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岩(英文:SunlightRock)俗称"岩仔山",别名"晃岩",相传1641年,郑乐成来到晃岩,看到这里的景致赛过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开,称之为"日光岩”。那么日光岩人文汗青有哪些呢?

1、站在日光岩山门处,看到一块高40多米的巨岩,凌空而立,在那巨岩峭壁上,有1915年许世英题刻的“天风海涛”四字横书;其下另有两行大字题刻,右侧为“鼓浪洞天”,系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江苏丹阳人丁一中所书,这是日光岩最早的题刻。左侧为“鹭江第一”,是清道光年间福建长乐人林铖所写,两者接近,笔迹相称,林铖签名出格大,游人常误为二者皆是林铖所题,实在后者比前者晚刻二百多年。上述三大崖刻,可说是对日光岩的风景作了形象性的归纳综合,给游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是日光岩的第一景。进入山门,便是日光岩寺,重建于明万积年间,至今有400多年的汗青。日光岩寺是一块巨岩笼罩的岩穴,称“一片瓦”,因天天凌晨,向阳从厦门五老峰冉冉升起,该寺起首洗浴在金色的阳光下,因而得名,厥后日光寺又更名为“莲花庵”。这是明正德年间建尼姑庵而改名的。
2、从莲花庵向上进步,有“九夏生寒”、“鹭江龙窟”两处题刻皆在石巷旁,石巷乃两块森然壁立的高峻岩石夹峙而成。因高峻丛树遮荫,长年累月阴湿,炎天冷风习习,令人顿生几分凉意。
3、从石巷长进,便是龙头盗窟。这是郑乐成在此山上屯兵时遗留下来的寨门,我国教诲家蔡元培老师,曾题诗一首:“叱咤天风镇海涛,批示若定阵云高,虫沙猿鹤有时尽,正气觥觥不行淘”。寨门右侧有“宛在亭”,“宛在亭”下有一巨石,上端平展,高15米,宽6米,坐南朝北,与厦门隔江相望。巨石下方刻有“闽海雄风”四字,苍劲有力,右上方有“郑延平水操台故址”字样;另一石刻郑乐成五绝诗一首:“礼乐依冠第,文章孔孟家。南山开寿域,东海酿流霞”。这是郑乐成手书行草,后人于1918年拓印刻上的。
以上就是对于日光岩人文汗青有哪些的相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