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牛弹琴一词的由来是什么

2023-10-26 02:33:17 浏览

对牛奏琴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汉代牟融撰写的《理惑论》。该成语比喻对不讲原理的人讲原理,对不懂得美的人讲大雅,也用来调侃人发言时不看对象。那么对牛奏琴一词的由来是什么。

对牛弹琴一词的由来是什么

1、春秋时期,鲁国有个闻名的音乐家,名字叫公明仪。他对音乐有极深的造诣,擅长奏琴。他的琴声美好悦耳,人们听到云云美妙的琴声之后每每如醉如痴。

2、有一年的春天,他带着琴来到城郊的旷野散步,暖和的东风将青草的芬芳吹到他的眼前,让他表情很是愉快。他环视附近,发明不远处有一头大公牛正在吃草。他兴致勃发,突发奇想要为这头公牛演奏一曲,于是他拨动琴弦,对着这头公牛弹奏了一首雅致的《清角之操曲》。

3、虽然公明仪弹奏的曲子很是动听悦耳,可是那头吃草的牛儿却底子不理会那雅致的曲调,仍旧低着头继续吃草。由于公牛虽然能听到琴弦发出的声音,可是并不能理解曲子中的美妙意境。

4、公明仪见美妙的琴声并不能感动这头不懂音乐的牛,很是无奈。过了一会儿,他又想出了一个措施。公明仪抚动琴弦,弹出一段段希奇混乱的声音,有的像嗡嗡的蚊蝇声,有的像迷路的小牛犊发出的啼声。这时辰这头大公牛才像忽然大白了什么似的,摇摇尾巴,竖起耳朵,听了起来。厥后,人们就用“对牛奏琴”来比喻对愚笨的人讲深刻的原理,或对门外汉说老手话,白白挥霍时间;也用来耻笑人措辞不看对象。

以上的就是关于关于对牛奏琴一词的由来是什么的内容先容了。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