来没完没了,就像吃饭一样,所以称为鱼饭。
潮汕鱼饭名字的由来:
潮汕鱼饭是潮菜鱼类菜肴中唯一的一道冷菜,在潮汕美食中地位之重,可见一斑。
新鲜原味,咸淡适中,吃起来没完没了,就像吃饭一样,简言之,可以让你吃饱的美食,味道肯定不错啊。
鱼饭煮熟冷冻后,蘸酱油、豆酱、咸菜汁等,味道更佳。
潮汕人喜欢喝粥,喝粥的时候下鱼饭很适合。
潮汕人喜欢喝粥,喝粥的时候下鱼饭很适合。
如果没吃过的,可以来潮汕体验一下,这里的鱼饭最新鲜正宗。
如果你想了解潮汕文化,请关注《吃喝玩乐在潮汕》
如果你想了解潮汕文化,请关注《吃喝玩乐在潮汕》
鱼饭,在港澳地区和广州、深圳一带叫“潮州打冷”。外地人到潮汕,他们见到菜谱上写着黄墙鱼饭,乌鱼饭,还以为是白米饭上放一两尾下饭的鱼,便是鱼饭了。其实,鱼饭是潮人对海鲜进行特殊烹制后的打冷鱼的一种特殊的称呼。
这是珊珊三丫头爱生活、爱摄影、爱旅行、爱美食的驻足点。
鱼,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是非常常见的食材,不同地区对鱼有不同的烹饪方法,例如水煮鱼、清蒸鱼、烤鱼、红烧鱼、糖醋鱼、炸鱼……等,不同烹饪方法,除体现地方特色之外,还会体现地方的历史与文化。最近,珊珊三丫头到潮汕地区旅行,尝到当地一种“鱼”的“特色吃法:鱼饭。
如果是没有听过或吃过“鱼饭”的,可能误会“鱼饭”就是“鱼与饭”结合在一起的餐食,这其实是一种误会。那么,真实的“鱼饭”到底是什么?在潮汕地区旅行的时候,珊珊三丫头像以往的旅行一样,走进当地“最鲜活”的地方:菜市场,在这里认识了潮汕的“鱼饭”。
鱼饭其实是鱼,用新鲜海水或盐水煮而成。潮汕把这种鱼称为鱼饭,是有“以鱼当饭”的意思,像做饭一样做鱼,像吃饭一样吃鱼,把“鱼”上升到了与“米饭”同等重要的地位,表达了潮汕地区的“海“文化。那么,鱼饭是什么样子的呢?当珊珊三丫头在潮汕当地的菜市场转悠的时候,几乎能在每个菜市场看到卖“鱼饭“的档口。只见这些档口前,摆着一个个的小竹篮,小竹篮的底部铺了一层薄薄的粗盐,盐的上面就摆放着鱼,不同篮子是不同的鱼,有巴浪鱼、乌头鱼、那哥鱼、红鱼、三黎鱼、姑鱼、鹦哥鱼、秋刀鱼,有些档口还有虾、鱿鱼……品种非常丰富。再细看篮子里的鱼,摆放都是鱼尾放中间,鱼头在边沿,依次排开,看着感觉非常好看,让珊珊三丫头看着就想品尝。
潮州地区处在“省尾国角”的位置,十分偏僻,地少人多,历史上产出的稻谷就不足,从前大米在潮汕地区是十分珍贵的。但大多数的潮汕人是向海而生,当地盛产海鲜,靠海吃海,所以吃海鲜倒成了平常事,当大量的鱼捕捞上岸后,不容易卖到比较远的地方,潮汕渔民就想办法避免这些鱼怎么样保鲜,于是就想到了制作“鱼饭“。
最初,渔民们在捕捞后将鱼分类放好,用海水直接把鱼煮熟了,调料也不用放了,直接就可以当饭吃,这种方法简单粗暴,最大程度地保存了鱼的鲜味,既能充饥、也利于存放,鱼饭便产生了。多余的鱼饭,还可以运到外地贩卖,赚取收入。可见,鱼饭与米饭的位置同样重要,这也是环境的原因造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鱼饭渐渐成为潮汕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潮汕地区传统的鱼饭都是新鲜又便宜的鱼,因为这些鱼的捕捞量特别大,卖也不容易,只能做成鱼饭卖到更远的地方。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也有一些餐厅会把星斑、苏眉等高级鱼类制成鱼饭,大大丰富了“鱼饭”的体验。
经过海水或盐水煮熟的鱼肉,把鱼的“鲜”发挥到淋漓尽致,形成一种独特的鲜甜。用不同的吃法,会吃出不同的滋味;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吃,才能吃出最好的鱼饭:
第一种、潮汕本地人为了尝这种“鲜”,会不加热,把鱼饭从中间掀开,直接就夹了中间的鱼肉当饭吃了,用他们的话:鱼饭,鲜字当头,吃得就是个原汁原味!
