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都有什么镇非洲有几个州

2023-08-13 16:00:52 浏览

世界第二大洲,略小于亚洲,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1/5。西濒大西洋,北为地中海,东临红海与印度洋,南部则为大西洋和印度洋汇流水域。

非洲都有什么镇非洲有几个州

是“阿非利加洲”的简称,其英文名为AFRIca。

非洲位于亚洲的西南面。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与欧洲相望,东北角习惯上以苏伊士运河为非洲和亚洲的分界。大陆东至哈丰角(东经51度24分,北纬10度27分),南至厄加勒斯角(东经20度02分,南纬14度51分),西至佛得角(西经17度33分、北纬34度45分),北部至吉兰角(东经9度50分、北纬37度21分)。面积3020万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岛屿)。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2%,次于亚洲,为世界第二大洲。

因赤道横贯非洲的中部,有3/4的土地受到太阳的垂直照射,所以,其中有一半以上地区终年炎热,故称为“阿非利加”,简称非洲。“阿非利加”是希腊文阳光灼热的意思。

非洲的沙漠面积约占全洲面积1/3,为沙漠面积最大的洲。其中,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非洲东部还有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带。当然,除了沙漠,非洲也有郁郁葱葱的森林和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南部和东部的较高地区与西部和北部海拔较低的地方形成强烈的对比。

南部和东部的较高地区与西部和北部海拔较低的地方形成强烈的对比。

那米比沙漠是世界上最干燥的沙漠之一。但是沿岸地区却经常雾蒙蒙,肉质灌木,如芦荟便设法在潮气中生存。该沙漠中还有一种古怪的千岁兰(Welwitschiamirabilis),能存活100年以上。

约翰内斯堡,卢安达,开罗东的苏伊士区,开罗,开普敦,亚的斯亚贝巴,阿布贾,我就知道这么多了。。望采纳啊

非洲有53个国家和6个地区,主要包括埃及、利比亚、苏丹、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亚速尔群岛、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喀麦隆、赤道几内亚等国家。具体如下:

北非:埃及、利比亚、苏丹、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亚速尔群岛(葡)、马德拉群岛(葡)。

东非: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索马里、吉布提、肯尼亚、坦桑尼亚、卢旺达、布隆迪、塞舌尔、乌干达。

中非: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共和国(刚果(布))、刚果民主共和国(刚果(金))、圣多美及普林西比、乍得、中非。

西非:毛里塔尼亚、西撒哈拉(未独立)、塞内加尔、冈比亚、马里、布基纳法索、几内亚、几内亚比绍、佛得角、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科特迪瓦、加纳、多哥、贝宁、尼日尔、加那利群岛(西)。

南非:赞比亚、安哥拉、津巴布韦、马拉维、莫桑比克、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南非、斯威士兰、莱索托、马达加斯加、科摩罗、毛里求斯、留尼旺(法)、圣赫勒拿(英)。

截止2015年7月8日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结束,非洲共计40个国家拥有129项世界遗产(其中4项为两国共有,1项为3国共有)。

个州

注:遗产名称为红体字表明已经与该遗产的图文说明建立链接。

遗产名称涂黄的景点为我已经游览过的遗产。

阿尔及利亚于1974年6月24日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世界遗产委员会任期:1978-1980,1983-1989,2011-2015。截止2015年7月8日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结束,阿尔及利亚共计拥有7项世界遗产,遗产包括6项文化遗产,1项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遗产总数并列世界第41位。

1.贝尼哈迈德堡AlQal'aofBeniHammad(1980年,世界文化遗产)

2.贾米拉Djémila(1982年,世界文化遗产)

3.姆扎卜山谷M'ZabValley(1982年,世界文化遗产)

4.阿杰尔高原Tassilin'Ajjer(1982年,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5.提姆加德Timgad(1982年,世界文化遗产)

6.提帕萨Tipasa(1982年,世界文化遗产)

7.阿尔及尔城堡KasbahofAlgiers(1992年,世界文化遗产)

