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门关在哪里呀剑门关在那

2023-08-17 22:12:53 浏览

四川省广元市。剑门关风景区地处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城南15公里处。剑门关因唐代大诗人李白《蜀道难》中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其集蜀道文化、三国文化、战争文化、红色文化于一体。剑门关风景区是GJ5A级旅游景区,GJ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GJ森林公园,GJ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全国100个红色经典旅游景区之一。

剑门关在哪里呀剑门关在那

剑门关在四川省剑阁县剑门关镇。剑门关风景区是AAAAA级旅游景区,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森林公园,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全国100个红色经典旅游景区之一。中国知名旅游目的地,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川省自然保护区,四川省地质公园。

剑门关是《中国地理》四川最美100个拍摄点之一,已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剑门关风景区地处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城南15公里处。

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城北30公里处。

剑门山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断褶带。在侏罗纪时期(距今约2-1.4亿年),四川周围隆起成山,盆地积水成湖,因受强烈风化侵蚀作用,山地为湖盆提供了丰富的沉积物。形成南北巴湖和蜀湖。

相传战国时期,秦惠王欲吞蜀,苦于无路进蜀,谎称赠五金牛、五美女给蜀王,蜀王信以为真,派身边五丁力士,劈山开道,入秦迎美女,运金牛,才开通了这条蜀道,称为“金牛道”,又称剑门蜀道。

三国时期,蜀丞相诸葛亮率军伐魏,路经大剑山,见群峰雄伟,山势险峻,便令军士凿山岩,架飞梁,搭栈道。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曾在此屯粮、驻军、练兵;又在大剑山断崖之间的峡谷隘口砌石为门,修筑关门,派兵把守。

公元263年,魏军镇西将军钟会率领10万精兵进取汉中,直逼剑门关欲夺取蜀国,蜀军大将姜维领3万兵马退守剑门关,抵挡钟会10万大军于剑门关外。

唐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山南西道节度使严砺夺剑门,入剑州,平定作乱的西川节度使刘辟。咸通末年(公元874年),南诏犯成都,唐军出剑门,而敌退却。乾宁四年(公元897年),西川节度使王建攻东川,陇右节度使李茂贞遣部将李继昭援救,留偏将守剑门关。

剑门关因唐代大诗人李白《蜀道难》中“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而闻名。它集蜀道文化、三国文化、战争文化、红色文化于一体。

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以汉德县(治今汉阳镇)有“大剑至小剑隘束之路三十里,连山绝险”,于此地“凿石架空为飞梁阁道,以通行旅”,又于大剑山峭壁中断两崖相峙处,倚崖砌石为门,置阁尉,设戍守,谓之剑阁,成为军事要隘。

自隋朝以后,陕甘入蜀改道由葭萌县越牛头山,经达摩戍(民间称大木树),直抵剑门关口,小剑至大剑关口的栈阁道渐废,“剑阁”之名亦由剑阁道的简称成为剑门关的别称。因此,自唐至清的许多史籍中使用的“剑阁”、“剑门”之名均指剑门关一地。民国二年(1913年)改剑州为剑阁县后,“剑阁”才专指县名。

在那

剑门关位于:四川省剑阁县剑门关镇。

剑门关位于四川省剑阁县城南15千米处,剑门山中断处,两旁断崖峭壁,直入云霄,峰峦倚天似剑;绝崖断离,两壁相对,其状似门,故称“剑门”。享有“剑门天下险”之誉。

剑门关隘口形成于白垩纪,是世界罕见的城墙式砾岩断崖丹霞景观,垂直高度近300米,底部最窄处仅50米的天然隘口,是自然天成的天下第一关隘。剑门关是剑门关风景区的标志性景点,1982年以此为核心景点设立剑门蜀道首批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剑门关位于大剑山中断处,为东峰营盘嘴,西峰金城山断崖之间的狭谷隘口。两崖石壁如刀砍斧劈,平地拔高150多米,长500多米,顶部宽100余米,底部宽50多米。“两崖对峙倚霄汉,昂首只见一线天”。大剑溪水绕崖穿石,向北流出隘口,直泻而下,地势异常险峻。

蜀汉诸葛亮在此修筑关楼成为军事要塞。剑门关楼历史上屡遭破坏,又多次修复。明代重建的剑门关楼,为飞檐三重,甚为雄壮。清朝修复后的关楼,仍为三层,底层以石条砌成拱形关门。有两扇铁皮乳钉大门。门正中,镶嵌“剑阁”二字。上筑堞垛,居高临下,供瞭望射击。

向北两边石墙,刻有楹联。古道穿过关门通向峡谷。二层关楼,高大宏敞,四周通廊。正中悬挂“天下雄关”木匾。顶楼阁檐正中,悬“雄关天堑”匾额。楼阁中空,四面窗棂。关门内置傍壁级道,可登顶阁。民国24年冬,修筑川陕公路时,将关楼拆毁,改成通道。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