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炙黄芪,通俗来说就是炒过的黄芪。炙黄芪,本品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片,直径0.8~3.5cm,厚0.1~0.4cm。外表皮浅棕黄或棕褐色,略有光泽,可见纵皱纹或纵沟。

味甘性微温。归肺、脾、肝、肾经。补齐固表,托疮生肌。主治体虚自汗,久泻,脱肛,脱垂,慢性肾炎,体虚浮肿,慢性溃疡,疮口久不愈合。
生用黄芪,有益气固表、利水消肿、脱毒、生肌的功效,适用于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等症。
蜜有补气、养血、益中功效,适用于内伤劳倦、脾虚泄泻、气虚、血虚、气衰等症。
现代医学证明,黄芪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形成、降低血压、保护心脏、双向调节血糖、抗自由基损伤、抗衰老、抗缺氧、抗肿瘤、增强机体免疫力作用,可用来治疗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症。黄芪还能扩张血管,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和状况,故对慢性溃疡久不愈合者有效。其还能消除肾炎患者的蛋白尿,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原减少。......
黄芪主要产于我国华北、东北和西北等地,现在以内蒙古、山西产的质量最好。
挑选黄芪,首先要看外皮,外皮发白,内心发黄为佳;再看切片断面,有没有洞,因为黄芪容易霉蛀,有黑洞的就不太好;然后可以凑近闻一闻,如果一股豆腥气扑鼻而来,就是好的;最后放到嘴里嚼一嚼,味道是有一点点微甜的。
用工具小心挖取全根,避免碰伤外皮和断根,去净泥土,趁鲜切去芦头,修去须根,晒至半干,堆放1-2d,使其回潮,再摊开晾晒,反复晾晒,直至全干,将根理顺直,扎成小捆,即可供药用。
1.脾胃虚弱、不振、食少便溏、肢倦无力等症,常与党参、白术、山药同用;
2.下陷、内脏下垂,如脱肛、子宫脱落、胃下垂等,常与党参、升麻、柴胡等同用,方如补中益气汤。......
1、甲苷取本品中粉约4g,精密称定,照黄芪[含量测定]项
下的方法测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黄芪甲苷(C41H68O14)不得少于0.030%。
2、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取本品粉末(过四号筛)约2g,精密称定,照黄芪[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测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C22H22O10)不得少于0.020%。
益气补中。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一般与党参等合并使用,
主要用于补气之用。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炙黄芪重在补气升阳,在黄芪的诸炮制品中应用最多,由于饮片的临床
需求量大,炮制研究也就尤受重视。如传统方法的改进、炮制温度、炮制时间、辅料用量、成品质量分析等研究报道较多。
【材料】 老鸭1只,熟地10克,当归6克,枸杞子10克,党参10克,炙黄芪10克,桂皮3克,老姜8片,芝麻油适量,冰糖适量,米酒适量,盐适量
【做法】鸭子洗净切块。准备好需要的中药配料。鸭子焯水备用。准备好姜片。锅里倒入芝麻油,入姜片翻炒出香味。倒入鸭肉,翻炒鸭肉成金黄色。放少许冰糖,倒入米酒,再倒入适量的开水。放入准备好的中药料。移至砂锅中炖煮2小时,至鸭肉软烂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