2011-09-21完成1992年以前遗产图文介绍。

贝宁于1982年6月14日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世界遗产委员会任期:1995-2001,2003-2007。截止2015年7月8日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结束,贝宁共计拥有1项世界遗产,为文化遗产。

1.阿波美皇宫RoyalPalacesofAbomey(1985年,世界文化遗产)

2011-11-17完成1985年以前遗产图文介绍。

博茨瓦纳于1998年11月23日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世界遗产委员会任期:无。截止2015年7月8日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结束,博茨瓦纳共计拥有2项世界遗产,遗产包括1项文化遗产,1项自然遗产。

1.措迪洛山Tsodilo(2001年,世界文化遗产)

2.奥卡万戈三角洲OkavangoDelta(2014年,世界自然遗产)

2011-11-22完成2001年以前遗产图文介绍。

2014-08-14完成2014年新增遗产图文介绍。

布基纳法索于1987年4月2日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世界遗产委员会任期:无。截止2015年7月8日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结束,布基纳法索共计拥有1项世界遗产,为文化遗产。

1.洛罗派尼遗址RuinsofLoropéni(2009年,世界文化遗产)

2011-12-09完成2009年以前遗产图文介绍。

喀麦隆于1982年12月7日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世界遗产委员会任期:无。截止2015年7月8日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结束,喀麦隆共计拥有2项世界遗产,全部为自然遗产,其中1项与刚果、中非共和国共有。

1.德贾动物保护区DjaFaunalReserve(1987年,世界自然遗产)

2.流经三国的桑加河SanghaTrinational(2012年,与刚果、中非共有,世界自然遗产)

2011-12-11完成1987年以前遗产图文介绍。

2014-02-15完成2012年新增遗产图文介绍。

佛得角于1988年4月28日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世界遗产委员会任期:无。截止2015年7月8日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结束,佛得角共计拥有1项世界遗产,为文化遗产。

1.老城:大里贝拉历史中心CidadeVelha,HistoricCentreofRibeiraGrande(2009年,世界文化遗产)

2011-12-28完成2009年以前遗产图文介绍。

中非共和国于1980年12月22日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世界遗产委员会任期:无。截止2015年7月8日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结束,中非共和国共计拥有2项世界遗产,全部为自然遗产,其中1项与刚果(布)、喀麦隆共有。

1.马诺沃-贡达圣弗洛里斯国家公园Manovo-GoundaStFlorisNationalPark(1988年,世界自然遗产)

2.流经三国的桑加河SanghaTrinational(2012年,与刚果、喀麦隆共有,世界自然遗产)

2011-12-28完成1988年以前遗产图文介绍。

2014-05-27完成2012年新增遗产图文介绍。

乍得于1999年6月23日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世界遗产委员会任期:无。截止2015年7月8日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结束,乍得共计拥有1项世界遗产,为自然遗产。

1.乌尼昂加湖泊群LakesofOunianga(2012年,世界自然遗产)

2014-01-23完成2012年新增遗产图文介绍。

刚果于1987年12月10日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世界遗产委员会任期:无。截止2015年7月8日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结束,刚果共计拥有1项世界遗产,为自然遗产,与中非共和国、喀麦隆共有。

1.流经三国的桑加河SanghaTrinational(2012年,与喀麦隆、中非共和国共有,世界自然遗产)

2014-01-24完成2012年新增遗产图文介绍。

科特迪瓦于1981年1月9日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世界遗产委员会任期:无。截止2015年7月8日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结束,科特迪瓦共计拥有4项世界遗产,遗产包括1项文化遗产,3项自然双重遗产;其中1项与几内亚共有。

1.宁巴山自然保护区MountNimbaStrictNatureReserve(1981年,1982年扩大范围;与几内亚共有,濒危世界自然遗产):几内亚境内(1981年)-科特迪瓦境内(1982年)

2.塔伊国家公园TaïNationalPark(1982年,濒危世界自然遗产)

3.科莫埃国家公园ComoéNationalPark(1983年,世界自然遗产)

4.历史城镇大巴萨姆HistoricTownofGrand-Bassam(2012年,世界文化遗产)

