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铁路新增十条高铁线路,其中包括5条高铁线路:北京至哈尔滨高铁(京哈高铁)承德至沈阳段、新民至通辽高铁(新通高铁)、哈尔滨至牡丹江高铁(哈牡高铁)、济南至青岛高铁(济青高铁)、杭昌高铁杭州至黄山段。其他新增线路:青岛至盐城铁路、南平至龙岩铁路、怀化至衡阳铁路、铜仁至玉屏铁路、成都至雅安铁路。

全国共有118座城市开通了高铁。
1、广东省已经开通高铁的城市16座,分别是: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佛山、中山、惠州、汕头、江门、肇庆、汕尾、清远、韶关、揭阳、潮州、云浮;还没开通高铁的城市有5座,分别是:湛江、茂名、阳江、河源、梅州。
2、河南省已经开通高铁的城市有13座,分别是:郑州、开封、洛阳、安阳、鹤壁、新乡、焦作、许昌、漯河、三门峡、商丘、驻马店、信阳;目前还有开通高铁的5座城市是:濮阳、济源、南阳、周口、平顶山。
3、广西有14个地级市,目前已经通高铁的城市有12个,分别是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梧州市、北海市、防城港市、钦州市、贵港市、玉林市、百色市、贺州市、来宾市;还没有通高铁的城市有2座,分别是:河池、崇左。高铁里程位居全国前列,并成为首个开通高铁的少数民族自治区。
4、安徽省内的16座地级市,其中已经有12座地级市通了高铁,分别是:合肥、滁州、蚌埠、六安、宿州、淮南、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黄山;还有4座没开通高铁的城市分别是:亳州、阜阳、淮北、宣城。
5、湖北省12座地级市,目前已经开通高铁的城市达到了11座,分别是:武汉市、十堰市、襄樊市、随州市、孝感市、宜昌市、黄冈市、鄂州市、荆州市、黄石市、咸宁市;至今唯一没有开通高铁的城市只有1座,那就是荆门市。
6、浙江省11座地级市中已经开通高铁的城市有10座,分别是:杭州、宁波、温州、嘉兴、湖州、绍兴、台州、衢州、金华、丽水;浙江地级市中仅舟山没有开通高铁,其中原因主要是舟山市是群岛,但是,目前舟山已经在规划建设铁路,甬舟铁路,相信不远将来舟山必将开通高铁。
7、湖南省13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其中已经开通高铁的城市有10座,分别是:长沙、湘潭、株洲、郴州、衡阳、邵阳、永州、娄底、怀化、岳阳;还没有开通高铁的城市有4座,分别是:益阳、常德、张家界、湘西自治州。
8、山东省17座地级市,目前已经开通高铁的城市有10座,分别是:济南、青岛、烟台、潍坊、淄博、泰安、枣庄、德州、威海、济宁;还没有开通高铁的有7座城市,分别为:聊城、菏泽、临沂、日照、东营、滨州、莱芜。
9、福建省有9个地级市,目前已经全部通上高铁,分别是:福州、厦门、漳州、泉州、莆田、三明、南平、龙岩和宁德。
10、河北省11座地级市,目前已经开通高铁的城市有8座,分别是:石家庄、保定、唐山、廊坊、沧州、邢台、邯郸、秦皇岛;目前还有开通高铁的3座城市是:张家口、承德、衡水。
11、江苏省13座地级市,目前已开通高铁的有8座城市,分别是: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徐州、南通、盐城;5座还没有开通高铁的城市:淮安、连云港、泰州、宿迁、扬州。
12、江西省有11个地级市,目前已经通高铁的城市有7座,分别是:南昌、上饶、抚州、宜春、萍乡、新余、鹰潭;还没有通高铁的城市有4座,分别是:九江、吉安、赣州、景德镇。
1、载客量高。无论是高速公路或机场都会发生挤塞。高速铁路的优点是载客量非常高。
2、耗时少。除最高运行速度外,旅客更关心的是旅行时间。
3、安全性好。高速铁路由于在全封闭环境中自动化运行,又有一系列完善的安全保障系统,所以其安全程度是任何交通工具无法比拟的。高速铁路问世35年以来,日、德、法三国共运送了50亿人次旅客。
4、正点率高。高速铁路全部采用自动化控制,可以全天候运营,除非发生地震。
5、舒适方便。座席宽敞舒适,走行性能好,运行非常平稳。减震、隔音,车内很安静。乘坐高速列车旅行几乎无不便之感,无异于愉快的享受。
6、能耗较低。如果以“人/公里”单位能耗来进行比较的话。高速铁路为1,则小轿车为5,大客车为2,飞机为7。高速列车利用电力牵引,不消耗宝贵的石油等液体燃料,可利用多种形式的能源。
温福铁路是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四纵四横”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中东南沿海客运专线(杭福深客运专线、杭深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温福铁路自浙江省温州市的温州南站,经浙江省的瑞安、平阳、苍南,福建省的福鼎、霞浦、福安、宁德、罗源、连江至福州市的福州南站,全长298.4千米,其中福建段229.1公里,浙江段69公里。温福铁路由铁道部和福建省、浙江省合资建设,于2005年动工,2009年3月8日福建段铺轨贯通,5月15日移交南昌铁路局进行联调联试,6月30日开通货车试运营,比原计划提前8个月。2009年9月28日温福铁路开通动车组运营。
温福铁路为国家Ⅰ级双线电气化铁路,设计旅客列车速度目标值250km/h(初期运营速度250km/h,2011年8月后200km/h);货运列车速度120km/h。全线正线轨道铺设500米长跨区间无缝钢轨,设计正线线间距4.6米,最小曲线半径4500米,最大坡度6‰。采用电力牵引,25kV、50Hz接触网供电,闭塞方式为自动闭塞。客车采用动车组,货车采用六轴电力机车,到发线有效长度850米,牵引重量3500吨,建筑限界满足双层集装箱列车开行要求。设计最大区段货流密度为1270万吨,客车35对;远期(2028年)1114万吨,客车45对。线路总投资174.8亿元。
