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端午节(DragonBoatFestival)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前,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一些糯米、红枣、白糖和其他配料来做粽子[粽子又称“角黍”、“角粽”,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汉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除了配料,还需要准备做粽子的叶子。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下关于包粽子叶子相关的知识,供大家参考。

其实包粽子所选用的叶子并不是固定的,每个地区所选用的叶子各有不同。不过大多都是根据当地的植物就地取材。而且包粽子的叶子需要满足三个特点,一是要有清香味,二要水煮后不易破,三是叶子的面积要大,这样才能更好的包粽子。
由于每个地区包粽子的叶子都不相同,所以选择包粽子叶子的标准也不相同。其中老北京包粽子的粽子叶多用苇叶,也被称为粽叶。广州人包粽子多用箬叶,选表面光滑软韧的较好。而汕头人[汕头人,属于潮汕民系,亦称潮州民系,潮汕民系又被称为东方犹太人。]包粽子多用竹叶,粽子有竹叶的清香味,但要煮软再用。
上海等地采用每年大伏天从安徽黄山采下的箬叶,这种叶子含有特殊的清香味,俗称“徽州伏箬”。一般来说,南方包粽子用的较多的叶子就是箬竹[箬竹(学名:Indocalamustessellatus(Munro)Kengf.):禾本科、箬竹属植物,竿高可达2米,最大直径7.5毫米;一般为绿色,竿下部者较窄,竿上部者稍宽,小枝2-4叶;叶鞘紧密抱竿,无叶耳;叶截形;叶片在成长植株上稍下弯,宽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先端长尖,基部楔形,下表面灰绿色,密被贴伏的短柔毛或无毛,叶缘生有细锯齿。]叶,也叫棕叶,是植物箬竹的叶子,北方则大多用芦苇的叶子多一些。
建议煮一下会比较好。
这是因为新鲜的粽子叶子刚采摘下来的时候,由于一般都生长在大自然里,可能会有很多灰尘甚至昆虫哦啊过得痕迹,因此并不会那么的干净。
而在包粽子之前将粽子叶煮一下不仅能够帮助去除掉叶子上的灰尘等污物,还能起到一定的杀菌作用,这样制作出来的粽子也会更加干净、卫生,所以粽子叶还是煮一下为好。
包粽子的叶子种类有很多,优缺点也各有不同,但实际上并没有能够包出来让粽子*香的叶子,主要是根据各个地方所特有的叶子品种来进行选择,因此,会有以下几种推荐:
南方地区用箬竹叶会比较多一点,主要是因为实际操作的时候,由于箬竹叶子一般比较宽大,而且尾端是尖的,因此箬竹叶相对来说会比较好包,箬竹叶也比较耐煮,而且箬竹叶是干燥的,比较好找,受季节性的约束不大,比较适合新手。
北方地区用芦苇叶包粽子会比较多,主要是因为北方的芦苇叶叶子新鲜,虽然包的时候比较容易断裂,但包之前用开水烫一下的话就可以了,芦苇叶包出来的粽子味道也会比较清新,但由于芦苇叶的叶子比较窄,比较适合包粽子手法相对娴熟的人,不太适合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