2012-03-21完成1983年以前遗产图文介绍。

2014-01-26完成2012年新增遗产图文介绍。

刚果民主共和国DemocraticRepublicoftheCongo(5项)

刚果于1974年9月23日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世界遗产委员会任期:1980-1987。截止2015年7月8日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结束,刚果共计拥有5项世界遗产,全部为自然遗产。

1.维龙加国家公园VirungaNationalPark(1979年,濒危世界自然遗产)

2.加兰巴国家公园GarambaNationalPark(1980年,濒危世界自然遗产)

3.卡胡兹-别加国家公园Kahuzi-BiegaNationalPark((1980年,濒危世界自然遗产)

4.萨隆加国家公园SalongaNationalPark(1984年,濒危世界自然遗产)

5.俄卡皮野生动物保护区OkapiWildlifeReserve(1996年,濒危世界自然遗产)

2014-02-03完成1996年以前遗产图文介绍。

埃及于1974年2月7日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世界遗产委员会任期:1976-1983,1991-1997,1999-2005,2007-2011。截止2015年7月8日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结束,埃及共计拥有7项世界遗产,遗产包括6项文化遗产,1项自然遗产。遗产总数并列世界第38位。

1.阿布米奈基督教遗址AbuMena(1979年,世界文化遗产)

2.底比斯古城及其墓地AncientThebeswithitsNecropolis(1979年,世界文化遗产)

3.开罗古城HistoricCairo(1979年,世界文化遗产)

4.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MemphisanditsNecropolis–thePyramidFieldsfromGizatoDahshur(1979年,世界文化遗产)

5.阿布辛拜勒至菲莱的努比亚遗址NubianMonumentsfromAbuSimbeltoPhilae(1979年,世界文化遗产)

6.圣卡特琳娜地区SaintCatherineArea(2002年,世界文化遗产)

7.鲸鱼峡谷WadiAl-Hitan(WhaleValley)(2005年,世界自然遗产)

2014-05-24完成2005年以前遗产图文介绍。

埃塞俄比亚于1977年7月6日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世界遗产委员会任期:2009-2013。截止2015年7月8日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结束,埃塞俄比亚共计拥有9项世界遗产,遗产包括8项文化遗产,1项自然遗产。遗产总数并列世界第26位。

1.拉利贝拉岩石教堂Rock-HewnChurches,Lalibela(1978年,世界文化遗产)

2.塞米恩国家公园SimienNationalPark(1978年,世界自然遗产)

3.贡德尔地区的法尔西·盖比城堡及古建筑FasilGhebbi,GondarRegion(1979年,世界文化遗产)

4.阿克苏姆考古遗址Aksum(1980年,世界文化遗产)

5.阿瓦什低谷LowerValleyoftheAwash(1980年,世界文化遗产)

6.奥莫低谷LowerValleyoftheOmo(1980年,世界文化遗产)

7.蒂亚Tiya(1980年,世界文化遗产)

8.历史要塞城市哈勒尔HararJugol,theFortifiedHistoricTown(2006年,世界文化遗产)

9.孔索文化景观KonsoCulturalLandscape(2011年,世界文化遗产)

2014-11-03完成2011年以前遗产图文介绍。

加蓬于1986年12月30日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世界遗产委员会任期:无。截止2015年7月8日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结束,加蓬共计拥有1项世界遗产,为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

1.洛佩─奥坎德生态系统与文化遗迹景观(2007年,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

2014-11-26完成2007年以前遗产图文介绍。

冈比亚于1987年7月1日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世界遗产委员会任期:无。截止2015年7月8日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结束,冈比亚共计拥有2项世界遗产,均为文化遗产。其中1项与塞内加尔共有。

1.詹姆斯岛及附近区域(2003年,世界文化遗产)

2.塞内冈比亚石圈(2006年,与塞内加尔共有,世界文化遗产)

2014-12-06完成2006年以前遗产图文介绍。

加纳于1975年7月4日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世界遗产委员会任期:1976-1980。截止2015年7月8日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结束,冈比亚共计拥有2项世界遗产,均为文化遗产。

1.沃尔特地区、大阿克拉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的要塞和城堡FortsandCastles,Volta,GreaterAccra,CentralandWesternRegions(1979年,世界文化遗产)

