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的膜翅是什么意思

2024-08-03 22:45:26 浏览

瓢虫属于昆虫纲甲虫目瓢虫科,又称花瓢虫、草瓢、豆瓢等。它们分布广泛,除热带和亚热带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发现。瓢虫生活在低矮的灌木丛或杂草丛中,它会通过吸食植物汁液来为自身提供能量。瓢虫的膜翅是由腹足末端两个大小节组成的“翅膜”,在夜间为了保护自身和同伴不被天敌伤害可以分泌液体。当瓢虫数量达到一定数量后就会在体表形成类似于角质般的保护薄膜,在某些情况下还会分泌粘液粘住猎物和天敌。

瓢虫的膜翅是什么意思

2、瓢虫的生长环境影响

在自然环境下,瓢虫的生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食物、光照、温度和湿度等因素。光照:瓢虫喜阴暗环境,光照不足时虫体无法正常生长发育。温度对瓢虫生存影响很大,一般适宜温度在5~30℃之间。光照:瓢虫在白天生长速度较快,在5~7天左右就能发育出成虫,它通过捕食植物汁液来为自身提供能量。光照:一般白天适宜的光照时间为15~30分钟左右,在阳光充足时瓢虫可以迅速进行光合作用来获取能量与营养,但随着温度上升,这种光合作用速度会减缓。

3、瓢虫对天敌的伤害

在瓢虫的保护薄膜形成后,就能粘住它们的天敌。比如,黑粉虱、白粉虱和蚜虫等,它们会利用粘液来保护自己,这些粘着的薄膜就是保护膜了,可以有效地防止天敌靠近。再如蜘蛛、蜥蜴、鸟类等很多天敌也喜欢粘着瓢虫。它们用嘴将这些昆虫的卵吸食其中,让这些害虫无法孵化后代。所以要在防治害虫时尽量不与瓢虫接触。

为了防止这种虫害发生,农民朋友们应该及时清理果园内的杂草、残枝落叶等,还应该注意保护好瓢虫等天敌,避免被它们入侵。在农业生产中,为确保农作物稳产丰产,农户可以采取农业防治措施对蚜虫、烟粉虱等害虫进行综合防治。当田间蚜虫、烟粉虱多时就可以选择使用吡虫啉或啶虫脒进行防控。其中吡虫啉和啶虫脒是在农业措施中比较常见的药剂,尤其是吡虫啉的药效更好一些,因此对于蚜虫和烟粉虱的防治效果非常明显。而对于烟粉虱和蚜虫来说使用噻虫嗪后就容易出现“假死”现象,当这种现象发生时要及时喷施吡虫啉来进行防控。此外还要注意使用广谱性杀虫剂——啶虫脒或者烯啶虫胺进行虫害防治,并且要注意避免使用激素如乳油、阿维菌素等农药也会导致虫害频发。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