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楸的功效与作用及营养价值_禁忌_选购和做法

2023-03-23 22:05:34 浏览

简介刺楸为五加科,落叶乔木,刺楸树干灰色,长纵裂,布有粗大硬棘刺。刺楸原产于山地的疏林中,在中国从东北到华南都有分布,日本、朝鲜半岛也有分布。刺楸春季的嫩叶采摘后可供食用,气味清香、品质极佳,是美味的野菜。刺楸在我国的东北和朝鲜、韩国、日本有着很高的知名度。

刺楸的功效与作用及营养价值禁忌选购和做法

利尿消肿,活血祛瘀,消炎止痛

刺楸具有毒性,食用时应注意其毒性。

以干燥、皮厚实、钉刺多者为佳。

刺楸叶形美观,叶色浓绿,树干通直挺拔,满身的硬刺在诸多园林树木中独树一帜,既能体现出粗犷的野趣,又能防止人或动物攀爬破坏,适合作行道树或园林配植。此外,刺楸木质坚硬细腻、花纹明显,是制作高级家具、乐器、工艺雕刻的良好材料。刺楸树根、树皮可入药,有清热解毒、消炎祛痰、镇痛等功效。刺楸春季的嫩叶采摘后可供食用,气味清香、品质极佳,是美味的野菜。刺楸在我国的东北和朝鲜、韩国、日本有着很高的知名度。

刺楸树皮 (《四川中药志》)

异名:丁桐皮、钉皮(《四川中药志》),刺楸皮(《陕西中草药》)。

刺楸(《救荒本草》),又名:鼓钉刺、刺枫树、刺桐、云楸、棘楸、丁木树、鸟不宿、上山虎、丁皮树、丁桐树、鹅足板树、刺椿、脚板叶。

采集:全年可采,剥取树皮,洗净,晒干。

炮制:用水洗净,去刺,润透,切丝,晒干。

⑴《四川中药志》:性平,味甘苦,无毒。

⑵《江苏药材志》:味苦,性小寒。

⑶《陕西中草药》:味辛微苦,性平。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脾、胃经。

功用主治-刺楸树皮的功效:祛风,除湿,杀虫,活血。

治风痛,腰膝痛,痈疽,疮癣。

⑴《四川中药志》:祛风行血,除湿杀虫。治腰膝疼痛,风寒湿痹及疥癣。

⑵《江苏药材志》:杀虫,消肿,排脓生肌。

治恶疮,疽瘘,痈肿,疳痔,咳逆上气,口疮。

⑶《陕西中药志》:祛风除湿,消炎止痛。治跌打损伤,风湿麻木,关节炎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

外用:煎水洗、捣敷或研末调敷。

⑴《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痔疮,清热解毒。

⑵《四川中药志》:散血,清热,除风湿。治肠风下血,跌打损伤及。

⑶《陕西中草药》:清热,凉血,除风湿,排脓生肌。

⑷《江苏药材志》:杀虫,消肿,排脓生肌。治恶疮,疽瘘,痈肿,疳痔,咳逆上气,口疮。3.《陕西中药志》:祛风除湿,消炎止痛。治跌打损伤,风湿麻木,关节炎。

树皮及叶含鞣质13~30%,树皮及心材含多炔化合物。茎、叶有强心甙和蒽甙反应。种子含脂肪油38.65%。含刺楸根皂甙(kalopanaxsaponin)A,生物碱(alkaloids),皂甙类(glycosides),鞣质(tannin)和挥发油(essen-tialoils)生物碱为一类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存在于自然界。有似碱的性质,所以过去又称为赝碱。大多数生物碱均有复杂的环状结构,氮素多包括在环内,具有光学活性。组成皂甙的糖常见的有葡萄糖、半乳糖、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及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等,常与皂甙元C3位的-OH连接成甙。

评价:低胆固醇,低钠盐,低饱和脂肪酸,富含钙,富含钾,富含铁,富含膳食纤维

【材料】五花肉适量,大葱一段,大枣一颗,黄芪一根,大蒜5半,刺楸1根,五加皮1根,香叶三到四片,大酱一勺,苹果半个,生姜三四片

【做法】首先把五花肉洗净,放入烧开的热水里咕嘟几分钟去掉赃物。把五花肉拿出备用。把水倒掉。下边来介绍一下料包。上图是基本料包,除了基本料包还要再加姜,蒜,大酱,苹果。那么现在开始混合。先把锅里换上新水后依次把五花肉,大枣,大蒜,刺楸,五加皮,香叶,大葱,大酱,苹果放入后盖盖煮即可。这里放苹果的原因是苹果可以把猪肉的杂味去掉。煮的时候锅里会浮出一层油,要把这层油撇掉。大概煮两个多小时,用筷子插一下看肉烂不烂,特别是那层肥肉一定要煮透,要不吃起来口感不好。我在快煮差不多时又放入了枸杞,大家也可以适量添加。大概肉煮好后捞出晾凉。用刀切好肉入盘就可以享用了。^^为了照相装盘时要注意马整齐。吃时要准备些配菜。因为肉里没有咸淡所以吃时像吃烤肉一样包着吃,但是一定不能少了正宗韩式辣白菜。辣白菜和韩式炖肉是最好的组合。入口即化!^^(好吃)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