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军吏俑,俗称将军俑,在秦俑坑中数量极少,出土不足十件,分为战袍将军俑和铠甲将军俑两类,其共同特点是头戴鹖冠,身材高大魁梧,气质出众超群,具有大将风度.战袍将军俑着装朴素,但胸口有花结装饰,而铠甲将军俑的前胸、后背以及双肩,共饰有八朵彩色花结,华丽多采,飘逸非凡,衬托其等级、身份,以及在军中的威望.

车士,即战车上除驭手(驾车者)这外的士兵.一般战车上有两名军士,分别为车左俑和车右俑.车左俑身穿长襦,外披铠甲,胫着护腿,头戴中帻,左手持矛、戈、戟等长兵器,右手作按车状.车右俑的装束与车左俑相同,而姿势相反.他们都是战车作战主力,但据文献记载,他们在兵器配置和作战职责上有着一定的区别.从秦俑坑战车遗迹周围发现的兵器看,秦代战车上的车左和车右均手持戈、矛等格斗用长兵器及弓弩等致远兵器,说明战车上车左、车右的分工并不十分明确.在战车上,除了矛驭手和车左、车右俑外、还发现有指挥作战的军吏俑.军吏有高低之分,负有作战指挥的职责.
立射俑在秦俑中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兵种,出土于二号坑东部,所持武器为弓弩,与跪射俑一起组成弩兵军阵.立射俑位于阵表,身着轻装战袍,束发挽髻,腰系革带,脚登方口翘尖履,装束轻便灵活.此姿态正如《吴越春秋》上记载的“射之道,左足纵,右足横,左手若扶枝,右手若抱儿,此正持弩之道也.”立射俑的手势,与文献记载符合,说明秦始皇时代射击的技艺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各种动作已形成一套规范的模式,并为后世所承袭.
武士俑即普通士兵,作为军阵主体,在秦俑坑中出土数量为最,可依着装有异分为两类,即战袍武士和铠甲武士.他们作为主要的作战力量分布于整个军阵之中.战袍武士俑大多分布于阵表,灵活机动;铠甲武士俑则分布于阵中.两类武士皆持实战兵器,气质昂扬,静中寓动.
军吏俑从身份上讲低于将军俑,有中级、下级之分.从外形上看,头戴双版长冠或单版长冠,身穿的甲衣有几种不同的形式.军吏俑除了服饰上与将军俑不同外,精神气度上也略有差异,军吏俑的身材一般不如将军俑体魄丰满魁伟,但整体上比较高大,双肩宽阔,挺胸伫立,神态肃穆.更多的表现出他们勤于思考,勇武干练的一面.
骑兵俑出土于二号坑,有116件,多用于战时奇袭.由于兵种的特殊,骑兵的装束显然与步兵、车兵不同.他们头戴圆形小帽,身穿紧袖、交领右衽双襟掩于胸前的上衣,下穿紧口连档长裤,脚登短靴,身披短而小的铠甲,肩上无披膊,手上无护甲.衣服短小轻巧,一手牵马,一手持弓.从这种特殊的装束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从古代骑兵战术出发,骑士的行动敏捷是一项基本的要求.二号坊出土的骑兵形象,是迄今为止我国考古史上发现的最早的骑兵实物.因而对研究当时骑兵服饰和装备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考古资料.
驭手俑为驾驶战车者,在三座俑坑中均有出土,他们身穿长襦,外披铠甲,臂甲长及腕部,手上有护手甲,胫着护腿,脖子上围有颈甲,头上带有巾帻及长冠,双臂前举作牵拉辔绳的驾车姿态.由于古代战争中战车的杀伤力极强,因而驭手在古代战争特别是车战中,地位尤为重要,甚至直接关系着战争的胜负.