铁路经过区域地形复杂,全线桥隧比达78%。其中浙江段有飞云江大桥、鳌江大桥、平阳大桥等特大桥7座;福建段隧道共53座全长140.5公里,其中分水关隧道9735米,秦屿隧道7127米,硖门隧道9106米,青岙隧道6852米,飞鸾隧道6718米,八仙仑隧道6713米,最长隧道为全长13099米的霞浦隧道。特大桥21座全长34.85公里,大桥23座全长6.23公里,深水复杂桥包括白马河特大桥、田螺大桥、宁德特大桥、湾坞高架桥等,全线第一长桥为宁德特大桥,全长8169.28米。
温福铁路是福建第一条时速200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结束了浙闽两省没有铁路直通的历史。温福铁路与杭甬高铁、甬台温铁路、福厦铁路、厦深铁路共同组成东南沿海客运专线,形成长三角通往珠三角的快速通道,福建省5个经济中心城市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融入沿海交通网络。福州到上海铁路用时缩短近9小时,不仅拉近了海西和长三角的距离,也为福建开辟了新的快速出省通道。
全线共设车站12个,自北到南依次为温州南站、瑞安站、鳌江站、苍南站、福鼎站、太姥山站、霞浦站、福安站、宁德站、罗源站、连江站、福州南站。站点站场规模里程(km)连接铁路温州南站4台10线0新金温铁路、甬台温铁路瑞安站2台5线23 鳌江站2台5线40 苍南站2台6线57 福鼎站2台5线94 太姥山站2台4线113 霞浦站2台5线147 福安站2台5线179 宁德站2台6线206 罗源站2台5线230 连江站2台5线262福连线(福州-连江,往福州站方向)福州南站7台14线298福厦铁路、樟福线(樟林-福州南,接福连线往福州站方向)福厦铁路作为《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是“四纵四横”快速客运通道中东南沿海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福建省继温福铁路后建成通车的第二条高速铁路。福厦铁路北起福州,经福清、莆田、泉州、晋江到达厦门。全长274.9公里,其中路基长度166.3公里,占路线长度63.1%;桥梁183座长72029.34米,占路线总长24.09%;隧道36座长27791米,占路线总长12.81%。总投资152.59亿元。2005年9月30日动工建设,2009年7月20日全线贯通,2010年4月26日正式通车运营。
福厦铁路属国家Ⅰ级双线电气化铁路干线,设计旅客列车运行速度250km/h(2011年8月后运营速度200km/h);设计普通货物列车运行速度120km/h。正线线间距4.6米,最小曲线半径4500米,限制坡度6‰,到发线有效长度850米,牵引重量3500吨,建筑限界满足双层集装箱列车条件。全线正线轨道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除黄晶岭隧道内铺设10.1千米无砟轨道外,其余均为有砟轨道。工程首次采用了CFG桩、预应力管桩等桩网结构复合地基处理软土路基,莆田站道岔采用350km/h客运专线60kg/m钢轨42号单开道岔。全线采用了新型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THDS-A),信号工程采用CTCS-2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技术;全线安装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准的防灾安全监控系统,设置了63个监测点监控风雨、异物。
福厦铁路作为福建第一条城际快速客货运通道,有效改善了沿线地区交通和投资环境,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港口优势和开放优势,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温福、福厦、龙厦等快速铁路建成后,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将直接融入沿海交通网络,福州至厦门铁路用时由原先绕行鹰厦线的近15小时缩短到2小时以内,省内各大城市及省际之间的交通联系更为快捷,彻底化解困扰福建铁路多年的技术与速度瓶颈,推动福建至“十二五”期间形成较为完善的“二纵五横”快速铁路网络。对缓解东南沿海地区铁路“瓶颈”、完善路网结构、提高综合运输能力,对于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发展、推动祖国统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福厦铁路起于福州南站,终到厦门站。全线共设车站14个,从北到南依次为福州南站、福清站、渔溪站(预留)、涵江站、莆田站、仙游站、惠安站、泉州站、晋江站、翔安站(预留)、厦门北站、杏林站、厦门高崎站、厦门站。站名站场规模里程(km)连接铁路备注福州站7台14线-19昌福铁路、峰福铁路、福马铁路、合福高速铁路 福州南站7台14线0温福铁路、樟福线 福清站2台5线36渔溪站// 预留涵江站2台4线66莆田站3台10线86永莆铁路、东吴支线(往莆田东站) 仙游站2台5线110惠安站2台4线139泉州站4台11线155漳泉肖铁路(往泉州东站) 晋江站3台5线180翔安站// 预留厦门北站6台12线226龙厦铁路、厦深铁路、杏厦线(厦门北-杏林,往厦门站) 杏林站1台9线237鹰厦铁路货运站厦门高崎站3台6线248 不办客厦门站5台9线257龙厦铁路全长约171千米,由龙岩站向南经南靖县东南越九龙江,经漳州市与鹰厦铁路交于龙海站,再由龙海站建复线到达角美站进入厦门。龙厦铁路定位为城际客运兼货运铁路功能,按一次复线电气化铁路设计建设,与福厦铁路和厦深铁路相匹配,总投资约62亿元。2006年12月25日正式动工,2011年11月3日双线铺轨贯通,2012年6月29日11时全线通车。
