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在浙江杭州,流域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古称浙,全名“浙江”,又名“折江”、“罗刹江”,一般浙江富阳段称为富春江,浙江下游杭州段称为钱塘江。钱塘江最早见名于《山海经》,因流经古钱塘县而得名。钱塘江自源头起,流经今安徽省南部和浙江省,流域面积55058平方公里,经杭州湾注入东海。

钱塘江流域是中国重要的文明发祥地之一,是吴越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其流域名人荟萃,如文学家王国维,历史人物孙权,科学家王充等,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钱塘江潮更是被誉为“天下第一潮”,是世界一大自然奇观,它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
钱塘江干支流开发历史悠久,沿河两岸许多名山、秀水、奇洞、古迹。辽阔的钱江流域被称为“黄金旅游带”。
省份“三江两岸”的三江指的是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杭州“三江两岸”的主干流总长约231公里,沿线上游起于淳安千岛湖,下游止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大江东新城。分布着孙权故里、桐君山、严东关、七里泷、东南湖等景区景点,龙门古镇、黄公望隐居地、芹川古村落、芦茨、桃花源等历史遗存和小镇。
《汉书·地理志》最早提出了钱塘江的起源。这本书简要提出浙江“水出丹阳、黟县、南满”。后汉地理志提出“浙江出歙县”。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肯定了汉代的说法。20世纪30年代,地理学家认为钱塘江起源于浙江、安徽、江西三省交界的马进习开化县。20世纪50年代,电力工业部上海水电设计院和浙江省水利厅勘测设计院联合组织的钱塘江调查队,对流域内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进行了调查,确定钱塘江发源于浙、皖、赣三省交界处的莲花尖。
钱塘江流经安徽省南部和浙江省,面积55058平方公里,经宁波杭州湾引入南海。钱塘江流域是中国文明行为的关键摇篮之一,也是吴越文化的重要摇篮之一。流域名人如文学家王国维、历史名人曹操、生物学家王充等,文化艺术积淀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