2.阿散蒂传统建筑AsanteTraditionalBuildings(1980年,世界文化遗产)

2014-12-24完成1980年以前遗产图文介绍。

几内亚于1979年3月18日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世界遗产委员会任期:1980-1987。截止2015年7月8日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结束,几内亚共计拥有1项世界遗产,为自然遗产,此项遗产与科特迪瓦共有。

1.宁巴山自然保护区MountNimbaStrictNatureReserve(1981年,1982年扩大范围;与科特迪瓦共有,濒危世界自然遗产):几内亚境内(1981年)-科特迪瓦境内(1982年)

2015-01-13完成1981年以前遗产图文介绍。

1.图尔卡纳湖国家公园群(1997年,2001年扩大范围,世界自然遗产)

2.肯尼亚山-里瓦野生动物保护区MountKenya-LewaWildlifeConservancy(1997年,2013年扩展范围,世界自然遗产)

3.拉穆老镇(2001年,世界文化遗产)

4.神圣的米吉肯达卡亚森林群(2008年,世界文化遗产)

5.肯尼亚东非大裂谷的湖泊系统(2011年,世界自然遗产)

6.蒙巴萨的耶稣堡(2011年,世界文化遗产)

1.马罗提-德拉肯斯堡跨境世界遗产点MalotiDrakensbergTransboundaryWorldHeritageSite(2000年,2013扩展范围;与南非共有,世界文化自然遗产)

1.昔兰尼考古遗迹(1982年,世界文化遗产)

2.大莱普提斯考古遗迹(1982年,世界文化遗产)

3.塞卜拉泰考古遗迹(1982年,世界文化遗产)

4.塔德拉尔特阿卡库斯岩石艺术遗迹群(1985年,世界文化遗产)

5.古达米斯老镇(1986年,世界文化遗产)

1.黥基·德·贝马拉哈自然保护区(1990年,世界自然遗产)

2.安布希曼加的的皇家蓝山行宫(2001年,世界文化遗产)

3.阿钦安阿纳雨林(2007年,世界自然遗产)

1.马拉维湖国家公园(1984年,世界自然遗产)

2.琼戈尼岩石艺术区(2006年,世界文化遗产)

1.廷巴克图Timbuktu(1988年,濒危世界文化遗产)

2.杰内的古镇群OldTownsofDjenné(1988年,世界文化遗产)

3.邦贾加拉的悬崖(多贡人地区)CliffofBandiagara(LandoftheDogons)(1989年,世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

4.阿斯基亚陵TombofAskia(2004年,世界文化遗产)

1.阿尔金海滩国家公园(1989年,世界自然遗产)

2.瓦丹、欣盖提、提希特和瓦拉塔的古代卡萨(1996年,世界文化遗产)

1.入境站(2006年,世界文化遗产)

2.孤山文化景观(2008年,世界文化遗产)

1.非斯的麦地那(1981年,世界文化遗产)

2.马拉喀什的麦地那(1985年,世界文化遗产)

3.阿伊特本哈杜的卡萨(1987年,世界文化遗产)

4.梅克内斯历史城市(1996年,世界文化遗产)

5.沃吕比利斯的考古遗迹(1997年,世界文化遗产)

6.得土安的麦地那(原名提塔万)(1997年,世界文化遗产)

7.索维拉的麦地那(原莫加多尔)(2001年,世界文化遗产)

8.马扎甘的葡萄牙城(杰迪代)(2004年,世界文化遗产)

9.拉巴特,现代都市与历史古城Rabat,moderncapitalandhistoricCity(2012年,世界文化遗产)

1.莫桑比克岛(1991年,世界文化遗产)

1.特威菲尔泉岩刻群落(2007年,世界文化遗产)

2.纳米布沙海NamibSandSea(2013年,世界自然遗产)

1.阿德尔和泰内雷自然保护区(1991年,世界自然遗产)

2.尼日尔“W”国家公园(1996年,世界自然遗产)

3.阿加德兹历史中心HistoricCentreofAgadez(2013年,世界文化遗产)