龙厦铁路是国家Ⅰ级铁路,正线数目为双线,客货两用。设计速度200km/h,预留250km/h提速条件。限制坡度13‰;最小曲线半径一般地段3500米,困难地段2800米。牵引动力为电力,25kV、50Hz接触网供电。设计运量初期(2020年)为客车20对,货运上行950万吨、下行1540万吨;远期(2030年)客车30对,货运上行1380万吨、下行2180万吨。线路经过地区为低山丘陵及滨海平原区,地质条件复杂,工程量浩大,桥隧占线路总长的68.1%。全线新建桥梁60座,总长24936.485延长米;新建隧道25座,总长50741延长米,最长隧道为象山隧道,全长15917米。新建和溪、龙山镇、南靖和草坂等4个客货运车站。
龙厦铁路通车后,厦门-龙岩间动车全程仅需50分钟左右,福州至龙岩动车用时在三小时左右,相比开通前龙岩至厦门列车需5个多小时、至福州需11个小时大为缩短。龙厦铁路的修建有利于完善路网布局,通过龙厦、赣龙铁路,厦门可联通京九线,从而拓展厦门等东南沿海港口的经济腹地,进一步辐射西北、西南、中原地区,从根本上解除制约厦门港口群发展的运输瓶颈。龙厦铁路与赣龙铁路、赣韶铁路相连,形成昆明-厦门铁路通道,中远期形成泛亚铁路南线国内段,对促进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具有长远战略意义。无论从完善路网规划,缓解浙赣、鹰厦线运输压力,提高京九铁路的运输效益,还是从对台“三通”、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来说都具有深远意义。
龙厦铁路起于龙岩站,于漳州站接入厦深铁路。全线设龙岩站、马坑站、龙山镇站、南靖站、草坂站、漳州站、龙海站、角美站、前场站、厦门北站。站点站场规模里程连接铁路备注龙岩站4台7线0赣龙铁路、赣龙铁路复线、漳龙铁路、南三龙铁路(在建) 马坑站//货运站龙山镇站2台4线65南靖站2台5线80 草坂站//货运站漳州站3台14线114厦深铁路 角美站(新)2台6线132鹰厦铁路 前场站2台6线144货运站厦门北站6台12线156福厦铁路 向莆铁路是连接江西省南昌市和福建省莆田市、福州市的铁路,因原计划从南昌市南昌县向塘镇的向塘西站到莆田市而得名,后因优化调整实行客货分线:客运改从昌九城际铁路乐化东站接轨到南昌西站,向东南绕过向塘站直达抚州,经南城、南丰及福建建宁、泰宁、将乐、沙县、尤溪、永泰,在永泰分岔后一条线路通往福州站,另一条通往莆田站;货运起点为向塘西站,终点新建莆田东站,莆田东站为湄洲湾港货运编组站。铁路总公司正式命名中,南昌西至福州段称昌福铁路,永泰至莆田段称永莆铁路,乐化东至南昌西区间归入昌九城际铁路。向莆铁路于2007年11月23日开工建设,2012年11月29日全线贯通,2013年8月9日联调联试,2013年9月26日客运正式开通运营,2014年3月1日货运开通运营。
向莆铁路正线全长635.9公里,其中福建段384.265公里。全线按国家Ⅰ级双线电气化铁路干线标准建设,旅客列车设计速度为200km/h,预留提速至250km/h条件,货车设计速度120km/h。设计正线线间距4.6m(三江镇-莆田/福州);最小曲线半径一般地段3500米,困难地段2800米;限制坡度乐化东至三江镇段12‰,三江镇至莆田/福州段9‰。闭塞类型为自动闭塞。动力方式为电力,采用25kV、50Hz接触网供电。客机采用和谐号动车组,货机采用和谐型电力机车。设计牵引质量4000吨。设计运输能力为每日客车100对,货运每年2000万吨。
全线路基长139.976公里,占23.19%;桥梁长172.008公里,占28.50%;隧道长291.625公里,占48.31%,无碴轨道长207.264公里,占34.34%。全线共有隧道115座,其中3~6km隧道5座,6~10km隧道7座,10~15km隧道5座,15km以上隧道4座,15km以上隧道采用单线双洞设计。全线最长隧道为戴云山隧道,全长27.558公里,另有青云山隧道(22161米)、高盖山隧道(21104米)、雪峰山隧道(17772米)等。特大桥66座,其中横跨莆田木兰溪的莆田特大桥全长16993.58米,大桥96座,中桥41座,小桥23座,涵洞823座。
向莆铁路是一条客货共线的快速铁路,也是福建省连接内陆腹地的第一条快速铁路。向莆铁路穿越武夷山、金铙山、大金湖、玉华洞、青云山等七大名胜景区,西接浙赣、京九铁路与杭长客运专线,中连鹰厦、峰福铁路,东接沿海铁路通道,构成中西部至东南沿海港口运输大通道的骨干铁路线,形成“武汉/南昌-福州/湄洲湾”的国家综合运输大通道,对进一步推进山海协作、构建对外连接的战略通道、拓展湄洲湾港口腹地、实现港口资源共享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向莆铁路通车后,厦门至南昌铁路行程从16小时缩短至4.2个小时,福州至南昌由11个小时缩至3.5小时。
向莆铁路全线共设20个车站,依次为乐化东站、南昌西站、三江镇站、大岗站、抚州北站、抚州站、腾桥站(预留)、南城站、南丰站、黎川站(预留)、建宁县北站、泰宁站、将乐站、夏茂站、三明北站、尤溪站、中仙站、长庆站、永泰站、涵江北站、莆田站、杜坞站、福州站;货运由向塘西站直达湄洲湾港前编组站莆田东站。其中永泰站引入外福铁路杜坞站连接福州站,三明北站引入鹰厦线来舟(外洋)站联络线连接南平站。站名站场规模里程(km)连接铁路备注乐化东站4线-31昌九城际铁路、京九铁路、南昌西环铁路货运站南昌西站12台26线0昌九城际铁路、杭长客运专线 三江镇站 46 京九铁路、向乐铁路不办理客运大岗站 63向乐铁路不办理客运抚州北站1台6线86向乐铁路货运站抚州站3台7线97腾桥站 119 预留南城站2台6线146南丰站2台6线177 黎川(西城)站 —— 预留客运站建宁县北站2台6线226 泰宁站2台6线257将乐站3台5线300夏茂站 —— 不办理客运三明北站5台16线353鹰厦铁路、南三龙铁路(在建) 尤溪站 2台6线 396中仙站5线—— 货运站长庆站—— 不办理客运永泰站2台6线489涵江北站 6线—— 预留客运站莆田站3台10线544福厦铁路 杜坞站——峰福铁路货运站福州站7台14线546峰福铁路、合福高速铁路 厦深铁路是东南沿海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起厦门,经漳州、潮州、揭阳、汕头、汕尾、惠州引入深圳,全长502.4公里,其中广东段357公里,福建段145公里,总投资417亿元人民币。厦深铁路于2007年11月23日开工建设,2013年5月20日全线铺轨贯通,2013年9月开始联调联试,2013年12月28日全线正式运营。厦深铁路通车标志着东南沿海客运专线的全线贯通。
