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是以柏林时间为准的,属东一区,即标准时区UTC1(夏时制:UTC2)。

德国行政区划分为联邦、州、市镇三级,共有16个州,12229个市镇。各州的名称是:巴登-符腾堡州、巴伐利亚州、柏林市、勃兰登堡州、不来梅市。
汉堡市、黑森州、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下萨克森州、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莱茵兰-普法尔茨州、萨尔州、萨克森州、萨克森-安哈特州、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和图林根州。其中柏林、不来梅和汉堡为市州。
东一时区,地理时区,为东经7.5度到东经22.5度。从西经20度往东到东经160度,为东半球从东经160度往东到西经20度,为西半球全球360经线分24个时区,也就是每15度为一个时区,以0度经线为中心,左右各7.5度,即7.5°W-0°-7.5°E,共15度的范围为0时区。
以东经7.5°E-15°E-22.5°E为东一区,以此类推到122.5°E-180°-122.5°W为东西12区(180°以东为西12区,以西为东12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德国,百度百科-东一时区
按照国际时区划分,德国位于东一区,中国位于东八区,相差7小时。
德国在东一区,中国是东八区,所以中国比德国快7小时。
时区是地球上的区域使用同一个时间定义。以前,人们通过观察太阳的位置(时角)决定时间,这就使得不同经度的地方的时间有所不同(地方时)。1863年,首次使用时区的概念。时区通过设立一个区域的标准时间部分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世界各个国家位于地球不同位置上,因此不同国家,特别是东西跨度大的国家日出、日落时间必定有所偏差。这些偏差就是所谓的时差。
理论时区以被15整除的子午线为中心,向东西两侧延伸7.5度,即每15°划分一个时区,这是理论时区。理论时区的时间采用其中央经线(或标准经线)的地方时。所以每差一个时区,区时相差一个小时,相差多少个时区,就相差多少个小时。东边的时区时间比西边的时区时间早。为了避免日期的紊乱,提出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概念。
但是,为了避开国界线,有的时区的形状并不规则,而且比较大的国家以国家内部行政分界线为时区界线,这是实际时区,即法定时区。
德国时间是以柏林时间为准的属东一区。德国是东一区,中国是东八区,相差7小时,即德国时间比只能各国时间慢7小时。由于德国从4月份开始实行夏令时,拨快1小时,所以夏令时比中国慢6小时。即标准时区UTC加1,夏时制UTC加2。德国,是位于中欧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由16个联邦州组成,首都为柏林。
德国春季3月,4月,5月。夏季6月,7月,8月。秋季9月,10月,11月和冬季12月,1月,2月。德国春季很晚,4月以后才算是回春变暖。夏季很短,在6,7月间通常只有两三个星期会有炎热的感觉。
德国秋季过得很快,一般从10月末就基本结束了。德国的冬季较长,一般是从11月到次年的3月,10月末11月都有可能开始下雪,但降雪主要集中在1,2月份,气温在0摄氏度左右,极端最低气温会达到零下10摄氏度以下,山区则更冷。
德国时间比北京慢7小时,德国位于东一区,中国位于东八区;德国统一用一个时区,夏天是东二区,冬天是东一区,有冬令时和夏令时。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位于欧洲中部,东邻波兰、捷克,南接奥地利、瑞士,西接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北接丹麦,濒临北海和波罗的海,是欧洲邻国最多的国家。
中国东8区的时间总比泰国东7区的时间早1小时,而比日本东9区的时间晚1小时。因此,出国旅行的人,必须随时调整自己的手表,才能和当地时间相一致。凡向西走,每过一个时区,就要把表拨慢1小时(比如2点拨到1点)。
凡向东走,每过一个时区,就要把表拨快1小时(比如1点拨到2点)。并且规定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为本初子午线,即零度经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