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市静乐宫门不属于山岳景区。武当九宫之首静乐宫,位于丹江口市境内。素有小故宫之称的静乐宫,是《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武当山古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尔的景福宫好比北京的故宫,是很有标志性的旅游景点,到了首尔,必须去的地方。这个作为这个国家权利象征的宫殿,也曾被摧毁破坏,然后再重建复原。景区有韩语、英文、日文和中文解说,虽然不是很标准,但是基本听得懂。没有故宫那么雄伟壮观金碧辉煌,但是有它自己独特的味道。

乘地铁3号线景福宫站或者5号线光化门站。
又称为乐宫,看过《大长今》的人必定对这个地方很是熟悉。这部戏就是在昌德宫里面拍摄的。秘苑是昌德宫的后院,也就是相当于我们中国皇宫的御花园。虽然不像御花园那么大,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俨然一派高贵典雅。
一整排的商店,商品琳琅满目,跟我们这边的步行街一般,有传统工艺的,也有新奇创意的。里面很吸引人的还有胡同里的韩国传统饮食店和传统茶馆。传统饮食店和茶馆保留了韩国特色的风格和情调,很受欢迎的哦。
乘地铁1号线钟阁站或者3号线安国站。
顾名思义,屋顶就是由青瓦组成的。这是韩国的政治中心—大韩民国的总统府。有主楼、迎宾馆、绿地园、无穷花花园、七宫等可参观,可以租个导游机或者跟随定点的中文解说导游,这样参观起来比较有意义,不然就只能是欣赏风景了哦。
离景福宫很近,就在对面。
去韩国一定要体验一下哦,简单地说类似于我们中国的桑拿,一间间的汗蒸房好似蒙古包,上面有显示该间汗蒸房的温度,名字以及功效等详细介绍。一般会有冷碳房、盐房、黄土房、酸素房、玉石房、以及男士专用的土窑房、冰房等。在这里,可以过夜,里面的食品跟设施也很齐全,韩剧也看过不少吧,来这里的人都吃鸡蛋,蘸着盐吃,味道不错,来汗蒸幕的人一定要试一下哦。
李调元纪念馆为德阳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为纪念清代著名文学家、戏剧家、诗人李调元,在罗江八景之一,玉京山上修建的一处仿古园林。现大殿用于展出各地书、画名家为纪念李调元而创作的书、画佳品供游人观赏,并已被罗江中学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李调元纪念馆,是罗江人民为纪念清代著名的李氏一门四进士,弟兄三翰林中的佼佼者:文学家、戏剧家、诗人李调元,于1988年动工,投资60余万元,在东外纹江之滨,古太平桥之首的玉京山上修建的一处仿古园林。第一期工程于1989年底竣工,计有六角亭一,四方亭二、重檐廊150米;尚有始建于唐中宗神龙年间的古寺,原名宝明寺,相传为十三尊者游戏之地。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又更名为景乐宫,作为道教寺院,一直延续到建国之后。现存三重殿堂和东西两廊,是清代乾隆年间建筑物,有残碑记载清乾隆年间道士谭至正、刘虚静师徒修缮景乐宫可考。1990年定为德阳市市中区文物保护单位,现大殿作为纪念李调元的书、画展厅,随时展出各地书、画名家为纪念李调元而创作的书、画佳品供游人观赏。1994年4月1日,被德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早在1995年,被罗江中学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校常组织师生前来参观学习。
飞猪上还可以查看更多有关于李调元纪念馆的介绍和玩法还有周边的景点
位于韩国伽耶山,在新罗时期是华严宗十大道场之一,现为曹溪宗五大丛林、三大寺、三十一座禅教大本山之一。
寺内保存有高丽大藏经版,即所谓的“八万大藏经”,作为最古老的三藏收藏库,设计上的熟练与保存技术令人惊讶。
1995年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寺中藏经版库里存放着13世纪问世的世界级文化遗产高丽大藏经版81258块,号称“八万大藏经”,约5200万字,藏经版殿按南北方向并行排列有正面15间的两座大规模建筑。
坐落在韩国庆尚北道东南的吐含山山腰处。创建于公元752年,它的院落布局极具特色,保存了廊院式平面格对、空间形态。
佛国寺的石造古迹都是用花岗岩建造,其形态、建筑方法均为当时土木建筑技术之精髓,华丽宏伟,表现一种平衡和谐之美,是韩国石造艺术的宝库。
佛国寺被誉为韩国最精美的佛寺,是迄今香火始终不断的为数不多的寺刹之一。1995年12月与石窟庵作为一个遗址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
朝鲜第22代王朝正祖大王为悼念自己的父王(即英祖的二子,虽然被册封为世子,但被派别斗争中受排挤而未能登上王位,在米柜中结束自己生命的思悼世子)。