厦深铁路属国家Ⅰ级双线电气化铁路干线。设计旅客列车运行速度250km/h,设计普通货物列车运行速度120km/h。全线正线轨道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设计正线线间距4.6米,最小曲线半径4500米,限制坡度6‰,到发线有效长度850米,牵引重量3500吨,建筑限界满足双层集装箱列车开行条件。客机采用和谐号动车组,货机采用六轴电力机车(暂定HXD系列机车)。全线路基长度167.4公里,占线路总长33.3%;桥梁145座,总长202公里,占线路总长40.2%;隧道共74座,总长133公里,占线路总长26.5%,全线桥隧比为66.7%。经济指标为8298万元/正线公里,建设工期4年。预测到2020年客车对数60对/日,远期(2030年)80对/日;最大货流密度(2020年)600万吨/年,远期(2030年)800万吨/年。规划运输能力客车120对/日,货运1200万吨/年。
厦深铁路东与鹰厦铁路、福厦铁路、向莆铁路、龙厦铁路相连;西接广深铁路、广深港客运专线,并通过广州枢纽与京广铁路通道同京九、广茂等铁路干线连通,将成为长三角、珠三角、闽粤、港澳、西南等地区间客货交流的重要纽带。长三角、海峡西岸和珠三角是我国金融、贸易、制造业和交通中心,沿海铁路通道将大大改善沿海地区的交通运输条件,完善区域综合运输体系,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被喻为“特区之虹”的厦深铁路,联接厦门、汕头、深圳三个经济特区,把珠江三角洲与海峡西岸经济区连接起来,形成东南沿海3小时经济圈,将对区域经济的整合和优化产生深远影响。
厦深铁路全线共设置车站20个,其中客运站18个。从北到南依次为厦门北站、前场站、角美站、漳州站、洋奎站(预留)、漳浦站、云霄站、诏安站、饶平站、潮汕站、潮阳站、普宁站、葵潭站、陆丰站、汕尾站、鲘门站、惠东站、惠州南站、深圳坪山站、深圳北站。
厦深铁路站点一览表站名站场规模里程(km)连接铁路备注厦门北站6台12线0福厦铁路、龙厦铁路 前场站2台6线12鹰厦铁路货运站角美站(新)2台4线24鹰厦铁路 漳州(南)站3台14线42龙厦铁路 洋奎站// 预留漳浦站2台5线87云霄站2台5线118诏安站2台5线150饶平站2台4线168潮汕站4台8线209厦深铁路汕头联络线(在建)、梅汕高铁 潮阳站2台7线234普宁站2台6线262葵潭站2台4线293陆丰站2台5线323汕尾站2台7线358广汕铁路(在建)、龙汕铁路(在建)鲘门站2台4线391惠东站2台5线426惠州南站3台7线458深圳坪山站4台8线478广深铁路联络线往广深铁路平湖南站深圳北站11台20线514广深港高速铁路、深茂铁路(在建) 合福高速铁路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重点项目,是京福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沟通华中华南地区的重要客运通道。合福客运专线北接合肥枢纽,经合蚌客运专线衔接京沪高铁直通北京,经安徽巢湖、无为、铜陵、南陵、泾县、旌德、绩溪、歙县、黄山,江西婺源、上饶,福建武夷山、南平,与沪汉蓉铁路、商合杭铁路、宁安城际铁路、皖赣铁路、杭黄铁路、沪昆高速铁路、南三龙铁路相交,南抵福州枢纽连接东南沿海客运专线。线路全长813公里,其中安徽段339公里,江西段197公里,福建段277公里,由铁道部与安徽、江西、福建三省合资建设,项目概算1076亿元。
合福高铁设计为350km/h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正线数目为双线。全线铺设跨区间无缝钢轨,正线为无砟轨道(除巢湖东站外)。设计最大坡度为20‰,最小曲线半径为5500米,正线线间距5米。设计到发线有效长度650米。列车最大允许速度300km/h。2009年12月31日开工建设,至2014年7月28日闽赣段全线铺通,2015年6月28日正式通车运营,初期运营速度为300km/h。
合福高铁连接我国经济发展活跃和颇具潜力的众多地区,运输需求旺盛、经济互补性强。合福高铁与合蚌客运专线、京沪高铁形成京福高速铁路通道,将实现环渤海城市群和海峡西岸城市群的快速对接;同时还将进一步形成京台高速铁路通道,实现两岸的快速沟通。线路建成后将有利于黄山、武夷山等风景区的旅游资源开发,促进闽北与省会福州的同城化。
合福高铁全线共设22个车站(合肥北城站至合肥西站计入蚌福联络线),从北到南依次为合肥南站、长临河站、巢湖东站、无为站、铜陵北站、南陵站、泾县站、旌德站、绩溪北站、歙县北站、黄山北站、婺源站、德兴站、上饶站、五府山站、武夷山北站、武夷山东站、建瓯西站、南平北站、古田北站、闽清北站、福州站。站名站场规模里程(km)连接铁路备注合肥南站12台26线(沪汉蓉场1-12站台、合福场13-22站台)0合蚌客运专线(蚌福联络线)、合宁铁路、合武铁路长临河站2台4线24巢湖东站4台11线(合福场4台6线,商合杭场3台5线) 70商合杭客运专线(在建)正线为有砟轨道无为站2台4线105铜陵北站2台6线139宁安城际铁路(在建)联络线往宁安城际铁路铜陵站南陵站2台4线173泾县站2台4线194旌德站2台4线237绩溪北站8台14线265杭黄铁路(在建)、皖赣线扩能改造(规划) 歙县北站4台8线288杭黄铁路(在建) 黄山北站8台18线306杭黄铁路(在建)、皖赣线扩能改造(规划) 婺源站2台5线382九景衢铁路(在建) 德兴站2台4线413上饶站2台6线(合福场)468沪昆高速铁路、沪昆铁路合福、沪昆高铁上饶站形成十字骑跨式交汇五府山站2台4线498武夷山北站2台4线548武夷山东站3台7线583建瓯西站2台4线634南平北站2台6线687南三龙铁路(在建) 古田北站2台4线729闽清北站2台4线758福州站7台14线808昌福铁路、峰福铁路、福厦客运专线(规划)规划与沿海新客运专线连接赣龙铁路复线(赣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西起江西省赣州市,东至福建省龙岩市,途径江西赣州市章贡区、赣县、于都县、会昌县、瑞金市,福建长汀县、连城县、上杭县、新罗区。