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政策工具汇率政策工具有哪些

2024-09-05 11:28:23 浏览

国际收支调节政策主要有三种:需求调节政策(包括支出增减型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支出转换型即汇率政策和进出口政策等。)供给调节政策(包括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等)和资金融通政策(包括国际储备和国际信贷。)在这三种政策中,使用频率最大,变化最多,同时对国际收支调节效果最明显的政策就是需求调节政策(主要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

汇率政策工具汇率政策工具有哪些

       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再贷款与再贴现、利率政策、汇率政策、窗口指导、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中期借贷便利(MLF)等。

      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一般性工具和选择性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和再贴现;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贷款规模控制、特种存款、对金融企业窗口指导等。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多属于间接调控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多属于直接调控工具。

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有:再贴现、利率、公开市场操作、窗口指导。

1.短期性。中央银行提供的贷款以短期为主,再贴现票据一般在3~6个月左右,最长不超过1年。   

2.官方性。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规定的利率,不同于市场利率随供求变化而变化。

3.标准性或示范性。再贴现率在利率体系中是基础利率,其变动表示中央银行正在采取的措施和经济景气的变化,有一种告示效应。

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

1、存款准备金制度是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影响商业银行信贷规模,从而间接地对社会货币供应量进行控制的政策措施; 

2、再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直接调整或制定对合格票据的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从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政策措施; 

3、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上公开买卖各种有价证券以控制货币供给量及影响利率水平的行为。

(1)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以增加或减少银行准备金的一种政策手段。

(2)调整法定准备率:法定度准备率是由法律规定的商业银行准备金对存款的比例

(3)调整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存款机构的贷款利率。

2、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   

3、推行公开市场业务。   

4、改变存款准备金率。   

7、直接信用管制。   最核心的就是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通过上述手段吞吐货币,来实现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稳定。即达到物价相对稳定,经济增长、人们投资热情不减等目的。

国家对经济干预和调节的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道德规范等:

一是经济政策。国家通过经济政策进行干预和调节,具体所运用的手段,主要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和汇率政策等。

二是法律手段的干预和调节。国家通过制定法律来规范经济行为。

三是行政监管。国家运用行政监管的内容包括工商行政管理、物价管理、公共环境卫生管理、工会和行业协会的管理、商品质量的监控管理等。

四是道德规范。道德规范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等约束人们的经济行为。例如提倡买卖公平、诚信经营、不囤积居奇、不缺斤少两、不欺行霸市等。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