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属于湖北省黄冈市,为湖北省的地级市。

黄冈地处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京九铁路中段。现辖七县(红安、罗田、英山、浠水、蕲春、黄梅、团风)、二市(武穴、麻城),黄州区、龙感湖管理区和黄冈经济开发区,版图面积1.74万平方公里。
湖北省有13个地级行政区,即武汉市、黄石市、襄阳市、荆州市、宜昌市、十堰市、孝感市、荆门市、鄂州市、黄冈市、咸宁市、随州市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03个县级行政区,即39个市辖区、26个县级市、35个县、2个自治县、1个林区,其中,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和神农架林区由省直管。
黄岗大别山主峰风景区简介:
大别山主峰风景区位于英山县,又名吴家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以山岳地貌、原始森林、河谷景观为主要特征,汇“峰、林、潭、瀑”于一地,集宗教文化、民俗风情、历史人文景观、农艺景观于一体,融古朴、奇险、秀丽、神奥于一身。
园内自然赋予的景观——“主峰旭日”、“挂天飞瀑”、“石瀑鉴心”、“松林奇观”、“龙潭河谷”和“千年檵木园”、“百年古藤园”被成为“神奇七绝”。
人文景观石鼓庙和南武当则可佛、道双修,其中南武当武圣宫景区由九宫三院构成,已开放景点有武圣宫、灵宫殿、龙虎殿、钟鼓楼、配殿、宗师府、万人太极广场、书画院等景点。
黄冈属于湖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京九铁路、京九高铁中段,是武汉城市圈成员城市之一,南部鄂长江与江西省九江市,湖北省黄石市和鄂州市为邻,西部与湖北武汉市相连。黄冈北部为大别山,南临蜿蜒万里而来的长江天险。境内物产丰富,人杰地灵,交通方便,全市人口近七百万,为湖北人口大市。
黄冈全市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江淮小气候区。四季光热界线分明。2009年度全市年平均气温偏高,夏季高温日数明显偏多,年降水量偏少,年日照时数基本正常。梅雨期出现局地暴雨洪涝,夏秋有阶段性伏旱、秋旱,农业气候角度分析总体属正常偏好年景。
2009年全市日照时数为1772-2070小时,英山最多,红安最少,与常年比较,除英山县偏多1成外,其它各地接近常年平均值。全市年降水量882-1397毫米,年降水量的最小值出现在红安。除稀水县与常年持平外,其它各地比常年偏少1-2成。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冬季偏多,春、夏、秋三季偏少。梅雨期雨量除黄梅、武穴、麻城正常偏多外,其它各地偏少。
黄冈在湖北省,属于湖北省的地级市。
黄冈,古称黄州,湖北省辖地级市,武汉城市圈城市之一。黄冈地处鄂东、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京九铁路中段,楚头吴尾和鄂、豫、皖、赣四省交界,与武汉山水相连;地势自北向南逐渐倾斜,东北部与豫皖交界为大别山脉。
截至2020年,全市共辖1个市辖区、2个县级市、7个县,总面积17400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5882719人。
黄冈是湖北省辖的地级市
被称为鄂东明珠、水岸都市
简称并且获评“国家正能量城市”
同时黄冈是农业大市,只有一个1个市辖区
农业资源丰富,农耕文化深厚,是重要的优质粮油基地
革命传统光辉灿烂。黄冈是中共早期建党活动的重要驻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组建了红十五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革命武装力量,发生了“黄麻起义”、新四军中原突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等重大革命史事件。为缔造共和国,先后有44万黄冈儿女英勇捐躯,其中5.3万人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黄冈自北向南逐渐倾斜,东北部与豫皖交界为大别山脉,主脊呈西北—东南走向,有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96座,位于罗田、英山两县的天堂寨主峰海拔1729米,为全市最高点。中部为丘陵区,海拔多在300米以下,高低起伏,谷宽丘广,冲、垅、塝、畈交错。
南部为狭长的平原湖区,海拔高度在10-30米之间,河港、湖泊交织,30公顷以上湖泊38个。
发源于大别山脉的倒水、举水、巴水、浠水、蕲水和华阳河等六大水系,均自北向南流经该市汇入长江。长江流经该市215.5千米,故黄冈有“黄金水道”之称。
黄冈市境内居民以汉族为主,散居有土家族、壮族、回族、苗族、哈萨克族、黎族、土族、蒙古族、满族、白族,佤族、瑶族、藏族、维吾尔族、布依族、彝族、高山族等45个少数民族。超过200人的有土家族、壮族、回族、苗族、哈萨克族、黎族、土族等7个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