线路西于赣州站与京九铁路衔接,东于龙岩站与漳龙、龙厦铁路相连。赣龙铁路复线正线全长272.832km,其中江西段136.677km,福建段136.155km,项目投资估算总额228.941亿元。2010年9月开工,2015年6月30日全线铺轨贯通,2015年9月开始联调联试,2015年12月26年正式开通运营。
赣龙铁路复线设计为国家Ⅰ级铁路,正线数目双线,牵引类型为电力,闭塞类型为自动闭塞。设计行车速度200km/h。正线线间距4.4米;最小曲线半径一般地段3500米,困难地段2800米,赣州地区和龙岩站进站端采用与地形相适应的曲线半径。赣州至瑞金段限制坡度为6‰,瑞金至龙岩段为双机13‰。牵引质量设计为4000t,到发线有效长度为850m,双机880m。
赣龙铁路复线的开通将促进沿线国土资源开发,加快赣南闽西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也将助益海峡两岸“三通”,促进祖国和平统一。赣龙铁路复线将为江西、福建两省开辟新的对外通道,对加强东、中、西部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中西部开发具有重要作用。复线开通后,沿线的赣州、于都、瑞金、长汀、上杭等地将首度迎来动车组列车,往厦门、福州方向出行更加便捷。
赣龙铁路复线共设9个车站,包括赣州站、赣州东站、于都站、会昌北站、瑞金站、长汀南站、冠豸山站、古田会址站、龙岩站。站名里程(km)连接铁路备注赣州站0京九铁路、赣韶铁路、昌赣客运专线(在建)赣州东站7京九铁路动车组不办客于都站54会昌北站100暂未开通客运瑞金站126长汀南站136冠豸山站204古田会址站243原上杭古田站龙岩站272龙厦铁路、漳龙铁路、南三龙铁路(在建)
中国高速铁路建设规划:
1、部规划建设的“四横四纵”高速铁路客运网骨架为:
(1)北京—上海:全长约1318公里,纵贯京津沪和冀鲁皖苏四省,连接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
(2)北京—武汉—广州—深圳:全长2260公里,连接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
(3)北京—沈阳—哈尔滨(大连):全长约1700公里,连接东北和关内地区。秦皇岛—沈阳已于2003年建成。
(4)杭州—宁波—福州—深圳:全长约1600公里,连接长江、珠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地区。
(1)徐州—郑州—兰州:全长约1400公里,连接西北和华东地区。
(2)杭州—南昌—长沙:全长约880公里,连接华中和华东地区。
(3)青岛—石家庄—太原:全长约770公里,连接华北和华东地区。
(4)南京—武汉—重庆—成都(宁汉蓉):全长约1600公里,连接西南和华东地区。
1.3几个重要路段客运专线
向莆铁路自南昌枢纽引出,经江西抚州、福建沙县至莆田(福州),全长约560公里。这条铁路将构成我国中西部地区至东南沿海新的、路程更短的通道。还有九江南昌、海南东环、南京杭州、南京安庆、成棉峨、长春吉林等客运专线铁路。
1.4区域城际轨道交通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城际轨道交通,覆盖区域内主要城镇。
(1)长三角: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形成“Z”字型主骨架,连接沪宁杭周边重要城镇的城际铁路客运网络。
(2)珠三角:以广深、广珠;两条客运专线为主轴,形成“A”字型线网,辐射广州、深圳、珠海等9个大中城市,构建包括港澳在内的城市1h经济圈。广深客运专线长度约105km;广珠城际轨道交通含江门支线约143km。
(3)环渤海:以北京、天津为中心,北京—天津为主轴进行建设,形成对外辐射通路。京津城际轨道交通约115km。
NO.1-京沪高速铁路简称:京沪高铁,英文:Beijing-ShanghaiHigh-speedRailway。从北京出发的中国两条最长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是和京港高速铁路。
京沪高速铁路位于中国东部地区的华北和华东地区,两端连接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两个经济区域,全线纵贯北京、天津、上海三大直辖市和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四省。所经区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5%,人口占全国地26.7%,人口100万以上城市11个,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43.3%,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和最具潜力的地区,也是中国客货运输最繁忙、增长潜力巨大的交通走廊。沿线以平原为主,局部为低山丘陵区,经过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北京——济南属冀鲁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地势为两端高、中间低,团泊洼一带为全线最低处;济南——徐州属鲁中南低山丘陵及丘间平原,地形起伏较大,泰安段为全线海拔最高的区段;徐州——上海线路主要通过黄淮、长江三角洲平原区,局部(蚌埠——丹阳)通过阶地垄岗、低山丘陵。沿线的工程地质条件主要是软土、松软土分布广泛,尤其是武清——沧州松软土、丹阳——上海软土,埋深变化大,软土层厚、强度低,工程性质差。设计最高运行时速380km,初期运营时速380km,列车最小追踪间隔按3.5min设计。预计京沪高速铁路建成后,列车以时速380km运行,北京南——上海虹桥站全程运行时间为3h45min;以时速350km运行,运行时间为3h58min;以时速300km运行,运行时间为4h37min。年客运输送能力双向达到1.6亿人次。
