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县,隶属于四川省达州市,位于达州市西南部,与广安、南充、巴中山水相连,地理坐标为东经106°38′—107°15′,北纬30°38′—31°16′。地处川东平行岭谷区和川中紫色丘陵区的过渡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截至2018年末,渠县总面积2013平方千米,辖60个乡镇,总人口为134.38万。

渠县早在新石器时期便有了人类活动,殷商时期賨人在今土溪镇城坝村建立了国都城,周赧王元年(公元前314年)设置宕渠县,明洪武九年(1376年)定名渠县,还曾建置郡、州治地,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是川东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个市渠县境东西北三面环山,东北高、西南低平,海拔222-1196.2米,相对高差974.2米,平均海拔360米,绝大部分区域海拔在500米以下。渠县出露地层,从三叠系到第四系除白垩系、第三系因沉积间断缺失外,其余均有分布,以侏罗系红色陆相地层分布最广。全县国土中,丘陵占总面积的60%,低山占29.1%,河谷阶地占10.9%。
县境东部平均海拔在800米以上,东安与龙潭乡接界的万里坪海拔1196.2米为渠县第一高峰。西北部一带,为红层低山,海拔500-889米,柏水乡陈家寨主峰海拔889米为西北部最高点。余为连绵起伏的红色丘陵,海拔在300-500米不等。渠江、流江河沿岸属侵蚀堆积层,形成平坝河谷和多级阶地。为川东北丘陵大县。
渠县境内的渠江面宽水深,由北向南蜿蜒县境东部,流经16个镇、乡,再经广安、华蓥市至重庆市合川境内注入嘉陵江。县内流长99.8千米,其中渠化工程河段72千米,年平均流量635.87立方米/秒,平均年径流量232.81亿立方米,属于四级航道,100吨左右的船舶可四季通航。
渠县隶属于四川省达州市,位于达州市西南部,与广安、南充、巴中山水相连,截至2004年,渠县辖15个镇,45个乡,幅员面积2013平方公里。截至2010年,总人口为148万。早在新石器时期,这片土地便有了人类活动。渠县人民创造的巴渝舞、竹枝歌、彩亭、耍锣、花园歌、竹编等民族民间文化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宕渠、賨都渠县、汉阙之乡、黄花之乡
渠江镇、天星镇、有庆镇、土溪镇、三汇镇、临巴镇
四川省达州市西南部
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渠县已探明矿产资源22种。钠盐分布750平方公里,储量1050亿吨,为四川最大的岩盐矿体;钾矿(杂卤石)分布0.33平方公里,储量925.7万吨;石膏储量116亿吨;石灰石储量12亿吨;探明的锶盐矿(天青石),可供工业开采。[8]
渠县拥有生物资源90余种。
渠县,隶属于四川省达州市。
渠县位于四川省东部、达州市西南部,地处渠江流域核心区,与广安、南充、巴中山水相连,总面积2018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渠县下辖37个乡镇(街道)。
渠县早在新石器时期便有了人类活动,殷商时期賨人在今土溪镇城坝村建立了国都城,周赧王元年(前314年)设置宕渠县,明洪武九年(1376年)定名渠县,还曾建置郡、州治地,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是川东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渠县享有“汉阙之乡、黄花之乡、竹编艺术之乡、诗歌之乡、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诗词之乡”等6张全国名片,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生猪调出大县、牛羊基地大县,全省首批扩权强县试点县、工业强县示范县,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三度荣膺中国西部百强县,2019年荣获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第一名。
渠县属于四川省达州市。
渠县,隶属于四川省达州市,位于四川省东部、达州市西南部,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0°38′—31°16′、东经106°36′—107°15′之间,总面积2018平方千米。地处渠江流域核心区,与广安、南充、巴中山水相连。
渠县境内的渠江面宽水深,由北向南蜿蜒县境东部,流经16个镇、乡,再经广安、华蓥市至重庆市合川境内注入嘉陵江。
县内流长99.8千米,其中渠化工程河段72千米,年平均流量635.87立方米/秒,平均年径流量232.81亿立方米,属于四级航道,100吨左右的船舶可四季通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