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耶那条河叫什么名字巴黎旁边的河叫什么河

2023-08-12 22:25:44 浏览

风景优美,历史悠久,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是一个让人迷恋的江南小镇。

里耶那条河叫什么名字巴黎旁边的河叫什么河

里耶坐落在清澈的酉水河畔。酉水河是里耶土家人的母亲河。在酉水河的滋养下,里耶历尽沧桑,从一个无名小镇发展成为享誉全国的历史文化名镇。

来到里耶,你仿佛走进了一个现代文明与秦汉历史和谐统一的国度。踏着青石幽径,仰望街道两旁古老的马头墙,你会不由自主地发出感叹:多美的古街呀!走到古街尽头,拾级而上,便来到了宽阔平整的河堤上。站在河堤上,呼吸着舒适清新的河风,望着平静的酉水河面,使人心旷神怡,耳旁仿佛传来了铿锵有力的酉水船工号子。站在河堤向东望去,绿园广场的美景尽收眼底。青石板铺就的广场,巍然屹立的龙柱,造型别致的露天舞台,周围环绕的古朴的角楼,给许多游人留下了

凡是被称为江河第一湾的地方,总是人们津津乐道的风光绝佳之处。

酉水第一湾酉水自卯洞穿山而过后,沿着八面山西麓一路南行,至石堤两江口,中源梅江河自西而东注入,水量陡增。仿佛是受到了梅江河冲击,虽然梅江河是支流,酉水却顺其水势,由北南流向转为自西向东而行,硬生生地在武陵山中段撕开一条缝,形成了酉水第一湾。位于这拐弯外圈的一个大码头即是历史上的里耶前街――清水坪。

前街的集市原来是在张家坝,那是湘川两省交界地锅巴溪边的一个小村。雍正年间改土归流后,清地方政府为加强湘川边界管理,更为了征收两省边贸、水运等行业税金,要在酉水大弯处选址建立巡检司。现叫清水坪的这个地方,正处于酉水大拐弯的外侧,流水易于带走泥沙,河床较深没有滩涂。沿岸岩石坚硬,便于建设码头,利于船只直接停靠,巡检司就设立于此了。因是衙门所在地,船只停泊较多,客流量大,张家坝集市也逐渐转移到此地。可能是相对原张家坝集市而言,巡检司所在地的集镇被称为前街,河对岸的里耶被称为了后街。乾隆年间,前街已发展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集镇,沿河街道有了上街、中街、下街之分,形成了逢农历一、六日的固定赶场日。

光绪年间,前街进入了鼎盛时期,俨然成为一个小县城,城东有奎井门,门匾为“奎聚东井”;城西是长庚门,门匾为“西有长庚”;城北是云梯门,门匾为“百步云梯”;城南是梅山门,门匾为“梅香万里”。城外沿河一字排开上、中、下三个码头,中码头最为气派,这是里耶两岸唯一不会被洪水淹没的码头,因而建筑也十分尽心。整个码头全部用方正整齐的条形青石砌成,坚固美观,数十级台阶从河岸直通街道。来往商客和船工,下船后登上码头拾阶而上,自然进入了大街,不须问路很是方便。大街沿着酉水河道而建,全用宽厚的青石板铺就,不易破损。经行人长年累月的踩踏,青石板光亮平滑,有些还会露出形如竹笋或螺丝壳状的白色图案,让人惊奇之余,还会好奇地弯腰摸摸,看这图案是凹进还是凸出的。巡检司位于大街下游一端,司门前有一大块天然石板伸入河中,是清洗衣物的绝佳之处。经过不知多少年的衣物搓揉,石板青黛光洁如玉。因这岩板的缘故,巡检司被称为岩板司。船工号子里当然也不会缺失这航道标志:“左有玉石大岩板,右有八面作靠山”。