把父王的遗骸从杨州拜峰山移葬到被称为朝鲜最好的风水宝地的水原华山,并把花山附近的邑城迁移到水原八达山下现今位置,修建了水原华城。1997年12月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
位于韩国首都首尔市钟路区,故又称东阙,也是首尔五大宫之一,朝鲜太宗于明永乐三年(1405年)继景福宫之后建立而成。
昌德宫原是朝鲜国王的离宫,朝鲜王朝后期则代替景福宫长期作为正宫使用。昌德宫的殿阁完全按照自然地形设计而成,是朝鲜王宫中最具自然风貌的宫殿,也是朝鲜王宫里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宫殿。
199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上,与水原华城一起被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朝鲜李朝时期(1392年-1910年)二十七代国王、王妃以及被追尊的国王及王妃的陵寝及墓园建筑,共有42座,绝大多数分布于今南朝鲜京畿道、首尔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开城境内。2009年6月,位于南朝鲜境内的40座王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文化遗产。
1、朝阳宫:凤凰古城风景区的一个景点,位于湖南省湘西凤凰古城北西侧的西门坡,现为湖南省级历史文物。原名陈家祠堂,专用于每年族属祭祖聚会议事之地,内有正殿、廊房、戏楼等建筑,结构紧凑,设计精巧,风韵独特。于民国4年(1915年)由乡绅陈炳、陈开藩等发动族人捐资兴建。民国12年。
2、未央宫:西汉帝国的大朝正殿,建于汉高祖七年(前200年),由刘邦重臣萧何监造,在秦章台的基础上修建而成 ,位于汉长安城地势最高的西南角龙首原上,因在长安城安门大街之西,又称西宫。
3、景仁宫:明清宫殿建筑,属于内廷东六宫之一。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曰长安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景仁宫。清代沿用明朝旧称,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道光十五年(1835年)、光绪十六年(1890年)先后修缮。
4、承乾宫: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属于内廷东六宫之一。初曰永宁宫,崇祯五年(1632年)八月更名为承乾宫。清沿明旧称。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道光十二年(1832年)略有修葺。
5、长乐宫:是在秦离宫兴乐宫基础上改建而成的西汉第一座正规宫殿,位于西汉长安城内东南隅,始建于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在位时居于此宫、汉高祖之后为太后居所,惠帝以后的汉帝居未央宫。
6、太极殿:我国古代著名的宫殿名称。自三国时期,魏明帝始建太极殿后,直至唐朝历代皇宫正殿(类似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皆为太极殿,之后北宋西京洛阳的大内正殿亦为太极殿,清代北京紫禁城亦有太极殿。
7、英华殿:始建于明代的中国宫殿建筑,位于北京紫禁城内廷外西路西北,初曰隆禧殿,隆庆元年(1567年)更为今名。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重修。英华殿是明清两代皇太后及太妃、太嫔礼佛之地。
宫殿为皇帝居住之所,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高级、最豪华的一种类型。根据考古发现,早在商代时期,就出现了宫殿。秦汉以来,宫殿规模更为宏大,如秦始皇的阿房宫,汉武帝的 未央、长乐、建章诸宫,唐代的大明宫。
唐长安宫殿是历史上最宏伟的宫殿,根据遗址作出的大明宫含元殿和麟德殿复原充分体现了当时宫殿艺术的成就。现存宫殿还有北京明清紫禁城(故宫)和沈阳故宫(明末清初)两座,以紫禁城最大也最完整。
宫城内包括礼仪行政部分和皇帝居住部分,称前朝后寝或外朝内廷;此外,还有仓库和生活服务设施。宫殿常是国中最宏大、最豪华的建筑群,以建筑艺术手段烘托出皇权至高无上的威势。
从原始社会到西周,宫殿的萌芽经历了一个合首领居住、聚会、祭祀多功能为一体的混沌未分的阶段,发展为与祭祀功能分化,只用于君王后妃朝会与居住。在宫内,宫殿常依托城市而存在,以中轴对称规整谨严的城市格局,突出宫殿在都城中的地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宫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