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郡到什么工业定州有什么工业

2023-08-11 20:21:06 浏览

3、中山西路大世界东南侧约60米。

定州郡到什么工业定州有什么工业

7、叮咛店镇定州双天工业园区管委会。

8、赵村乡定曲路南侧。

定州,是一座具有26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华古城。以其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丰富的旅游资源而成为河北名城。

定州的历史变迁,唐杜佑的《通典》记载的非常详细,《通典·州郡·博陵郡》说:“定州,帝尧始封唐国之地。战国初为中山国,后为魏所并,后又属赵。秦为上谷、钜鹿二郡之地。汉高帝置中山郡,景帝改为中山国。后汉因之,晋亦不改。后燕慕容垂移都于此,北岳常山在焉。后魏为中山郡,兼置安州,道武帝改为定州。后周置总管府,领鲜虞郡。隋初郡废,炀帝初置博陵郡,后改为高阳郡。大唐为定州,或为博陵郡。领县十一:安喜、北平、鼓城、恒阳、新乐、义丰、望都、无极、唐昌、深泽、陉邑。

公元前26-22世纪定州归九州之一的冀州管辖。

公元前2361定州为尧帝封地。

公元前649年齐国国相管仲在今定州境内筑一城,即今天的定州城。

公元前506年鲜虞国改称中山国,定都中人城(今唐县西南一带),定州属中山国

公元前414年中山国迁都于顾(即今定州城,这是定州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都)

公元前408年魏国攻灭中山国,顾(今定州城)归魏国管辖。

公元前380年中山国国君桓公励精图治,彻底打败魏国,而成功复国,顾(今定城)又重新回到中山国手中,不久,中山国将国都由顾迁到灵寿城(今石家庄灵寿县)。

工业

公元前323年中山国国君称王,全国统领26个城邑,其中包括顾(今定州城)。

公元前296年赵国攻灭中山国,定州归赵国管辖。

公元前228年秦国攻灭赵国,定州归秦国管辖。

公元前221年秦国统一中国,先置36郡,定州归巨鹿郡管辖;后设47郡,定州归恒山郡管辖。

定州城,当时名叫卢奴县,为汉高祖刘邦所设置。

公元前154年定州仍称卢奴,为中山国国都。定州全境及其所辖范围,被称为中山国。汉景帝(刘邦孙子)封第九子刘胜为中山国王,国都卢奴(今定州城),管辖14县:卢奴、北平县(今保定满城县)、北新城(今保定徐水县)、唐县、深泽、苦陉(今定州邢邑镇邢邑村)、安国、曲逆、望都、新市、新处(今定州大辛庄镇)、毋极(今石家庄无极县)、陆成(今保定蠡县)、安险(今定州固城村)。

公元221年定州及其辖地仍名中山国。

公元232年仍称卢奴,曹衮被封为中山恭王,驻地卢奴(今定州城),管辖9县。

公元265年仍称卢奴,为中山国治所。晋武帝封司马睦为中山王,驻地卢奴,卢奴(今定州城)管辖8县。

公元386年定州及其所辖地,仍称中山。鲜卑人慕容垂建后燕国,定都中山(这是定州在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建都),把卢奴(今定州城)改名为弗违,管辖8县。

公元397年定州及其所辖地,仍称中山。中山归北魏,设置安州,治所在中山,将弗违(由卢奴改称,今定州城)复名卢奴(今定州城)。

当时的定州城是三级行政机构的所在地,一是安州的州府所驻地,二是中山郡的郡府所驻地,三是卢奴县的县府所驻地。

公元400年拓跋珪改安州为定州(这是定州的名称在历史上第一次以定州二字出现),治所在中山,定州管辖5郡:中山,常山、博陵、北平、巨鹿。中山郡治卢奴(今定州城),辖7县。

即定州的州治在中山郡,中山郡的郡治在卢奴县(今定州市)。

这是定州这个称谓第一次在历史上出现,但当时定州并不局限指今天的定州城,而是指定州所管辖的整个地区。当时的定州是古代行政划分州、郡、县中州的概念。

公元534年定州属东魏,仍管辖5郡:中山、常山、博陵、北平、巨鹿。

公元583年设置定州总管府,驻扎鲜虞县(由卢奴改称安熹又改称鲜虞,即今定州市)管辖定州、冀州、灜州三州军事。

公元607年改定州为博陵郡,郡治鲜虞县(今定州市),管辖10县。

公元621年归唐,复置定州,管辖10县。

设定州总管府,驻扎定州,管辖5州:定州、恒州、并州、灜州(州治在今沧州河间)、廉州(州治在今石家庄藁城市)。

公元623年设置定州大总管府,驻扎定州,管辖32州:定、洛、相、磁、磁、黎、冀、深、蠡、沧、灜、魏、贝、景、博、赵、宗、观、廉、井、邢、栾、德、卫、满、幽、易、燕、平、营。

