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是什么意思

2023-09-09 14:46:40 浏览

皇帝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出自《唐雎幸不辱命》,是《战国策·魏策四》中的一篇史传文,后收录于《古文观止》。那么皇帝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什么意思呢?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1、意思:皇帝发怒(的时辰),会倒下数百万人的遗体,鲜血流淌数千里。

2、原文选段: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皇帝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皇帝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平民之怒乎?”秦王曰:“平民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平民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全国缟素,本日是也。”挺剑而起。

3、这篇文章写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国,与秦王睁开面临面的猛烈斗争,终于折服秦王,生存国度,完成任务,称赞了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爱国精力,揭破了秦王的骄横敲诈、虚有其表的本质。文章内容出色,语言犀利,情节完备,引人入胜;人物形象活泼,秦王的色厉内荏、前倨后恭,唐雎的不畏强暴、英勇冷静,都写得绘声绘色。

以上就是给列位带来的关于沆瀣一气怎么造句的所有内容了。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