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生给老师讲,马上快中考了,也就离1个多月了,自己爸爸妈妈非常着急,总是让他抓紧时间学习,不允许多看一会电视,游戏就更别提了,想都不允许想。然后老师就问他:“那你在学习的时候,爸爸妈妈在干嘛呢?”学生给我说爸爸妈妈在一旁看手机,虽然不看电视,但是刷手机的时候一会笑出声,一会手机音量无意中放了出来,导致干扰了正在学习的我。

如何改善孩子沉迷网络?让不上学孩子重返学校?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2年多来,专注于帮助叛逆厌学、辍学、休学、不上学、心理情绪障碍、沉迷网络、逃学等的孩子重返学校、爱上学习!联系我们免费领取解决方案。
其实,很多父母虽然对孩子要求很严格,但是总是对自己要求就很松,这对孩子来说是不平等的。而且父母往往以命令、责备的态度对待孩子,导致亲子关系紧张,其实在行动上,父母务必要做到和孩子具备平等的地位,和孩子有平等的关系,这样的沟通才会顺利。
那父母应该怎么和孩子建立正确的沟通呢?怎么才能培养出又听话又有学习成果的孩子呢?其实这和父母的沟通很重要。
1、培养孩子创新的意识,在于平日多交流
一旦孩子做事感觉有兴趣,并且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不畏惧家长、权威,甚至是老师,敢于对事情负责任,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且吸取建议,改正自己的缺点,这样才是培养出孩子的创新意识。而家长在这当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不是说让孩子多背几首唐诗,多做几道题目,多拿几次好成绩,就感觉到很满意了,那些毕竟还是暂时的。只有孩子的素质提升了,成绩才会稳定,决定孩子是否能考上名校。
那培养创新意识很难吗?一点也不,就在家庭的点滴沟通里。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和孩子一起讨论某些事情,即便在一起看看新闻联播,让孩子发表意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在不断地求证过程中,认识到新事物,改掉自己错误的认知,这就是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一旦小时候就逐渐形成,那么到了初中,甚至高中、大学,孩子也会在学术中有自己的想法。
2、家长与孩子拥有平等的关系
家长会经常指出孩子的缺点,但其实也要允许孩子指出自己的不足,这样的沟通才是平等有意义的。当孩子指出自己的问题时,并且家长以身作则做改进,这对孩子就很重要。因为如果只是一味地批评孩子,而不允许孩子指出自己的缺点,那就是压抑了孩子责任感的建立,孩子会处于不会发表意见的状态,也没了求知欲和探索欲。
培养孩子坚持真理,善于发表意见,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对他的学习是很有利的。所以在真正的实践中,父母还是要多想想,多倾听孩子的想法,不要以辈分压人,和孩子成为真正的朋友。
一旦孩子在家庭上拥有话语权,也逐渐地会开拓他的表达能力,思维也会活跃起来。现在很多孩子小学阶段还能考个满分,门门90分以上,可到了初中,一下子就后劲乏力了,家长看着也急,但是找不到原因,孩子也着急,自己那么用功,却换不来成绩。归根究底就是缺乏了思维探索能力,总是教什么学什么,不会深深思索,思维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