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山有什么山虞山有多长

2023-08-16 15:06:43 浏览

虞山在虞山公园内,叠彩区北极路东,漓江西岸,是桂林城北一座孤峰,海妃殉之。根据这个动人的古老传说,唐时在山下建虞帝庙,庙东宋人建南薰亭,把山叫做虞山或舜山。虞山西麓有南北对穿的南薰洞,又名韶音洞。曾是古老的地下河道。山崖上有唐韩云卿文,韩秀实书、李冰阳篆额的《舜庙碑》和宋朱熹作的《虞帝庙碑》等石刻。洞内有张式的《韶音洞记》,方信儒的《古相思曲》等。

虞山有什么山虞山有多长

韶音洞韶音洞在虞山西麓,为一南北对穿的古地下河道,高2~3米,宽5.5米,深105米,面积约720平方米。北洞前淙淙流水、阵阵松涛,交汇成韵,有如舜帝所制“韶乐”,因有韶音洞之名。张式《韶音洞记》云:“洞之深凡十有三丈,广二丈有奇。牖之外少西,有地隆然而高为台,可钓。明年秋,又于洞之左得小丘,平广爽垲,江出于旁,凡桂之山,瑰奇杰出者悉献其状。”明周进隆题“韶音洞”洞名,清俞徵题“薰弦”二字,都表达了洞的特色。

南薰亭南薰亭在虞山南山腰。始建于宋淳熙二年(1175),为张式创建,历代均有修葺。亭东可望漓江,南有松林,亭北山水交织,一派灵秀景象。抗战期间毁于战火,仅存遗址。昔日是谒舜庙从容游息、宴集之地。清人查淳《南薰亭诗》,“留题字满苔痕绿,古庙烟浮松影寒。此日登临无限恨,追思往事一凭栏”,诗人对今昔抒发无限感慨。如今,新建虞山大桥飞架漓江东西岸,车队如龙,古庙苍松将长青万古。

市区虞山(又名舜山)南麓。虞山为桂林开发较早的名山之一,在唐代已经非常有名,宋代多有修葺,后因历年战乱而废,近年仿古重建,可见遗风。相传虞帝南巡曾到此山,故名虞山。并立庙纪念。庙建于何时无考。

唐建中元年(773),朝议郎守尚书礼部郎中上柱国韩云卿,朝议郎守梁州都督府长史武阳县开国男翰林待诏韩秀实,京兆尹人李阳冰,曾合璧《舜庙碑并序》于虞山,此为记述舜庙最早的一方石刻,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宣教郎主管台州崇道观朱熹作,《舜帝庙碑》云:“虞帝祠在城东北五里,而近虞山之下,皇泽之湾,盖莫详其始所自立,而有唐石刻辞在焉。南宋淳熙二年(1175)春2月,今直秘阁张侯式始行府事,奉奠进谒,仰视栋宇倾垫弗支,图像错陈造已淫厉。”于是“命撤而新之”。这是有记载的第一次修葺。此后,修葺之事历代均有。今殿堂,僧舍已废,遗址尚存。

老牛伏地成虞山相传常熟地方原无山丘。一日,仙人牵一老牛,自东南而来,刚入常熟境,老牛即伏地不走。仙人问当地百姓:“此为何处?”答曰:“万段圩”〈今任阳乡〉。仙人听毕,对牛摇首叹道:“万段圩太小,不够你吃,起来再走。”仙人牵牛再走一程,老牛又伏地不行。仙人问当地百姓:“此乃何处?”答曰:“九万圩”〈今城内〉。仙人听毕,仍对牛摇首叹道:“九万圩也不够你吃,还得朝前走。"可是老牛硬是不肯起步。仙人只得举鞭催赶。一鞭敲断牛尾,老牛依然伏地不动,仙人无奈,腾空弃牛而去。从此,伏地老牛化成江南名山一一虞山。现在远眺虞山,形状宛如一头卧牛,头朝东南,尾向西北,半山处的辛峰亭犹若牛角翘首。据说城内方塔即是仙人系牛之木桩,山下之湖(尚湖)乃仙人喂牛之料桶所变。连偌大常熟城亦是仙人之牵牛绳围成。老牛为何伏地不走?只因常熟土地肥沃,水草丰茂之故。

虞山国家森林公园分辛峰、维摩、兴福、剑门、宝岩五个游览区。虞山宝岩生态观光园占地1500多亩,是国家持续高效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常熟示范区的一个项目,也是虞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一个重要景区,它地处北亚热带的北缘,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背山面湖,坡面朝南,具有极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宝岩生态观光园人文景观丰富,原有名刹宝岩寺,据记载为梁天监年间(公元502年)初建,至今已有1490年历史,文革时被毁。园内还有曾朴墓、翁同和墓、钱谦益与柳如是墓和元代大画家黄公望墓等一批名人古墓。宝岩生态观光园也是常熟民间“看杨梅”的地方,“看杨梅”风俗相传已有900年的历史,元《琴川志》及清康熙《常熟县志》中均有记载。2002年6月15日,成功地举办了第四届宝岩杨梅节,使“到宝岩,看杨梅”的民间习俗重放异彩。1983年,建设“维摩旭日”景点,利用维摩寺遗迹兴建维摩山庄。

多长

1989年,张兆明先生与周畹玉女士出资于山庄园中栽植桂树百株。1982年,江苏省太湖风景名胜区建设委员会,将虞山风景名胜区列为太湖风景名胜区十个景区之一。

2011年,虞山尚湖旅游区获批国家5A景区。

2013年,被评为5A级旅游景区。

2013年,被国家林业局评为中国最美森林旅游景区。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