前街大致按各码头的位置,被分为上街、中街、下街。街两边店铺林立,经营着百货、南杂、布匹、药材、饮食、客栈、桐油等,五花八门,琳琅满目,百业兴旺,尽有尽有。烟馆、妓院当然也兴旺其间。交通便利的码头,物资集散中心吸引着周边秀山、石堤、龙潭、酉阳、松桃、来凤、宣恩、龙山等县商人常驻在此经营。从沅陵随船而上的客商,来自洪江、沅陵、常德乃至武汉等各重要口岸。前街繁盛一时“万古不朽四门开,七街八巷万商来。”造就了一批富商巨贾。现在一些老人还能记得当年粟家、康家、刘家、吴家等大户人家气派的封火统子屋。那些商号临街是宽敞的柜台铺面,大堂后是一天井,天井后面是居家中庭、后院,如此再三深达几进,最后还有宽大花园。江西商人在下码头修建了“江西会馆”,高墙围护,石板院落,内里戏楼、客房、议事大堂等一应俱全,飞檐挑角大屋顶宫殿般的建筑,很是气派。周边粟家庵堂、青峰寺、公公庙、东岳宫等香火不断,善男信女拜佛祈福络绎不绝。

前街上游一端是牛、羊等大牲畜交易处,称为牛行街。这是湘、鄂、川三省边区最著名的牛市,牛羊交易在方园百里集市中稳居头名,数百年不衰。当地民谣曰:“前街牛市名在外,经纪出于魏家寨”。魏家寨是距牛行街很近的一个小村寨,由于代代相传的原因,全村男女老少对牛都深有研究,看外貌可知牛的年龄、脾气、健康状况等。凭眼力估计牛的重量不会超出5斤之外。由于这一绝技,深得牛市交易双方信任,牛行内买卖的中间人几乎全部由魏家寨人担任。他们在市场讨价还价时,使用外人听不懂的“行话”交谈,如把1、2、3、4、5、6、7、8、9说成爷、台、歇、查、盘、闹、条、尻、烧。只有在成交之后,才告之双方价格,这价格大致与买卖双方的期望八九不离十。据说只要魏家寨人做中介,最难卖的牛、最难买的牛都会满意成交,他们当然也会得到一份相应的报酬。船工号子把魏家寨人这一绝技唱到了沅水流域:“八面山高一只船,龙脉掉下鲁碧潭。经纪出在魏家寨,男女老少进牛行。”使魏家寨声名远扬。

从魏家寨去石堤,要过一条小河叫锅巴溪,在明朝的时候,这是酉阳宣慰司和保靖宣慰司的分疆界线。清朝改土归流后,设秀山县和保靖县,锅巴溪也就成为了县界和省界。锅巴溪发源于保靖境内白云山,溪流不长,溪名也不文雅,但横跨溪流联接两省的石拱桥却很有名,也很文雅,叫做汇酉桥,意即锅巴溪过桥后汇入了酉水。桥中间左右两侧各有一石碑,名曰“汇酉桥万古不朽碑”,刻有时任保靖县侯补儒学正堂向永锐所撰碑文:

桥左侧石碑铭文:“吾乡山水闷奥诘屈,与番部梯绳争伯仲。汉魏以来,郡属武陵。《图经》统以沅五溪流众,郦亭不详记载,所谓缠络枝繁,不察贯系影,涉方罕寻逮津照者也。里耶居县西南百余里,为川楚水陆商贾战区,旧名张家坝,居上游东岸。坝殿两山之尻,其聚落而村者十数。前濒于河水,自西口来入辰沅,背山鼓两脉,绵亘数十里,一源于渔洞,一自白岩洞,均崭然若负重,气排健摧高,层累(下接右石碑)

(接左侧碑):而叠下,其间岳岗互沓,凸凹园椭,钩连跌断,斩邈之处,疾藏壑溜,汗漫潦拽,溢为流而溪涧者,入五道联骈,胥汇于坝之沚。

时野泉飞瀑,因雨泽为瀛,缩其圈地,枉诸交歧,厉碣随意,指及爆发,恝涯崩埃,险悍湍激,多隔阂王田畜牧事,至缓急不得闻问。而辇徒裨贩之属,益栈石星板,侨稽霜露,逾期不能达埠岸。

酉秀自石堤而下,震然庚地,良为口口口摭厚口口曰现象,曰基础,按以实际,令人喷饭。

视此力群而任专,事质而功力,辅夷轨、火轮、舟车所不及,其为开通,然欤?否欤?