1.苏库尔文化景观(1999年,世界文化遗产)

2.奥孙-奥绍博神圣树林(2005年,世界文化遗产)

其中1项与冈比亚共有。

1.戈雷岛(1978年,世界文化遗产)

2.朱贾国家鸟类保护区(1981年,世界自然遗产)

3.尼奥科罗-科巴国家公园(1981年,世界自然遗产)

4.圣路易岛(2000年,世界文化遗产)

5.塞内冈比亚石圈(2006年,与冈比亚共有,世界文化遗产)

6.萨卢姆三角洲(2011年,世界文化遗产)

7.巴萨里乡村:巴萨里与贝迪克文化景观BassariCountry:Bassari,andBedikCulturalLandscapes(2012年,世界文化遗产)

1.阿尔达布拉环礁(1982年,世界自然遗产)

2.玛依谷自然保护区(1983年,世界自然遗产)

1.斯泰克方丹、斯瓦特克朗、克罗姆德拉伊和周围地区的化石人类遗迹群(1999年,2005年扩大范围,世界文化遗产)

2.伊西曼格利索湿地公园(1999年,世界自然遗产)

3.罗本岛(1999年,世界文化遗产)

4.马罗提-德拉肯斯堡跨境世界遗产点MalotiDrakensbergTransboundaryWorldHeritageSite(2000年,2013扩展范围;与莱索托共有,世界文化自然遗产)

5.马蓬古布韦文化景观(2003年,世界文化遗产)

6.开普植物群保护区(2004年,世界自然遗产)

7.弗里德堡穹状物(2005年,世界自然遗产)

8.里希特斯韦特文化和植物景观(2007年,世界文化遗产)

1.博尔戈尔山和纳帕塔地区的遗迹群(2003年,世界文化遗产)

2.麦罗埃岛考古遗址(2011年,世界文化遗产)

1.恩戈罗恩戈罗保护区(1978年,2010年,世界文化自然遗产)

2.基卢瓦基西瓦尼的废墟群和松戈姆纳拉废墟群(1981年,世界文化遗产)

3.塞伦盖蒂国家公园(1981年,世界自然遗产)

4.塞卢斯野兽保护区(1982年,世界自然遗产)

5.乞力马扎罗国家公园(1987年,世界自然遗产)

6.桑给巴尔的斯通镇(2000年,世界文化遗产)

7.孔多阿岩石艺术遗迹群(2006年,世界文化遗产)

1.古帕玛库景观(2004年,世界文化遗产)

1.杰姆的圆形竞技场(1979年)(世界文化遗产)

2.突尼斯的麦地那(1979年)(世界文化遗产)

3.迦太基的考古遗迹(1979年)(世界文化遗产)

4.艾什凯勒国家公园(1980年)(世界自然遗产)

5.凯尔夸内的布匿镇及其坟场(1985年,1986年)(世界文化遗产)

6.凯鲁万(1988年)(世界文化遗产)

7.苏塞的麦地那(1988年)(世界文化遗产)

8.杜加(1997年)(世界文化遗产)

1.布恩迪难以穿越的国家公园(1994年)(世界自然遗产)

2.鲁文佐里山国家公园(1994年)(世界自然遗产)

3.巴干达国王们的卡苏比陵(2001年)(世界文化遗产)

此项遗产与津巴布韦共有。

1.莫西奥图尼亚瀑布(维多利亚瀑布)(1989年,与津巴布韦共有)(世界自然遗产)

其中1项与赞比亚共有。

1.马纳波尔斯国家公园、萨比和切俄雷自然保护区(1984年)(世界自然遗产)

2.大津巴布韦国家纪念地(1986年)(世界文化遗产)

3.卡米国家遗址纪念地(1986年)(世界文化遗产)

4.莫西奥图尼亚瀑布(维多利亚瀑布)(1989年,与赞比亚共有)(世界自然遗产)

5.马托博山(2003年)(世界文化遗产)

阿布贾是首都特区,市区很好。

出了市区还是破落相,环境不是很好,房子还是简单的,房顶是生锈的铁皮的,那种简易房。

生活不富裕,但能自足。

要说的是,他们的精神相当富裕,上帝伴随着他们,他们没有感到不幸福。

提到非洲你会想到什么?