北京南站、廊坊站、天津西站、天津南站、沧州西站、德州东站、济南西站、泰安西站、曲阜东站、(滕州东站)、枣庄站、徐州东站、宿州东站、蚌埠南站、(定远站)、滁州南站、南京南站、镇江西站、常州北站、无锡东站、苏州北站、昆山南站、虹桥站。
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铁道部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签署的《关于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新一轮铁路建设的会议纪要》(以下简称《纪要》)日前正式印发,《纪要》中明确了未来几年里福建铁路的谋篇布局,泉州向北至北京,向西至昆明以及省内往来福州、厦门、漳州、龙岩等地都将有高速铁路的支撑。
《纪要》中最引人关注的一条铁路规划就是京福高铁项目,“建设从京沪高速铁路的安徽蚌埠站引出,经合肥、铜陵、绩溪、黄山,江西上饶,至福建武夷山、建阳、建瓯、南平、古田、闽清、福州铁路,加快前期工作,使其成为北京至福州的铁路快速大通道,按时速300公里及以上、双线电气化标准设计”。
按照规划,京福高速铁路和杭广高速铁路南三龙段将在2010年正式动工建设,并在新南平站设立联轨站,这条快速通道将串联起福建、江西、安徽、江苏、山东、河北和北京等多个省市。实际上,安徽的一部分、江苏、山东、河北和北京区间的铁路完全是京沪高速铁路的线路,京福高铁实际规划建设的区间集中在安徽和福建两省。
同时,另一条连接大陆台湾的高速铁路——昆台高速铁路也将建设。其中,建段的赣龙铁路复线将于明年立项,2009年开工建设。
昆台高速铁路将经昆明、贵阳、湖南郴州、江西赣州至福建龙岩和厦门,设计时速200公里。是一条电气化双线铁路。
昆台高铁大陆段也预留了出口,为将来台海通道做准备。福建将按电气化标准改建漳泉肖铁路为时速200公里的高速铁路,为昆台铁路预留漳州和泉州肖厝港的出口。
杭广高速铁路是海西“两纵五横”铁路的其中一纵。3月8日,铁道部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在北京签署了《关于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新一轮铁路建设的会议纪要》,根据铁道部规划,杭广高速铁路正线全长约1121公里,全线为新建双线,设计时速350公里,初期运营时速300公里。届时,从杭州到广州只需约4个小时,广州到上海只需约4个多小时(杭州--金华--遂昌--龙泉--松溪--建瓯--南平--沙县--三明--永安--漳平--龙岩--永定--梅州--广州),并尽快安排前期工作,使其成为杭州至广州铁路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长三角”经海峡西岸经济区至“珠三角”最便捷的快速通道。目前,杭广线福建段工作已全面展开。
杭广高速铁路将全线铺设无缝线路和无碴轨道。铁路线路、牵引供电、通信信号等基础设施,采取多种减振、降噪、低能耗、少电磁干扰的环保措施。全线实行防灾安全实时监控,由集行车控制、调度指挥、信息管理和设备监测于一体的综合自动化系统统一指挥,大致与在建的京沪高速铁路和规划中的京福高速铁路一样设计标准。以确保实现高速度、高密度、高舒适性、大能力、强兼容、高正点率、高安全性的现代化旅客运输。
NO.5-山东在建和新开工14条铁路干线筹资方案出笼
未来7年,总投资达2200多亿元,新建、改建里程增加到4300多公里的山东省铁路投资建设方案今天敲定。按照铁路建设“两步走”规划,从去年到2012年在建和新开工的14条干线铁路项目的资本金,由铁道部出资70%、山东省出资30%组成。其中,山东省出资部分,再按6.5:3.5的比例由省、市两级政府筹集,注入山东铁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投”公司),铁投公司作为山东省出资人代表,与铁道部合资合作进行铁路建设。
“由于国家调整了铁路网建设规划,未来7年,山东省新建、改建铁路里程由3800公里,增加到4360公里,总投资由1500亿元增加到2200多亿元。”在5月6日召开的全省铁路建设领导小组会议上,省发改委主任费云良介绍。按照分步实施方案,山东省铁路建设将完成京沪高铁客运通道、德龙烟能源通道、青烟威荣城际铁路通道、太青客运通道、青日连沿海通道、山西中南部煤炭通道等六大通道,涉及14条铁路项目,建设总里程3260公里,总投资1964亿元。到2012年,14条铁路建成后,全省铁路里程将达到5100公里。
在建和新开工的14条铁路建设项目中,除菏兖日电气化改造项目和京九铁路电气化改造项目全部由铁道部投资外,其余12个项目皆由部、省共同投资建设。按照铁道部与山东省达成的铁路建设资本金筹措方案,12条铁路建设的资本金,按部、省7:3比例分担。今年在建和新开工项目两项合计,山东省承担资本金258亿元。
7月10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将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暨暑期运行图,其中不少与长三角息息相关。
