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由蛋壳、蛋白和蛋黄三部分组成,蛋壳蛋的保护层,由碳酸钙和有机物构成,具有一定的透气性,蛋白蛋的胶状物质,富含蛋白质和水分,蛋黄则蛋的精华,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煮鸡蛋的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冷水入锅:将鸡蛋放入冷水中,让鸡蛋逐渐适应水温。
(2)水开煮蛋:待水开后,将鸡蛋放入锅中,继续煮制。
(3)关火焖蛋:水开后煮3-钟,关火,让鸡蛋在锅中焖10分钟左右。
(4)捞出冷却:将煮好的鸡蛋捞出,放入冷水中浸泡,使其快速冷却。
鸡蛋的保质期一般为45天左右,随着时间的推移,鸡蛋内部的气体会逐渐增多,如果鸡蛋存放时间过长,蛋内气体增多,煮蛋时容易爆开。
煮蛋时间过长会导致蛋白和蛋黄收缩,形成较大的空隙,使得鸡蛋在煮制过程中容易爆开。
煮蛋时水温过高,会导致蛋壳内部的压力增大,从而使鸡蛋爆开。
蛋壳质量较差的鸡蛋,其透气性较差,容易导致内部气体积聚,煮蛋时容易爆开。
水质较硬的地区,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这些离子会与蛋壳中的碳酸钙发生反应,形成难溶的碳酸钙沉淀,导致蛋壳变脆,煮蛋时容易爆开。
1、选择新鲜鸡蛋:购买鸡蛋时,尽量选择新鲜鸡蛋,避免存放时间过长。
2、控制煮蛋时间:根据鸡蛋的和煮蛋方法,合理控制煮蛋时间,避免煮蛋时间过长。
3、控制煮蛋水温:煮蛋时,水温不宜过高,以免鸡蛋内部压力增大。
4、注意蛋壳质量:购买鸡蛋时,挑选蛋壳质量较好的鸡蛋。
5、使用软水煮蛋:在水质较硬的地区,可以使用软水煮蛋,减少钙、镁离子对蛋壳的影响。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站外链接,请谨慎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