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句选自金陵酒肆留别是李白在出蜀当年的秋天,往游金陵,也就是今江苏南京,大约逗留了大半年时间。开元十四年(726)春,诗人赴扬州,临行之际,朋友在酒店为他饯行,李白留诗告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和风吹着柳絮,酒店里溢满芳香;吴姬捧出新压的美酒,劝客品尝。“柳花”,说明时当暮春。“金陵”,点明地属江南。这是柳烟迷蒙、春风沉醉的江南三月,诗人一走进店里,沁人心脾的香气就扑面而来。这一“香”字,把店内店外连成一片。金陵古属吴地,遂称当地女子为“吴姬”,这里指酒家女。她满面春风,一边压酒(即压酒糟取酒汁),一边笑语殷勤地招呼客人。置身其间,真是如沐春风,令人陶醉,让人迷恋。
这两句写出了浓浓的江南味道,虽然未明写店外,而店外“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杨柳含烟的芳菲世界,已依稀可见。此时,无论是诗人还是读者,视觉、嗅觉、听觉全都调动起来了。如钟惺所说:“不须多亦不须深,写得情出。”诗中的“唤”字,在一些版本中又作“劝”。
“柳花”,即柳絮,本来是没有香的,但一些诗人却闻到了,如传奇“莫唱踏阳春,令人离肠结。郎行久不归,柳自飘香雪。”故明人杨升庵说:“其实柳花亦有微香,诗人之言非诬也;柳花之香,非太白不能道;竹之香,非子美不能道。”其实,对“满店香”的理解完全不必拘泥于此,那当是春风吹来的花香,是泥土草木的清香,是美酒飘香,大概还有“心香”,所谓心清闻妙香。
茶庄名称。根据天眼官方资料得知;五品香是茶庄、尤溪县五品香茶庄成立于2022年,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是一家以从事批发业为主的企业。从事农副产品销售、食用农产品初加工是一家非常不错的茶庄。
“沉水良材食柏珍,博山炉暖玉楼春。怜君亦是无端物,贪作馨香忘却身。”唐代诗人罗隐如此描述当时忘情于香道文化的雅士。在古时中国,品香与斗茶、插花、挂画同为贵族精神生活追求的极致,这种结合了财富和学养的文化生活方式,最终目的在于追求心境的平衡。然而,古香道的传统已经断去了200年,现代人罕有知晓。
今时今日,居于上海的台湾逢甲大学历史与文物管理研究所教授刘良佑却沉浸其中,研究香道文化20多年,在家里筑一香室,仿古法造出香具,设香席会客品香,要把中国传统的香道文化传承下去。
早在今年2月,北京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中国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览上,顾绣、江南丝竹、沪剧、黄道婆手工棉纺技术等都是热门,中国香道却无人识得。刘良佑就不无担忧地说,近年来日本香道代表团曾两次走访江浙,本是来寻香道的发源,却发现已经失传,“他们得意极了,这边的同道之人几乎没有。”
唐朝时熏香盛行,进入宋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琴棋书画以及美食、酒、茶、香道等都完成了奠基,呈现出博大雄浑的态势。达官贵人和文人墨客经常相聚闻香,制定了最初的香席仪式——伴着茶道而进行的香事。南宋初期,日本贵族使节从浙江天目山带走了福建建窑烧制的茶盏和完整的茶道典仪,与茶道一起东渡的就有香事。当日本贵族把这股“唐风雅事”逐渐熏化形成自己的香道时,熏香文化的发源地中国却在宋代以后的一千年里日渐式微,这炉香传至清末,终于在战乱和西方文明的冲击下火尽灰冷了。
刘良佑早年曾在台北“故宫”博物馆里从事研究工作,他在乾隆帝的“多宝阁”里发现了一些造型奇趣的小炉,有金银打造,也有珐琅的材质,成套堆砌,却不知是何物。待他翻阅《四库全书》等史料,才查出这是古代的品香工具。当时考古材料的香工具大量出土,从西周到近代,中国文化中用香的证据一直不断,出于好奇和倾慕之情,刘良佑也因此一步一步投入了香文化的研究。
“品香之香,不是现代人所说的香水、香精或者香草香叶什么的,而是一些很名贵的香品;香席也有各种用具和规矩,这是一场要耗时、耗财,也讲究文化积淀和品位的活动。”为此,刘良佑斥巨资搜罗香品,又按照古书所示亲自设计烧制品香工具,还特意赴日本研究香道缛节。二十几年下来,他编撰了三部香道研究书籍,在台湾省设立了品香社团,成为当代中国研究香道第一人。在受邀至上海博物馆作研究期间,刘良佑邀请了许多文博界的朋友共赴香席,中国传统香事的文化意境让文博界的专家们皆感震撼。上海博物馆陶瓷研究员张东亦是刘良佑香席的座上宾,他回忆自己初次品香的经历时说:“在浮躁喧嚣的现代社会,仿佛嗅觉被完全打开,这种宁静愉悦的感觉非常难得,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致敬。”
1、香客,读音xiāngkè,汉语词语,意思是去寺庙烧香的人。朝山进香的人。
(1)元无名氏《独角牛》第一折:“这早晚香客未来全哩。”
(2)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可有香客与男僧来往么?”
(3)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云翠仙》:“(梁有才)诈为香客,近女郎跪。”
(4)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六章:“从鄂中和鄂北来的香客,从河南来的香客,都经过老河口汇合,然后越过汉水,一帮一帮地向武当进发。”
按照你的描述,“茶香能醉客,心静可通禅“,这应该是一个茶馆或者静修之地的对联。
茶香能醉客,意思是欢迎朋友们来品尝香茶,美好的令人陶醉。
心静可通禅,意思是这是一个幽静的场所,可以感悟禅意,修养身心。
意思意思是:兰花生长在幽谷里面没有人赏识,人们把它种在东轩旁边也遗忘了它的清香。用衬托、比喻说明主人是个品行高洁的君子,只是无人赏识,颇有落寞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