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t:开始启动过程所需的文件。

/sys:也是一个伪文件系统:跟硬件设备相关的属性映射文件。
/tmp:临时文件。/mnt:临时挂载文件系统。/root:用户的个人目录。
/bin:存储的是可执行命令。普通单用户
/sbin:存储的是管理命令。/bin、/sbin、/lib、/etc:这几个文件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每个文件和其它的文件都有一定的关联性。
/dev:该文件夹中存放的都是一些关于设备的文件,例如光驱、硬盘、U盘、以及一些IDE(hd开头)和SATA(sd开头)、SCSI(sd开头)、USB(sd开头)相关的文件。供系统用于访问硬件。
/proc:伪文件系统,该文件夹中的文件在系统启动之前是空的。存储的很多都是一些内核的镜像文件。
/var:可变化的文件。日志,邮件文件。
/media:移动挂载点,一些可热插拔介质。/opt:手工挂载设备的挂载点。可选的应用程序包目录。
/usr:只读用户数据次要层次,包含大部分多用户功能和应用。文件,/usr/bin、/usr/sbin、/usr/lib:系统启动后为了一些功能而使用的命令。/usr/local/bin、/usr/local/sbin、/usr/local/lib:存储的是当前系统启动后的第三方软件需要用到的一些可执行文件和库文件。
(1)引导加载程序,包括固化在固件中的boot代码和bootloader两大部分。有些CPU在运行bootloader之前会先运行一段固化程序,比如x86的CPU会先运行Bios中的固件,然后才运行硬盘的第一个分区(MBR)中的bootloader,但是在大多的嵌入式系统中,是没有固件的,bootloader就是上电后执行的第一个程序。
特定于嵌入式板子的定制内核以及内核的启动参数,内核的启动参数可以是内核默认的,也可以是由bootloader传递给它的。
包括根文件系统和建立于Flash内存设备上的文件系统,里面包含了linux系统能够运行所必须的应用程序、库等等,比如可以给用户提供LInux的控制界面shell程序、动态链接的程序时所需要的glibc或uClibc库等。
特定于用户的应用程序,它们也存储在文件系统中,有时在用户应用程序和内核层之间可能还会包括一个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常用的嵌入式GUI有:Qtopia和MinGUI等。显然,在嵌入式系统的固态存储设备上有相应的分区来存储它们。
目前linux发行版默认使用的文件系统是“ext4”。EXT4是第四代扩展文件系统,是Linux系统下的日志文件系统,是ext3文件系统的后继版本。Ext4文件系统的特点:更大的文件系统和更大的文件、更多的子目录数量、持久性预分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