贫穷、饥饿、落后、撒哈拉沙漠、动物世界等等,但其实真实的非洲并没有那么不堪,那里远比你想象中的要美、要绚丽。

其中,有这样一座非洲小镇,这里不仅有瀑布、火山、岩浆流,还有五彩斑斓的含盐盆地。

这座风景绝美的小镇,就是位于非洲埃塞俄比亚的亚贝洛镇。

让人想不到的是,如此美丽的风景中,却暗藏着常人想象不到的危险。

这里方圆几百里,都没有可饮用的水,甚至没有一丝生命迹象;这里曾被《国家地理》杂志称为“世界上最残酷的地方”。

然而,危险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群体——采盐工。

亚贝洛镇一直以产盐胜地闻名,在这个村里,但凡有劳动能力的人都会选择采盐的工作,而且他们用的都是最原始、最简陋的工具和方法。

采盐听上去容易,但其实困难重重,也可以说这里的采盐工都是在拿命换盐。

这里气候非常恶劣,平均海拔都在90米以下,且常年高温。再加上临近火山,经常有岩浆和散发着恶臭的硫磺水从中涌出。

除此之外,挖盐工每天都要忍受高达一百一十度的昼夜温差,而且采盐位置在低于海平面近百米的凹地。

在极度恶劣的环境下,采盐工常年拼命工作,所以他们也被称为“最接近地狱之门的人”。

可悲的是这份冒着生命危险的工作,不仅没有帮助他们摆脱贫苦,反而因为气候和环境的关系,许多人丧失了健康。

因为设备简陋,面对高温和具有腐蚀性的盐,采盐工毫无保护措施,只能用塑料袋塞住自己的鼻子和耳朵。

那些裸露在外的皮肤基本都是溃烂的。

面对受损的皮肤,他们唯一的治疗措施就是在伤口上涂一层凡士林,然后再在伤口上贴一块胶布。

有的人还会在手臂和小腿缠上布条,可是这种原始的方法并不会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

身体长年累月受到侵蚀后,皮肤也逐渐开始白化,看起来像变异的白人。

再加上采盐工人自身防护条件有限,不到三年许多人就会耳聋和失明。

意大利摄影师马西莫·鲁米记录了Afar部落矿工的生活。

他们努力从土中掘出盐块的同时,他们最亲密的“伙伴”早已等待多时。

盐工用骆驼将盐砖送到Berhale小镇,卖给那里的盐贩子。

可运输也没有想象中容易,仅仅在路上就要耗费3天时间。而留在大地上的每一个脚印,都显得无比沉重。

这些采盐工人并不是各自为阵,他们都属于当地的一个工人联盟。

联盟大约有三四百人,专门的监督员还会交替下水干活。

最后每个人的报酬再根据他们下水的次数来计算。

虽然是有组织的采盐,但在极端的天气下,他们通常只能早上工作,太阳出来后就不得不休息。

他们的工作注定就是同时间和环境作斗争,日复一日,难以改变。

那么,他们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获得的报酬是多少呢?

答案是:每天仅有8欧元。(约等于60多块钱)

很多人不明白,他们一天的工资还不到绝大多数人一天工资的零头,为什么多数人还将这份工作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原因就是,那些微薄的报酬积攒起来,可以养活他们的家人。

这里的人都说:“感谢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盐湖,至少这对我们来说,是活下去的希望。”

