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时辛弃疾六十六岁。其时韩侂胄执政,正努力操持北伐,闲置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抚慰使,这年春初,又受命担任镇江知府,戍守江防腹地京口。从外貌看来,朝廷对他似乎很器重,然而现实上只不外是操纵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为招呼罢了。

2、辛弃疾到任后,一方面努力部署军事进攻的筹办事情;但另一方面,他又清晰地意识到政治斗争的邪恶,自身处境的孤危,深感很难有所作为。辛弃疾支撑北伐抗金的决议,可是对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冒进的作法,又感应忧心忡忡,他认为该当做好充实筹办,毫不能马虎从事,不然不免重蹈覆辙,使北伐再次遭到失败。辛弃疾的意见没有引起南宋当权者的器重,他来到京口北固亭,登高远望,怀古忆昔,心潮汹涌,感触万千,于是写下了这篇词中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