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角刺的功效与作用及营养价值_禁忌_选购和做法

2023-03-09 17:32:21 浏览

简介皂角刺,中药名。为豆科植物皂荚GleditsiasinensisLam.的干燥棘刺。分布于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消肿托毒,排脓,杀虫之功效。常用于痈疽初起或脓成不溃;外治疥癣麻风。

刺的功效与作用及营养价值禁忌选购和做

消肿托毒,排脓,杀虫。

用于痈疽初起或脓成不溃;外治疥癣麻风。

皂角刺的相关配伍1、乳痈:皂角刺(半烧带生)半两、真蚌粉三钱。上药研细。每服一钱,酒调下。

2、产后乳汁不泄,结毒:皂角刺、蔓荆子各烧存性,等份为末,温酒服二钱。

3、疮肿无头:皂角刺、烧灰阴干为末。每服三钱,酒调,嚼葵花子三五个,煎药送下。

4、胎衣不下:皂角刺烧为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

5、小儿重舌:皂角刺烧灰,入冰片少许,漱口,掺入舌下,涎出自效。

皂角刺的用法用量3~10g。外用适量,醋蒸取汁涂患处。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