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复方雷琐辛溶液,为医院内部制剂,**小,作用迅速,每天外用1~2次,连用10天即可达到临床痊愈。(2)复方达克宁,西安杨森制药厂出品,见效快,止痒效果好。(3)1%克霉唑、克烈癣霜,1%益康唑霜等。我建议用克霉唑。如久治不愈,或面积大,发病广泛者,可内服斯皮仁诺200mg,每日1次,连续5天。推荐克霉唑软膏外用。这是最省钱也极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上,我们只要抓住调节免疫和微循环障碍这个根本,调节人体免疫机能,提高皮肤抵抗力,同时对皮疹配有相关的外用药,做到标本兼治,皮肤癣就不难治愈。皮肤癣专科研制而成的去银丸治疗各型皮肤癣上万余例,针对控制复发,收到可喜的疗效,多数患者至今不再发病,此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养血、祛风止痒,调节机体免疫,提高皮肤的抵抗力,从而有效的治愈并且控制成功治愈“牛皮癣、头癣、顽癣”的秘方:1)取猪胆1个,刺破,将胆汁放在小碗内,加入明矾(如黄豆大),待溶化后用胆汁搽患处,每日2次,连用7天。此方治疗多年皮癣、顽癣效果神奇。2)用侧柏叶、苏叶、各200克,蒺藜40克。共研粗末,装纱布袋内,用水6斤沸煮后小火煮30分钟取,涂洗患处,1日3次。此方治疗多年皮癣、顽癣有特效。

皮肤癣菌病的治疗目的是清除病原菌、快速缓解症状、清除皮损和防止复发。剪发:头癣患者应尽可能将病发全部剪除,剪掉的病发最好焚烧。消毒:患者使用过的毛巾、帽子、枕巾、梳子等生活用品及理发工具要彻底煮沸消毒。外用药物可根据皮损类型选择不同的剂型,包括溶液、乳膏、糊剂和粉剂等。咪唑类:有克霉唑、咪康唑、酮康唑、联苯苄唑、舍他康唑、卢立康唑等。丙烯胺类:主要有特比萘芬、布替萘芬等。角质剥脱剂:包括水杨酸等,可联合抗真菌药物用于鳞屑角化型手足癣患者。累及皮肤:丘疹鳞屑或角化过度型要用霜剂治疗,水疱型可用酊剂、搽剂等溶液制剂及乳膏,糜烂型用3%硼酸溶液浸泡后用枯矾粉等粉剂收干后用霜剂等治疗。累及甲:30%冰醋酸、6%水杨酸等外涂或10%冰醋酸泡病甲,也可用环吡酮胺软骨、阿莫罗芬甲涂剂等外涂。
在日常生活中涉及众多,如:压力、外伤、感染、免疫、饮食等等。所以,要想得到良好的牛皮癣治疗效果,科学的生活调养必不可少。而且,生活调养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相适合,千万不可盲目,要谨遵医嘱以免引起牛皮癣的病情加重以及恶化。
体癣的治疗需要清除病原菌,快速缓解患者不适症状;清除皮损,防止复发。该病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皮损泛发、皮损较严重或外用药疗效不佳时可考虑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合并有足癣和(或)甲真菌病者,需要一同治疗。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下药物进行治疗。
医治疗中医认为,风邪、湿邪、热邪、血虚、虫*等为致病的主要原因,治疗以疏风祛湿、清热解毒、养血润燥、活血化瘀为原则,以达到驱邪扶正止痒治愈之功效治疗措施神经性皮炎(neurodermatitis)是一种局限性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又叫慢性单纯苔藓。中医学称之为“牛皮藓”、“摄领疮”,因其好发于颈部,状如牛领之皮,厚而且坚而得名。如《外科正宗》说:牛皮癣,如牛领之皮,顽硬须坚,抓之如朽木。”临床特点为皮肤苔藓化,肥厚粗糙,瘙痒剧烈,病程缓慢,反复发作,常数年不愈,愈后易复发。内治疗法内服治疗:⑴口服大剂量维生素A,每日10~30万u或维生素A酸,每日1mg/kg/日。但长期服用可出现骨质脱钙,脱发和其他中毒症状。⑵口服T90皮癣疫苗,遵医嘱,根据病情不同,每日口服1-6颗,效果显著。西医治疗:⑴抗组织胺药和镇静脉药:可酌情选用扑尔繁、安其敏、息期敏,苯海拉明、异丙嗪、安定等,以安定止痒。尽量避免较长时间或短期大剂量外用皮质激素类药物。