公元951年设置定州义武军节度使,驻扎定州,管辖3州:定州、易州、沧州。

公元1048年设置定州路,驻扎定州,管辖8州。

公元1113年改定州为中山府,治所在安熹(今定州市),管辖7县。

公元1128年定州归金国。

公元1129仍设中山府,府治安熹(今定州市)管辖7县。

公元1219年归元朝,仍设中山府,府治安熹(今定州市),管辖3县:安熹、无极、新乐。

公元1369年改中山府为定州,州治在安喜县(今定州市),从此中山府的名字不再出现。

公元1370年改安喜为定州,从此安喜二字不再出现,而定州二字成为现定州城所专用,并一直延续至今。

公元1376年仍设定州(此定州为一个州的概念),州治定州(为一个县的概念,即今定州市),管辖4县:定州、新乐、曲阳、行唐。

公元1649年仍设定州,州治定州,管辖3县:定州、新乐、曲阳。

公元1724年仍设定州,由隶属正定府改为直属直隶省(相当于今天省直管县的概念),州治定州,管辖3县。

公元1912年称定州,州治定州,管辖3县。

公元1913年改定州为定县。

公元1914年称为定县,属保定道。

公元1937年在定州设置第十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扎定县,管辖6县:定县、新乐、灵寿、行唐、曲阳、阜平。

1949年8月1日,设定县专区,专署驻定县。辖12个县:定县、新乐、安国、博野、蠡县、安平、饶阳、深泽、无极、阜平、行唐、曲阳。

1952年原属沧县专区的肃宁县划入定县专区。辖13县。

1954年撤销定县专区,将定县、安国、博野、蠡县、曲阳、阜平等6县划归保定专区;肃宁县划归沧县专区;饶阳、安平、深泽、无极、新乐、行唐等6县划归石家庄专区。

公元1958年定县、曲阳合并为定县。

公元1961年定县、曲阳分开。

公元1986年定县升级为定州市。

1994年12月,保定地区和保定市合并,组建新的地级保定市,定州由保定市代管。

2013年6月,河北省委、省政府决定,确立定州为河北省省直管市,不再由保定市代管,行政区划隶属河北省人民政府直接管辖,赋予定州省辖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将定州作为河北省改革开放深化先行试验区优先发展,将定州打造为河北省中部区域中心城市和全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定州市是河北省保定地区辖市,历史古城。位于省境中部京广铁路沿线,总面积127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5.5万亩,总人口119万(2008年)。春秋战国时期为中山国地,曾为中山国都。汉置卢奴县,北魏改为定州,1913年废州为定县。1986年改为定州市。市境位于太行山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光热充足,灌溉发达,自古即为河北粮棉重要产地之一。古代松柏遍布,桑竹成林。隋、唐时已发展为中国北方大商业城市和丝织品中心,所产罗绫有6种产品成为“贡品”。现有农机、造纸、建材、制药、食品加工、工艺美术等部门。古迹有中国现存最高的砖质古塔开元寺塔(又名料敌塔),八角十一层,高84.2米。始建于北宋咸平四年(1001),历时55年建成。静仁寺和净众院塔基地宫发掘出大量定瓷,并有中国北宋最优的壁画。多古墓,已发掘的有东汉中山简王刘焉墓、东汉中山穆王刘锡墓和中山怀王刘修墓,出土大量宝贵文物,如刘修墓中的金缕玉衣、马蹄金、竹简等,从刘焉墓中发掘的大量石刻,已建石刻馆保存。尚有元大道观中殿、明文庙、清贡院和清风店烈士纪念塔。定州市农业基础雄厚。全市耕地面积126万亩,基础设施完善,生产条件优越。粮食、油料进入全国百强,蔬菜成为特色产业。肉牛、花生、脱水菜、腌渍菜等十多种农副产品和加工产品畅销国际市场。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定洲电厂、长安汽车、旭阳焦化、伊利乳业四大支柱企业带动了定州经济快速发展。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形成了铸造轧钢、钢网编织、体育用品、纺织加工等优势行业。第三产业快速增长,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共有各类市场93处,其中专业市场24处,为构筑定州新的产业优势奠定了基础。

驾车路线:全程约350.1公里

1.定州市内驾车方案

1)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沿中山中路行驶170米,过左侧的鑫源写字楼约80米后,调头进入中山中路

2)沿中山中路行驶2.1公里,直行进入中山东路

3)沿中山东路行驶830米,直行进入S382

5)行驶70米,右前方转弯

2.行驶260米,在入口,进入G4

3.沿G4行驶87.4公里,朝天津方向,稍向右转

4.行驶830米,在入口,进入G18

5.沿G18行驶108.5公里,朝北京/济南/东营/王庆坨方向,稍向右转进入G18

6.沿G18行驶240米,朝北京/王庆坨/G2/G112方向,稍向左转进入王庆坨互通

7.沿王庆坨互通行驶680米,过王庆坨互通,朝北京/G2方向,稍向右转进入王庆坨互通

8.沿王庆坨互通行驶970米,在入口,进入G3

9.沿G3行驶9.7公里,朝滨海新区/G2501/G3方向,稍向右转进入石各庄互通立交

10.沿石各庄互通立交行驶1.7公里,过石各庄互通立交,在入口,进入S2501

11.沿S2501行驶80.1公里,朝唐山/秦皇岛/G25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汉沽北互通立交