比如,从长三角出发,将有“新概念”——上海站首开至兰州西站“新丝绸之路”概念动卧列车。从上海、南京、合肥出发,去往武汉、重庆等方向,优化开行多趟“长江经济带”跨省概念列车。为弘扬“红船精神”,方便旅客重走“一大”路,嘉兴南站首开4对“红色之旅”概念动车组列车。
还比如,铁路服务市场的理念进一步体现——针对上海至杭州以远客流日常与周末不均衡的出行特点,铁路部门在沪杭客专采取“一线两用”方案,即周中组织开行上海至温州方向的列车,满足商务客流的需要,周末组织开行上海至杭黄方向的列车,满足旅游度假客流需要。针对“世界级黄金旅游线”杭黄高铁在周末、节假日客流增多的特点,铁路部门实行日常和高峰两张图,高峰期间增开杭州东至黄山北2对动车组列车。另外,嘉兴南站首次开行始发终到的动车组列车,分别向北京、玉溪、重庆、运城等方向。更有一批中小城市比如台州、滁州、奉化、瑞安、宜兴的“小站”将开行始发列车,这将对“小地方”的知名度、经济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大有帮助。目前,长三角地区已形成全国最为密集完善的高铁网,动车组公交化开行,“1小时至3小时生活圈”已成现实。根据规划,预计到2020年末,长三角铁路营业里程达1.3万公里,其中高铁超过5300公里,运营的铁路覆盖三省一市范围内除浙江省舟山市以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仔细研究长三角高铁成网的细节,发现它既服务国家战略,又让老百姓颇有获得感。
从长三角到西北再到欧洲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徐瑞华是苏州人,他记得自己1978年去兰州铁道学院读书的日子。当时从苏州到兰州,乘火车要48个小时,而且往往要从苏州一路“挨”到安徽蚌埠,站10来个小时才能等到座位。毕业之后,徐瑞华当老师,虽然有钱买卧铺票了,却得发动亲戚朋友“值班”轮流排队,才能买到票。徐瑞华是学铁路运输的,他以前常常想,啥时候他们这群“学铁路的”能真正实现中国铁路现代化?
徐瑞华感慨,如今好了。在新的列车运行图中,上海站首开至兰州西站“新丝绸之路”概念动卧列车。上海到兰州西,来回都是夕发朝至,全程约14个小时,途径苏州、无锡、常州、南京、徐州等地。到了兰州西站后,可接续换乘去往西宁、敦煌、嘉峪关等城市的高铁列车。
为了开好该趟列车,铁路部门巧妙运用“既有线高铁线”接续开行模式,在高铁夜间车辆、线路等检修期间,列车在上海至徐州间通过京沪既有线运行,在检修结束后,列车在徐州至兰州西间通过徐兰高铁运行。
据悉,该种接续开车模式是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在全国首创。此趟列车的开行,可有效弥补长三角与西北间航班较少的不足,方便旅客在航空和高铁两种交通方式上自由选择出行。
在同济大学《城市轨道交通研究》主编、教授孙章看来,上海与兰州之间开行动卧列车,不仅能服务于沿线旅客,更是长三角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国家战略的一个观察口。一方面,一条贯通东西部的动卧列车,让两地求学、旅行的人方便了不少,促进经济要素往来,扩大内需。另一方面,孙章由此想到了长三角中欧班列。目前,长三角开出中欧、中亚班列15条,到达欧洲8个国家15个城市、中亚9个国家19个城市,装车点覆盖苏州、义乌、合肥、南京、连云港、上海等长三角主要城市,并形成浙江义乌小商品、江苏苏州电子、安徽合肥家电汽配等特色货物的出境班列。
时间追溯到2013年9月29日,自苏州至华沙首趟中欧班列开行以来,长三角铁路货运中欧中亚班列跨境运输便拉开序幕。自2013年至2018年底,长三角铁路共开行中欧中亚班列5339列。据孙章观察,可喜的是,如今不仅从长三角往欧洲方向的班列常常爆满,从那头回来的列车也常常满载而归。2018年,长三角铁路开行中欧中亚班列1205列,同比增长12.9%。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共组织回程班列209列,回程班列增幅高达280%。
连接海洋与长江经济带
长三角的基础设施建设,从打通断头路到开行跨省公交车,从协同推进跨区域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到加强省际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都并不满足于长三角内部的互联互通,更着眼于服务全国。
从中欧班列的长三角这一头,还牵着面向海洋的广阔航运线路。长三角集装箱海铁联运普快货物班列如今倍受热捧——上海铁路集团公司上海货运中心市场营销科营销经理袁晓菁拿出一组亮眼数字:今年1至5月份,该中心共发送长三角海铁联运集装箱货物5.86万吨,同比增长近5倍。
以往,从无锡、苏州等长三角地区出口的电子、日用电器等产品大都选择公路运抵上海,然后再远洋运抵国外。为了提升铁路运输能力,优化道路货运市场环境,推动城市绿色配送,上海市政府研究制定了《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实施方案》《推进海铁联运发展工作方案》,建立推进机制,并给出优惠补贴政策,提出实现多式联运量年均增长20%、海铁联运量年均增长10%的目标。海铁联运让长三角的腹地“走出去”,比如在安徽,近五年来,蚌埠铁路“无水港”从无到有,从零散到批量,从内陆到了海外。
面向内陆,长三角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的联系将更紧密。7月10日后,铁路部门将优化开行多趟“长江经济带”跨省概念列车。其中,为满足上海与湖北之间直通客流的需要,上海虹桥站至武汉站增开了1对动车组列车。同时,上海去往重庆、汉口方向4对动车组列车由上海虹桥站改为上海南站始发终到。此外,铁路部门还沿长江经济带增开南京南—汉口、合肥南—汉口共2对列车,满足相应区段高峰客流出行需要。
“长三角人”最有获得感
长三角铁路班次多了、运力强了,最有获得感的还是普通老百姓。