庚辰七夕笠山苟山口为之记于隆头校书旧馆燃黎处

保靖县侯补儒学正堂向永锐题撰”

碑中所载时间为庚辰,鉴于铭文有夷轨、火轮之语,当为光绪30年,即1850年,距今已有170余年了。

里耶,位于湖南省武陵山腹地,湘、鄂、渝、黔四省市在此交界,隶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土家语是开拓这片土地的意思。早在距今6000年前,就有人类居住。虽有神奇的自然风光和奇特的民族风情,但交通的不便使其经济文化一直较为落后,是一个偏僻小镇。里耶在酉水中游的两侧,分属龙山与保靖两县,酉水之东的属龙山,大而富的老商埠,一般讲里耶即此。北西边保靖的,依山,规模要小得多,近于村子。酉水贯穿湖北、重庆、湖南三省市,是洞庭湖水系中沅江的最大支流,流经之地山高路险,峡谷幽深,历来就是三省市交界处人民通向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交通要道。里耶镇发现的古城就在酉水中游的咽喉地带。2002年夏,在里耶城即将被大坝覆盖的河滩上,发现了一口巨大的古井,井口呈正方形,深达17米多,井的四壁用木板加固,为战国末期所修建。在这口大井中,发现了三万九千多枚秦代竹简,详细记录了这座古城的历史,是2002年前全国各地发现秦代竹简总和的十倍,资料之详实实属国内外之罕见,在其他的遗迹中也均有不同发现。现在这座古城的完整面貌还有待发掘。

里耶秦简,是在湘西龙山县里耶古城的一口古井中发掘出来的秦代简牍。里耶秦简内容多为官署档案,涉及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民族、邮政、贸易等各个层面,是我国唯一一部大秦帝国的编年史。

里耶,位于湖南省武陵山腹地,是湘、鄂、渝、黔四省交界处的一个偏僻小镇,隶属湘西龙山县,距离龙山县城南124千米。

么河

这里有战国时期楚国修筑的军事城堡,用来开疆辟土和抵御秦国的进攻。战国末年,秦国大军从乌江流域攻入酉水流域,楚军被迫东迁,这座古城就被放弃了。

至清康熙年间,里耶始建街道和码头,雍正年间设置里耶塘,并渐成集市。凭借其优越的交通位置、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曾经十分繁荣的贸易,它与王村、浦市、茶峒并称为湘西四大古镇。

里耶古城邻江而建,紧靠酉水,遗址的规模在20000平方米左右,在这一范围内发现了三口古井,一号古井为木质结构,井内堆积物有17层,从第五层开始发现简牍,一号古井有大量的竹、木简牍近30000枚,且有清晰文字,这比长沙走马楼的三国时期简牍还早几百年。

古城的发现,填补了湘西地区乃至全国秦汉时期古城,尤其是秦代古城考古的空白。由于秦王朝只有15年短暂的历史,文献记载不多,保留下来的遗址也很少,里耶古城的发现就显得弥足珍贵。

每一枚简牍所记录的内容就是一段珍贵的秦国时期的历史,随着秦简被一页页翻译,一段段秦朝历史将会被重写,一个个千古之迷将会被解,并因此里耶开始为世界所了解。

在我国文献中,关于秦王朝的文献资料和文物遗存非常匮乏,这给人们认识秦朝及其以前的历史带来极大的不便。

里耶发现的秦代简牍,可谓数量极多,简牍所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都有,是一部秦国时期楚、巴、秦及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交流的一些过程,揭开许多悬而未决的谜底,是研究秦史的最关键性的资料。

这批埋藏了2200多年的秦代简牍,纪年从公元前222年至公元前208年,一年不少,记事详细到月、日,十几年连续不断。

包括完整的简牍和残简在内,里耶秦简上的字数在20万至30万字之间,字体属于古隶,内容多为官署档案。

内容涉及秦代政治、军事、农桑、百工、货殖、赋税、徭役、法律、财政、邮政、地理、交通、民族、文化、职官、历法等各个层面,有通邮、军备、算术、记事、行政设置、职官、民族等。

秦简中提到的地名有:迁陵、临沅、洞庭、弋阳、酉阳、沅陵、阳陵等数十处,职官有:司空、司马丞、守丞、令守等,多附有人名,如:“迁陵守丞腾”。

在湘西,随处可见一种叫芦茅的植物,用它的茎可以做蜡烛的芯。2200年以前,在芦茅杆做的蜡烛光下,一条条公文被这样抄录下来,再由专门的信使沿着酉水河送往其他的地方。

简牍中有这样一封信,写于公元前215年的某一天,一位名叫色的迁陵县县长,谦卑地向上级报告说,您的来信已经收到了。信中出现的“敢言之”一语是一种礼貌用语;“快行”,就是让送信的邮差以最快的速度送到;“欣手”,就是抄写公文的秘书的名字叫欣。这些都反映了秦时的语言风貌。