事实证明,除了挖盐,他们别无选择,不仅如此,这里的祖祖辈辈,都需要靠采盐来维持生计。

以盐为生,仿佛早已成了他们生存的宿命。

努拉,18岁,在小镇出生长大。

从十岁开始就跟着父亲采盐,他眼睁睁看着父亲的皮肤被一点一点侵蚀,直到再也不能下水采盐。

现在,一家人的生活都要靠他来维持。

努拉并不想留在这里采盐,他更想到外面的世界看看。

无奈的是,这个贫穷的地方早已将他牢牢捆绑,只能像他的父亲一样深深扎根于此。

在艰难的生活面前,多数孩子都会像努拉一样,小小年纪便不得已加入到挖盐的行当里。

尽管父母们意识到了湖水对孩子身体健康的损害,但为了生存,他们没有别的选择。

只有少数家庭的大人不会允许让孩子参与的,因为他们知道这项工作的危险性。

就像幸运一点的孩子则可以在黄昏之时,欢欣雀跃地去迎接父母回家,简单的快乐在这一刻格外纯真。

其实大人们的坚持,是为了生计,但也是希望自己的子女不要再在盐湖中苦命挣扎。

抬头天堂,低头地狱。是游历者对这里的真实评价。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则是这里不变的平静与规律。

无论是作为父母,还是孩子,他们一直勤勤恳恳地为生活奔波。

在这里,盐希在这里望,盐也是诅咒。

天地万物间,一切美好皆与他们无关,唯一的信念不过就是活下去。

其实无论在哪里,总有无数人在经历着我们难以想象的艰辛。

非洲的另一个国家,布基纳法索,也被称为“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由于当地年轻人们都极度缺乏工作,以至于连搬砖都变得抢手。

满天的尘土,炎热的高温天气,工人们大多连鞋子都没有穿,就这样在高温下干着繁重的活。

他们每个人每天要生产50到100块石砖,工钱就直接按照他们完成的石砖块数来付,做一天就给一天的工钱。

工人们收入虽然比非洲其他的一些工作都要高,甚至多出4倍,然而高强度的体力活,也会让他们的身体日渐颓靡。

这些身强力壮的农民,即使身体看起来很好,但由于用最原始的方法来开采石块,环境的恶劣对身体有着致命的伤害。

长此以往,搬砖工在这样的环境下短短工作几年,便会有人不幸患上严重的尘肺病。

可即使如此,搬砖在这个国家也是一份体面的工作。

而那些主要靠农牧为生的人们,平均一天只能赚不到10元。

同样极度贫穷的情况,也在塞拉利昂上演。

由于奇特的地质原因,塞拉利昂可以说是钻石遍地,人人富裕并不难。

事实恰恰相反。在富人面前,钻石是宝贝,是爱情的象征,而在塞拉利昂老百姓面前,钻石只是祸害。

有钻石,自然会吸引西方资本逐利而来,他们收买了塞拉利昂政府,买下大片大片埋着钻石的土地,从而激发了许多社会矛盾,令塞拉利昂混乱不断。

不仅如此,钻石也成了种族派别之间内战的根源之一。

各方为了争夺钻石这种稀世珍宝,都使用了极其野蛮的手段,最后所得财富自然进入了军阀和商人的腰包。

最后只剩下普通民众越来越贫穷,甚至一次次绝望地饱受战乱之苦。

有数据显示,这里有接近一半的钻石被称之为“沾满鲜血”的钻石。

因此,在这里,淘钻也象征着战争与死亡。

前段时间,在国内有个段子爆火:打工人打工混,打工都是人上人。

一下子说出了无数打工人内心的辛酸与苦楚。

身为打工人,我们也总调侃自己是搬砖人,从早到晚,日复一日。

钱难赚无疑是打工人最真实的心声,而真正难赚的钱,其实早已存在在落后的国家了。

长久以来,由于种种因素,绝大多数非洲人民的生活都水深火热。

可另一方面,也说明:穷则生变,变则通,通则久。

既然贫穷到了尽头,或许唯有变通,才可以在摸索中寻找到更好的未来。也只有这样,生活才不仅仅是为了简单地活下去,而是多了一份尊严和希望。

世界上辛苦的工作千千万,我们永远想象不到,究竟哪种最残酷。

或许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最明白,也最能懂得生存之不易。

莎士比亚在《为奴十二载》中写道:人应该生活,而非仅仅为了生存而活着。

可往往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毕竟,有些人仅仅是活着,就已经拼尽了全力。

所以,我们要倍加珍惜现在的生活,毕竟和那些非洲采盐工人比,我们多了一份幸运,也拥有更多的选择权。文/夏格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