词条沪杭客运专线,是上海去往杭州及以远方向高铁的唯一通道,近年来,随着动车组列车越开越多,沪杭区段高铁运能增长出现瓶颈。可7月10日之后,经过铁路部门统筹优化,使该条线路开行动车组列车数由原来的148.5对增加到156.5对,运力提升5.3%。怎么做到的?原来,针对上海至杭州以远客流日常与周末不均衡的出行特点,铁路部门在沪杭客专采取“一线两用”方案,即周中组织开行上海至温州方向的列车,满足商务客流的需要,周末组织开行上海至杭黄方向的列车,满足旅游度假客流需要。同时,铁路部门还尝试利用沪杭既有线通道功能,增加开行5对160公里动力集中动车组列车,缓解沪杭客专通道压力。
一条杭黄高铁,拉动了旅游,也让铁路通过大数据分析,精细化服务市场。7月10日后,杭黄高铁将实行日常高峰两张图,毕竟,这条高铁贯穿了浙皖两省7个5A景区和50多个4A景区,旅游客流大,导致该条高铁线节假日与非节假日、周末与非周末客流最高波动在25%以上。铁路部门在高峰期间增开杭州东—黄山北动车组列车2对。另外,日常列车编组以8节的单组动车组为主,周末及高峰期列车编组以动车组列车重联为主,增加席位。
合肥人觉得自己的城市更霸气了。在新的列车运行图中,合肥至上海间始发终到直达列车达到2对,最快全程运行2小时05分。合肥被网民戏称“霸都”,确实已有了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的模样。铁路部门发现,合肥枢纽客流呈现出的潮汐性特点,即节假日、周末初期由合肥外出的单向客流较大,节假日、周末后期返程的单向客流占比高。为此,铁路部门安排增开高峰线列车6对。
效率提高与一体化
在获得感不断提升中,长三角一体化正推进。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红霞认为,长三角地区经历了城际通勤时间从平均3—4小时到平均2小时左右的演进。目前,整个长三角城市群地区已经基本形成“两小时交通圈”。高铁带来的城市之间交通效率的巨幅提高无疑促进城市间的人口、资本、物流等要素交流空前活跃,上海与周边地区的交流更加便捷、高效,交通条件的改善正在明显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调图突破以直辖市、省会城市为主要节点的列车开行模式,长三角将增开6对中小城市始发列车,进一步改善中小城市的交通条件。如奉化站至杭州东站增开1对、台州站至北京南站1对、瑞安站至上海虹桥站增开1对、滁州站至上海站增开0.5对、蚌埠南站至龙岩站增开1对、宜兴站至成都站0.5对、黄山北站至北京南站增开2列。另外,萧甬线市域列车开行方案进一步优化,在宁波、绍兴间开行3对贯通列车,将首次实现两地间市域列车跨市联通,更好满足区域客流通勤需要。
回到徐瑞华以前常想的那个问题,啥时候他们这群“学铁路的”能真正实现中国铁路现代化?
2004年铁路大提速,Z字头的直达特快列车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上海和北京之间更是一口气开行了5对直达特快列车,被冠名为“东方号”和“新世纪号”,有软卧车厢,能夕发朝至。那时候,徐瑞华已觉得梦想基本实现。
他当时也想不到,今日的中国,高铁密布成网,技术和运营经验如此丰富——从1978年学习铁路运输专业开始,徐瑞华与铁路打了41年的交道,见证了青藏铁路、京沪高铁、沪宁沪杭等城际铁路的通车,每一次他都接受电视台或广播台的连线采访。“以前是想得到做不到,如今铁路运力强了,当年能想到的,都逐步做到了。”他说,尤其是能转变经营服务理念,利用大数据,精确服务市场,服务国家战略。今非昔比,他很欣慰。
不忘来路,不改初心。下个月嘉兴南站首开的4对“红色之旅”概念动车组列车,从我国西北、西南、北京等方向至嘉兴的高铁直达通道打通,全国各地旅客瞻仰南湖红船将更方便快捷。
今年,长三角的铁路建设继续保持高位运行,计划投产新线近千公里,其中高铁超过700公里——值得期待的,还有很多。
沪广高铁方案一:上海虹桥——苏州南——湖州东——杭州北——绩溪——黄山——上饶——武夷山——南平——三明——龙岩——梅州——河源——广州(深圳)。由上海虹桥站新建线路至苏州吴江区,设苏州南站。
然后沿太湖南岸新建线路至浙江湖州设湖洲东站,再并入宁杭高铁至杭州设杭州北站,再折向安徽绩溪站并入合福高铁,利用合福高铁到达福建南平,新建南平经过三明、龙岩、梅州、河源、广州高铁线,另河源分支赣深高铁南段对接深圳。
沪广高铁方案二:上海——南昌西——赣州——韶关——广州。其中沪昌段已通车,昌赣段已开工。赣韶段争取规划,韶广段已通车。全程1647公里。
上海和广州都是我国的“商都”,是我国重要的对外开放城市和一线城市,同时它们还分别是长三角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城市,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建设沪广高铁不仅可以加强上海与广州、长三角城市群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同时还可以形成上海至广州之间的第二条沿海高铁,带动沿线嘉兴、金华、丽水、南平、三明、龙岩、梅州、河源、惠州和东莞等10个普通地级市的发展,特别是对其中欠发达的梅州、河源等地经济发展更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沪广高铁的建设和开通,加强我国经济实力最强的两个城市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达到11>2的效果,促进东部地区的均衡发展;然后再通过东部地区的发展来引领邻近的安徽、江西、湖南等中部地区的发展,真正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宏伟目标!
高速铁路问世35年以来,日、德、法三国共运送了50亿人次旅客。虽然高速铁路出现过重大交通事故,但事故率比民航还低得多,几近可以忽略不计,是最安全的交通运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