“邮人”,就是邮差,在秦朝时属于国家公职人员,可以享受减免赋税的待遇,因此,这个职位虽然辛苦,却也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职位。

有一枚竹简上所记述的内容,就是启陵乡乡长向上级请求,任命一位叫成的人当邮差的请示报告。也许是上级官员看出了这位乡长保荐自己亲戚的企图,也可能邮差在上级官员心目中已有人选,请示报告被驳了回来。

另一枚简上的简文说,迁陵的守丞色告诉另外一名官员,遵照您的命令,您要的钱和布匹已经开始启运了。这就是说,当时的邮差不仅仅要肩负传递信件的任务,还要承担送邮包的工作。

秦简中有一张迁陵县衙的罚款单据,其中的“一盾”、“一甲”是指数额,意思是让犯错的人缴纳一副盾牌或是一副铠甲。

“数耐”就是刮去胡子和鬓角,这种刑罚是把错误写在脸上,让别人都知道他是个受刑罚的人。里耶遗址许多的青铜剃刀仍然锋利,不知他们在当年刮去过多少人的胡子和鬓角。

官员犯错则是不可容忍的,根据秦简的记载,在一年的时间里,迁陵县的县长就由“色”变成了“都”。

在一张当时迁陵县武器库里的库存单据上详细记载了迁陵县武器库里面弩的存量,发往益阳、沅陵的弩箭的数量和库存的余量记载得非常详细。

弩箭是当时战争中最先进的武器,射程可以达到300米,从遗址中青铜箭镞上做工精致的血槽上看,它的杀伤力是相当强的。

公元前215年的一天,迁陵守丞都向上级请示买的奴隶的数目是否合乎法律。这段文字说明了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这里仍有奴隶买卖的活动。

里耶秦简中也记载了完整的“九九口诀表”、寄往洞庭郡的邮政文书、军粮的月消耗量、律法的实施……这些文字记载生动地复活了秦王朝的历史,为了解秦代社会提供了广阔翔实的认识面。

另外,里耶秦简在我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宝贵的书法遗产,必将成为我国书法家们研究和学习的宝库。

里耶秦简中发现的大批简牍字体,有古篆书、古隶书、隶中带楷书等,其中的大部分文字字体属于秦隶,从小篆演化而来,和湖北龙岗睡虎地秦简的字体相似。

这样大量的简牍文字对于研究我国书法史、特别是秦代文字与秦代书法以及小篆、隶书的演变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里耶秦简本身就是世界邮政制度的“活化石”。在一枚像箭头一样的秦简上,就有“迁陵已邮行洞庭”的文字。这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书信实物。里耶秦简印证了早在秦代,我国就有了严密的邮书制度。

我是无意中走进里耶的。2010年5月7日至10日,我随古丈县作家协会十多名会员一起,到湖北省宣恩县进行酉水探源,回来时,午平主席说为不走原路,带大家沿龙山县红岩、落塔、洗车、里耶等乡镇一路观光,然后返回古丈。这样,我便有机会走进里耶。

到达里耶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半钟了。午平主席交代大家五点半离开里耶,这样留给我的时间只有一个小时。一个小时要走遍里耶,显然是不可能的;要了解里耶,显然也是不可能的。我只好选择在老城和沿河防洪大坝上走一走,看一看,捡拾一些梦里的东西。于是,我在汪祖宝在陪同下,开始我的里耶之行。

在此之前,我只是偶尔从报刊书籍上读过写里耶的有关文章,而我这人记性又差,对读过的东西就像猴子拗包谷,拗一个丢一个,不像有的人过目不忘,因此留在心里的只是一些零碎的片段,连也连不拢来。这样,我对里耶的了解只能算是半坛子水,只知道里耶“位于龙山县南部,濒临酉水河,背倚八面山;历史上为中原同往西南的重要通道,被称为‘楚蜀通津’,是湘川边垂的重镇”;再就是里耶“于2002年4月,发现大量秦简,为古镇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含量和恒久的神秘魅力”。不过,我对里耶是很心仪的,总希望有机会去那里,把那些零碎的片段连接起来。