第二种、鱼饭更经典的吃法,是作为白粥的配菜吃。一份好的鱼饭,鳞鳍完整,鱼肉洁白紧实,口感清甜微咸,空口吃不咸,配白粥不淡。
第三种,许多外地人初尝鱼饭,会觉得无味,还会受不了那鱼饭的鱼腥味!这个时候,可以搭配酱油或普宁豆酱一起吃。潮汕人喜欢喝粥,一小碟鱼饭普宁豆酱,便是潮汕地区的经典早餐了,绝对地道的潮汕风味!
第四种,把鱼饭洗净后下油锅煎了再吃,这样的鱼饭表面有点儿焦,散发着一股特有的香味,这个时候,也使是再怕腥的人,也会感受到鱼饭的“鲜“。
在炎炎夏日里,煮锅白粥,再到市场提一筐“鱼饭”,然后,准备一壶小酒,一家人,一群朋友,相聚一起,人生的那种美,也不过如此了。
一智者曾说:世界上最好吃的是米饭,因为它不会吃厌。潮汕人挂在嘴上的鱼饭,是不是和扬州炒饭或西班牙海鲜饭一样,会是让人垂涎欲滴的“鱼米饭”的组合?答案是NO。鱼饭其实就是海鱼,在粮食金贵的旧时,渔民出海几日不归,就靠这些耐放的熟海鱼充饥,船上最主要的食物就是鱼饭,“以鱼当饭”实属无奈。
到了今天,在港澳地区、广州、深圳及珠三角一带,鱼饭也被称作“潮州打冷”,以品种丰富和风味独特吸引外地人。而在潮汕地区的菜市,经常看到不少摊档在售卖鱼饭,最常见的是把鱼叠成菊花状或者并排摆放,容器则多为竹篓子。鱼饭的种类也很多,一般有几十种,且根据时节而转换,常见的有巴浪、乌头、竹签、大眼鱼、马面鲀、马鲛、那哥鱼、鲷鱼等等,皆用盐水煮熟,煮到鱼眼睛爆出即收火。即使在夏天,鱼饭也能保存好几天。
在胃口不佳时,很多人用鱼饭醒胃,潮汕人则喜欢蘸着咸菜汁吃,配着粥喝相当爽口。外地人初到潮汕,他们见到菜谱上写着黄墙鱼饭,乌鱼饭、巴浪鱼饭……还以为是白米饭上放一两尾下饭的鱼,常常出现误会。当他们经过了解后才知道鱼饭是潮人对海鲜进行特殊烹制后,成为打冷鱼的一种特殊的称呼,是潮州菜中一道必不可少的菜式,它与日本海鲜刺身相似,均要冻吃。热的话肉质较软不够结实,也会失去鱼鲜的风味。
现在,广州一些大型肉菜市场也出现了售卖鱼饭的摊档,虽然品种才十几个,但已能使喜欢鱼饭的旅穗潮汕人过过口瘾,后来我发现广州人和外省人买它的也不少,说它便捷、实惠,最适合没多少时间弄晚餐的双职工——买回家就可以直接上餐桌,讲究一点的用微波炉对它消消毒,而且鱼饭最大的特点是一道很好的下饭菜。
朋友甲最讨厌做饭,但又不可能天天上馆子。于是在天气转暖的时候,她三天两头买鱼饭回家,滚一个汤,炒几条青菜,不用半小时就做好晚餐,老公还吃得胃口大开,本是湖南人的她把鱼饭和腊肉并举,当作快手菜和下饭菜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