12.沿汉沽北互通立交行驶1.7公里,在入口,进入G25

13.沿G25行驶31.0公里,直行进入唐津高速公路

14.沿唐津高速公路行驶10.9公里,在唐山南/唐海出口,

15.唐山市内驾车方案

1)行驶240米,右前方转弯

2)行驶130米,朝唐山方向,稍向左转

3)行驶970米,直行进入唐海线

4)沿唐海线行驶2.5公里,直行进入G205

5)沿G205行驶2.4公里,左转进入建设南路

6)沿建设南路行驶5.2公里,右转进入西山道

7)沿西山道行驶24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左侧)

公元前26-22世纪,定州归九州之一的冀州管辖。

齐桓公三十七年(公元前649年),齐国国相管仲在今定州境内筑一城,即今天的定州城。

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鲜虞国改称中山国,定都中人城(今唐县西南一带),定州属中山国。

魏文侯三十八年(公元前408年),魏国攻灭中山国,顾(今定州城)归魏国管辖。

周安王二十二年(公元前380年),中山国国君桓公打败魏国,成功复国,顾又重新回到中山国手中。

赵惠文王三年(公元前296年),赵国攻灭中山国,定州归赵国管辖。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国统一中国,先置36郡,定州归巨鹿郡管辖;后设47郡,定州归恒山郡管辖。

汉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定州仍称卢奴,为中山国国都。

魏太和六年(232年),仍称卢奴,曹衮被封为中山恭王,驻地卢奴(今定州城),管辖9县。

晋泰始元年(265年),仍称卢奴,为中山国治所。晋武帝封司马睦为中山王,驻地卢奴,卢奴(今定州城)管辖8县。

后燕建兴元年(386年),定州及其所辖地,仍称中山。鲜卑人慕容垂建后燕国,定都中山(这是定州在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建都),把卢奴(今定州城)改名为弗违,管辖8县。

北魏皇始二年(397年),定州及其所辖地,仍称中山。中山归北魏,设置安州,治所在中山,将弗违(由卢奴改称,今定州城)复名卢奴(今定州城)。

北魏天兴三年(400年),拓跋珪改安州为定州(这是定州的名称在历史上第一次以定州二字出现),治所在中山,定州管辖5郡:中山,常山、博陵、北平、巨鹿。

隋开皇三年(583年),设置定州总管府,驻扎鲜虞县(由卢奴改称安熹又改称鲜虞,即今定州市)管辖定州、冀州、灜州三州军事。

隋大业三年(607年),改定州为博陵郡,郡治鲜虞县(今定州市),管辖10县。

唐武德四年(621年),归唐,复置定州,管辖10县。设定州总管府,驻扎定州。

唐武德六年(623年),设置定州大总管府,驻扎定州。

后周广顺元年(951年),设置定州义武军节度使,驻扎定州,管辖3州:定州、易州、沧州。

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设置定州路,驻扎定州,管辖8州。

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改定州为中山府,治所在安熹(今定州市),管辖7县。

金天会六年(1128年),定州归金国。

金天会七年(1129年),仍设中山府,府治安熹(今定州市)管辖7县。

蒙古太祖十四年(1219年),归元朝,仍设中山府,府治安熹(今定州市),管辖3县:安熹、无极、新乐。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中山府为定州,州治在安喜县(今定州市),从此中山府的名字不再出现。

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安喜为定州,从此安喜二字不再出现,而定州二字成为现定州城所专用,并一直延续至今。

明洪武九年(1376年),仍设定州(此定州为一个州的概念),州治定州(为一个县的概念,即今定州市),管辖4县:定州、新乐、曲阳、行唐。

清顺治六年(1649年),仍设定州,州治定州,管辖3县:定州、新乐、曲阳。

清雍正二年(1724年),仍设定州,由隶属正定府改为直属直隶省(相当于今天省直管县的概念),州治定州,管辖3县。

驾车路线:全程约222.2公里

1.定州市内驾车方案

1)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沿中山中路行驶240米,调头进入中山中路

2)沿中山中路行驶2.1公里,直行进入中山东路

3)沿中山东路行驶840米,左转进入G107

4)沿G107行驶2.1公里,右后方转弯

5)行驶1.4公里,朝G4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2.沿匝道行驶2.1公里,直行进入京港澳高速公路

3.沿京港澳高速公路行驶84.6公里,朝朔州/天津/G18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4.沿匝道行驶1.1公里,直行进入荣乌高速公路

5.沿荣乌高速公路行驶108.3公里,朝天津中心城区/滨海新区/S7方向,稍向左转进入津保高速公路

6.沿津保高速公路行驶900米,过王庆坨互通,直行进入津保高速公路

7.天津市内驾车方案

1)沿津保高速公路行驶15.5公里,直行进入津保高速公路

2)沿津保高速公路行驶70米,左前方转弯

4)行驶100米,在第2个出口,左后方转弯进入津永线

5)沿津永线行驶1.7公里,右转

6)行驶80米,过左侧的河北工业大学新校区东门约80米后,调头

终点:河北工业大学(北辰...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