那天,天空飘着细雨,里耶笼罩在一片雨雾中。我和汪哥沿着石板街走进老城。里耶有青石板铺成的7大街、10小巷,东南西北经纬交错,十分整洁。雨水把街面洗得干干净净,青石板能照出人的影子。古老是一种资本,长长的青青的石板街把我一步步地引进到它的深处,似乎自己正走在古旧的历史里。汪哥临时给我当起了讲解员,沿路给我讲解。汪哥曾到过这里,加上好学,记性又好,对里耶的历史知根知底。汪哥说,里耶,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的祖先在此活动、生活、和繁衍;“里耶”系土家族语,即“拖土”的意识,就是开垦耕耘土地之意,由土家先民在这块土地上从渔猎转向农耕而得名。

石板街、封火墙、一栋栋的古旧房屋显得异常陈久,那么老街的历史有多少年了呢?我问一个看上去80多岁的老人,他摇了摇头,说不清楚。转过一个巷,便来到一栋两层楼的木房子前,褐色的木板不知经历了多少代的风风雨雨,散发出久远的气息,门上挂着“八路军住重庆办事处”的牌子;紧挨着的是一栋石头起的屋,那墙面很高,站在街中抬头向上望,心中涌起一阵古老的感觉,门前挂着“八路军住湘办事处”的牌子。为了留一个纪念,我在这两处地方留了一个影。

我们继续在古城里转悠。我们一条街一条街地走,一条街一条街地看。街两边的房屋,大多是挑水屋檐,素色板壁,宽铺台,既利家居,又利经商;沿河则为一色的吊脚楼,古色古香,朴素大方,错落有致,还保持着古代溪洲先民的建筑特色和情趣;而夹在其中的那些高大的青砖风火桶子屋,则是少数的富豪之家。走在一条条青幽幽的青石小巷,穿过一排排古朴的明清吊脚楼,抚摸着一个个龟裂的雕花铺台,我放肆地想象着“红灯万盏千人叠,一片缠绵摆手歌”的壮观。

在陆路交通闭塞的时候,在崇山峻岭、行路艰难的武陵山区,里耶因得水运之利,成了繁华之地,曾有“小南京”之称。据地方志记载,1729年(清雍正七年),龙山改土归流时,里耶就已经形成了贸易墟场;康熙年间,里耶开始建设街道、码头。之后逐步成为湘川边境的贸易中心。1934年,里耶镇经商户达423户,从业人员750多人,当时有“买不完的湖南,销不满的四处”的说法,道出了里耶贸易市场的繁荣景象。里耶是一个码头,码头代表着旧时的交通枢纽,这样由于商业和水运的发达,镇上的娱乐业也很繁华,形成了码头文化。所谓的码头文化,是离不开妓女的,沈从文曾在散文《一个多情水手和一个多情妇人》写过。既然里耶有“小南京”之称,那么妓女肯定是有的,不仅有,而且多,正如当地一首打油诗写的那样:“烟笼寒水月笼沙,水上灯火近万家;船夫爱歌妓院调,琴声伴唱女烟花。”抗日战争期间,这里更是到了繁华的鼎盛时期,大批流亡的商业、文化、教育等各界人士聚集这里,相继出现了“川湘粮运处”、“苏浙皖粮运公司”、“招商局”等单位,国民党、八路军也均在这里设立了办事处。我在悬挂着“酉水客栈”扁额的五层楼的房子前停留了很久,很久,轻轻吟起“一镇繁花一镇笑,一河绿水一河船”。旧时的客栈就是现代的宾馆,所谓宾馆,除了住宿、餐饮外,就是娱乐,可见当时“酉水客栈”的喧嚣和浮华。

漫步古镇的时候,那些过去的屋檐还在,那些风火墙还在,那些古商老铺还在,一栋一栋的楼房紧紧挨着,从那些古商老铺里,我感受到了历朝历代老街里曾有过的繁华。冥冥中我寻觅到了当年繁华的影子,看到了当年的红粉女子,听到了当年的丝竹管弦之音。在雨丝风片中,“金陵美人横吹笛,迎来燕子衔春泥;燕子筑巢向柳堤,柳荫深处传来浅笑低语。江南春绿润如雨,往来不湿行人衣;秦淮水暖烟波里,绵绵春雨中有多情男女。唱繁华颂太平天遂人意,且听丝竹悠扬管弦疾;唱繁华颂太平天遂人意,且听丝竹悠扬管弦疾。”眉佳唱的这首《燕衔泥》在我耳边轻轻回响。就在眉佳的《燕衔泥》轻轻回响的时候,我走到一栋老屋前,抚摸上面的雕刻,从那些斑驳的痕迹中,我感觉到那些风雨沧桑似乎就在我的手心里一点点地流淌着,细细而又固执地渗入我的内心。

