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边本币结算是什么?名义有效汇率的名义有效汇率的计算步骤?

2024-01-15 19:48:36 浏览

答:双边本币结算是指两国的双边贸易所使用的结算方式的过程。但除了双边所规定的结算货币外,两国要结算就需要先将本币按美元的汇率进行核算,再进行两国的兑换。因为两国的汇率需要一个媒介来确定它们的汇率,而美元是现在世界通行的货币。

双边本币结算是什么?名义有效汇率的名义有效汇

名义有效汇率的计算步骤:名义有效汇率是以贸易比重为权数的有效汇率,它所反映的是一国货币在国际贸易中的总体竞争力和总体波动程度。名义有效汇率的计算分为四个步骤:

1、选择一揽子有代表性的样本国货币;

2、根据该国与样本国的经贸联系程度计算出贸易权数;

3、计算出本币与样本国货币的双边汇率;

4、用这些贸易权数分别乘以本币与样本国货币的双边汇率,再加总得到有效汇率。在一国货币名义有效汇率的计算过程中,确定该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国的个数及其相应的贸易权数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繁琐的问题。

1、降低汇率风险:使用本币进行贸易和投资可以降低外汇波动的风险,因为不再需要将货币转换成第三方货币。

2、促进贸易: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有助于促进贸易,因为交易变得更加容易和便捷,企业可以更轻松地进行商业往来。

3、促进投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有助于改善双边贸易和投资环境,使双边贸易和投资更加便捷、高效,为双边经济关系注入新的活力。

是“实际汇率”的对称。未经物价指数调整计算的汇率。由于两国相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汇率名义上的变动往往并不能反映两国货币实际汇率水平的变动。

当两国货币汇率的变动程度与两国的相对通货膨胀率一致时,汇率的变动完全是名义上的汇率变动,其实际汇率水平并未改变;当汇率变动与两国的相对通货膨胀率不一致时,才会引起实际汇率水平的变化。

因此,名义汇率的变动通常以名义汇率指数,即以未经物价指数调整的双边或多边汇率指数计量。

汇率顺差是指在特定年度一国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又称“出超”.表示该国当年对外贸易处于有利地位

汇率顺差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国在特定年份对外贸易活动状况。

通常情况下,一国不宜长期大量出现对外贸易顺差,因为此举很容易引起与有关贸易伙伴国的摩擦。

例如,美、日两国双边关系市场发生波动,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日方长期处于巨额顺差状况。

与此同时,大量外汇盈余通常会致使一国市场上本币投放量随之增长,因而很可能引起通货膨胀压力,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汇率顺差是国际收支顺差,也叫做国际收支盈余,是指在一定时期(通常情况下为一年)内,各个国家之间的对外经济往来的收入总额大于支出总额的差额,就叫做顺差。一般这个数值前会加上“+”号作为表示。

而逆差是国际贸易逆差,是指在一定时期(通常情况下为一年)内,一个国家的进口额大于出口额,这就称为贸易逆差,也叫做入超。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贸易逆差的实现必须是在以金本位制货币为条件的情况下,向出口顺差国输出黄金,清算所欠的债款,否则无法实现贸易逆差。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