⑵静脉用药:0.25%普鲁卡因注射液10~20ml加维生素C500mg静脉注射;或用普鲁卡因4~6mg/kg体重,用生理盐水配成0.1%溶液加维生素C500~1000mg静滴。亦可用10¥葡萄糖酸钙10ml静注。(3)局部性的皮癣,可用止痒杀菌的药物涂擦患处。(4)病情比较严重,久治不愈者,可以考虑。外治疗法:(1)雄黄散外搽;(2)神经性皮肤炎药水涂患处;(3)梅花针局部敲打: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4)亦可酌情选用下列药物外用:复方氟美松亚枫剂、肤疾宁、105黑豆馏油软膏、止痒酒精等;(5)局部封闭:复方奎宁注射液2ml加1%普鲁卡因4~6ml,局部皮下注射(注射勿过浅,以免引起皮肤坏死),每周1次,10次为一疗程。亦可用0.1%亚甲蓝2ml加2%普鲁卡因5~10ml患部皮下注射,每周1次;(6)放射性同位素治疗:可用32磷或30锶敷贴;(7)浅层X线放射治疗:可用29~43KV,每次60~100R,每周1次,3~4次为一疗程,1年勿超过2个疗程。中医药浴药浴属于传统中医疗法中的外治法之一,它是将水盛于器皿内,浸泡身体的某些部位或全身,利用水温本身对皮肤、经络、穴位的**和药物的透皮吸收,达到治疗疾病、养生保健的目的,它不同于一般的洗浴、温泉浴中医药浴等,而是按照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根据不同的疾病,加入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因药物不经胃肠破坏,直接作用于皮肤,并通过透皮肤吸收进入血液,故较之内服药见疗效快,舒适,无任何毒副作用的优点,也不会增加肝脏负担,因此被医学界誉为“绿色疗法”,越来越受到患者的青睐。中华药浴,古已有之。我国最早的医方《五十二病方》中就有治婴儿癫痫的药浴方。《礼记》中讲“头有疮则沐,身有疡则浴”,《黄帝内经》中有“其受外邪者,渍形以为汗”的记载,可以讲,药浴的历史源远流长,奠基于秦代,发展于汉唐,充实于宋明,成熟于清代。药浴又分为局部药浴和全身药浴两种,局部药浴多选用足部、小腿为浸泡部位,足部乃运行气血、联系脏腑、沟通内外上下经络的重要起止部位,足三阳与足三阴经均交接于此,足部有内脏及全身反射区,有52块骨头,60余条肌肉,被誉为“人体的第二心脏”,而小腿的角质层较薄,且血管、神经、肌肉丰富,更利于药物透皮吸收。全身药浴是浸泡和熏蒸除头颈部外全身其他部位,作用面积更大,药物利用度更高,适合用病变部位广泛的全身性疾患。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除有抵御外邪侵袭的保护作用外,还有分泌、吸收、渗透、排泄、感觉等多种功能。药浴疗法就是利用皮肤这一生理特性,起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其机理不外乎局部作用和整体作用两个方面。局部作用是通过药物直接作用于肌表,以及肌肉、关节,改善皮肤、肌肉、关节的代谢,恢复其功能,直接针对病位、病因发挥治疗作用;整体治疗是通过药物透皮吸收进入血液,通过调整全身阴阳气血,调整脏腑功能。现代研究表明,药浴液中的药物离子通过皮肤、粘膜的吸收、扩散、辐射等途径进入体内,避免了肝脏首过效应,增加了病灶局部有效药物的浓度,直接针对病因、病位发挥治疗作用。同时湿热**引起局部的血管扩张,促进局部和周身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使新陈代谢旺盛,局部组织营养和全身机能得以改善,从而使疾病向愈。药浴疗法通过药物作用,水的温热效应以及磁疗效应,能够到达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疏通经脉、透达腠理、祛邪和中、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通络止痛、养荣生肌、美容保健等作用,不但可以治疗硬皮病、多发性肌炎、风湿性关节炎等风湿顽症,而且对失眠、便秘、骨折等疾病有确切疗效,为患此类顽疾的患者带来福音,取得了疗效的突破,深受广大患者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