那天我没有看到秦简,更没有看到“中华第一井”,甚为遗憾。由于没有开放,我们只能在秦简墙外面徘徊。我一遍又一遍抚摸着秦简墙,“北有西安兵马俑,南有里耶秦简墙。”由于秦王朝只有15年短暂的历史,文献记载不多,保留下来的遗址也很少,里耶古城的发现就显得弥足珍贵。因此,作为秦代官署文书档案的秦简不只是挽救了里耶,它挽救的更是关于中国秦王朝的历史!在此之前,区区几千字的有关秦王朝的文字,便使中国人乃至世界人民都知道中国有个秦王朝,秦王朝里有个秦始皇,人们通过区区几千字便想象当年秦王朝;而如今36000枚秦简,又会掀起多大的浪涛?就在我抚摸秦简墙的时候,有几个洋鬼子也同我一样,在抚摸秦简墙,并叽哩呱啦的说着什么,看那手式和眼神好像是赞美的意识。是的,我们都是一个地球村的,从一定意义来说,文化是无国界的,一切优秀文化都应该属于全人类。

我和汪哥沿着那些仍然残存着的古街老巷缓步而行,来到沿河防洪大坝,登上石级,在上面慢慢走着,此时我感觉自己已经踏在历史烽烟的遗迹上。我望着坝下的酉水河,由于下游修建了碗米坡水电站,这里成了平湖。低垂的暮霭笼罩在酉水河上,河面上静静的,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蹲在那里,不愿述说自己的过去;而河面的波纹,就是老人眉宇间深沉的皱纹。码头上停泊着几只乌蓬船,几只水鸟在河面上盘旋,一个村姑正在河边洗衣……一只乌蓬船靠近码头,船还没有停稳,便有几个人从仓里走出来,迫不及待地跳上码头。

酉水,是湘西的母亲河,源于湖北省宣恩县酉源山,流经湖北省的来凤,重庆市的酉阳,四川省的秀山,湘西的龙山、保靖、花垣、永顺、古丈,最后汇于沅江,注入水天一色的八百里洞庭湖。自古以来,酉水是通往西南的重要水道。如《禹贡南条水道考异注》上记载:“上下借大川,通舟辑。”浩浩荡荡的1100多里的酉水,大大小小码头上百个,而里耶码头便是其中之一。于是,汪哥给我背起了沈从文的散文《白河流域几个码头》里写里耶的一段话:“白河上游商业较大的水码头名里耶。川盐入湘,在这个地方上税。边地若干处桐油,都在这个地方集中。……站在里耶河边高处,可望川湘鄂三省接壤的八面山……”那时的酉水河上常年150多只船航行,每逢集中停泊的季节,沿河到处都是木船,绵延近4华里,与里耶集市相互映衬,构成了“满镇商店满镇人,满河绿水满河船”的美丽画面。

我站在大坝上,默默注视着向东流去的酉水;凝望里耶背后的雨雾中的八面山。

河流是一个地方的灵魂。俗话说:有山无水没灵气,有水无山缺豪气。正因为有酉水的哺育,又有八面山的庇护,里耶出了不少国家栋梁之材。如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瞿方书,清华大学教授张名艺,抗美援朝为志愿军捐献一架飞机的开明绅士李同发,台湾当代作家胡楚卿,湖南省原省委委书记杨正午,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凌宇……

五点四十到了,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里耶。

里耶,我是第一次走进你,就被你镂刻在我心灵的底板上。当车子驶出里耶的时候,我将头伸出窗外,再一次回望暮色中的里耶。此时的里耶就像一位老人,凝望着我的远去;同时又期待我再来。是的,里耶,若有机会我一定会再来的,我要感知你那一个个遥远而陌生的故事,感知你博大精深、浑厚无比的文化。

酉水是沅水最长的支流,是湘西的母亲河,发源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椿木营乡杨柳坨村。

酉水主干河道全长436公里,至沅陵汇入沅水。里耶古城、边城茶峒、四方城、老司城、芙蓉镇、猛洞河、不二门、小溪、高望界、坐龙峡、红石林、栖凤湖等精品景区都是这条水系耀眼的明珠。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