秦俑彩绘主要有红、绿、蓝、黄、紫、褐、白、黑八种颜色.如果再加上深浅浓淡不同的颜色,如朱红、粉红、枣红色、中黄、粉紫、粉绿等,其颜色就不下十几种了.化验表明这些颜色均为矿物质.红色由辰砂、铅丹、赭石制成.绿色为孔雀石,蓝色蔚蓝铜矿,紫色为铅丹与蓝铜矿合成,褐色为褐铁矿,白色为铅白和高岭土,黑色为无定形炭.这些矿物质都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颜料.秦俑运用了如此丰富的矿物颜料,表明2000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已能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这些颜料.这不仅在彩绘艺术史上,而且在世界科技史上都有着重要意义.秦俑彩绘技术也有许多独到之处.一般在彩绘之前对陶俑表面先进行处理.由于陶俑是没有釉的素陶,具有较多的毛细孔,表面不能滑润.而彩绘则要求毛细孔不易太多,也不能太少,表面不易太滑,也不能太涩.为了达到这一要求,陶俑在烧造之前表面似用极细的泥均匀涂抹,并加以压光,减少了毛孔,又提高了光洁度,同时在陶俑烧造之后,似进行了化学物理处理.从陶俑陶片断面观察,也证明了陶俑烧造之前表面曾用细泥涂抹,有的部位不只涂抹一次,陶俑表面还涂有一层薄薄的类似以胶质的物质,表面涂胶减少了陶俑两者紧密地粘接起来,使之彩绘不易脱落.彩绘技法则是根据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方法.一般陶俑的颜面、手、脚面部分先用一层赭石打底,再绘一层白色,再绘一层粉红色,尽量使色调与人体肤色接近.而袍、短裤、鞋等处的彩绘则是采取平涂一种颜色,只是在衣袖与袖口、甲片与连甲带之间运用不同的色调作对比,更显示出甲衣的质感.有些胡须、眼眉的处理,则是用黑色绘成一道道细细的毛发.总之,彩绘工序复杂,手法多样,着色讲究,充分显示了彩绘的层次和质感,使雕塑与彩绘达到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其中有些彩绘技法为汉代所继承.陶俑、陶马彩绘严格模拟实物,但在色调的掌握上以暖色为主,很少使用冷色.红、蓝、绿等色调的使用,巧妙地表现出秦军威武.兵马俑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不可低估,而兵马俑更是全世界的一个奇迹,他让外国人赞叹,让中国人骄傲!
1、兵马俑从身份上区分,主要有士兵与军吏两大类,军吏又有低级、中级、高级之别。一般士兵不戴冠,而军吏戴冠,普通军吏的冠与将军的冠又不相同,甚至铠甲。其中的兵俑包括步兵、骑兵、车兵三类。根据实战需要,不同兵种的武士装备各异。
2、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大部分手执青铜兵器,有弓、弩、箭镞、铍、矛、戈、殳、剑、弯刀和钺,身穿甲片细密的铠甲,胸前有彩线挽成的结穗。军吏头戴长冠,数量比武将多。秦俑的脸型、身材、表情、眉毛、眼睛和年龄都有不同之处。
3、秦始皇帝陵二号兵马俑陪葬坑在时隔20多年后再次进行考古发掘。秦俑二号坑位于一号坑东北侧,总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它1976年4月发现,1994年年3月正式进行考古发掘随后对外开放,是秦兵马俑一号、二号、三号坑中发掘最晚的俑坑。
4、秦俑二号坑第一次考古发掘表明,二号坑是一座地下土木结构的建筑,呈曲尺形。埋藏陶俑、陶马约1400余件、战车89乘、骑兵鞍马116匹,是一个面朝东的以战车、骑兵、步兵混合编组的大型军阵。在建筑形制、兵种阵容及陶俑的神态等方面较一、三号坑复杂得多,为研究秦代军事制度、雕塑艺术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1、秦始皇兵马俑,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公里处的兵马俑坑内。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2、秦陵兵马俑共有3个兵马俑坑,呈品字形排列。其中一号坑的发现缘于1974年3月,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面积为14220平方米。
3、一号坑按实战军阵排列,为步兵和战车组成的一个长方形的军阵,由前锋、主体、侧翼、后卫四部分组成。
5、它是由骑兵、战车和步兵(包括弩兵)组成的多兵种特殊部队。二号坑有陶俑陶马1300多件,战车80余辆,青铜兵器数万件,其中将军俑、鞍马俑、跪姿射俑为首次发现。
6、三号坑的发现,同二号坑一样,是考古队经过钻探的结果。1976年5月11日,又在一号坑西端北侧25米处,钻探发现了一个陪葬坑。三号坑是三个坑中唯一一个没有被大火焚烧过的,所以出土时陶俑身上的彩绘残存较多,颜色比较鲜艳。
7、兵马俑从身份上进行区分,主要有士兵与军吏两大类,军吏又有低级、中级、高级之别。
8、一般士兵不戴冠,而军吏戴冠,普通军吏的冠与将军的冠又不相同,甚至铠甲也有区别,其中的兵俑包括步兵、骑兵、车兵三类。
1、西安著名的景点有:秦始皇陵兵马俑,华清池,大雁塔,小雁塔,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未央宫遗址,兴教寺塔,大唐芙蓉园,黄巢堡国家森林公园,骊山,西安城墙。
2、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世界文化遗产。1974年,秦始皇陵兵马俑坑被发现。公元前3世纪的地下雕塑群无论建造年代,建筑规模与艺术效果无不堪与“世界七大奇迹”媲美,成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先秦雕塑古朴拙稚,直到接受佛教文化之后,才形成中国雕塑的艺术风格。其特点高度概括,线条简洁,风格浪漫,注重装饰,讲究神似而失于写实。但秦兵马俑严格运用写实主义创作手法,无论形体,结构,比例,质感,量度都以准确的解剖构造为依据。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是我国最大的遗址博物馆,除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保护陈列大厅外,还有兵马俑坑出土文物陈列室和秦陵铜车马陈列室。
专业考古者们在965平方米的试掘坑内清理出与真人真马相仿的陶俑500余件,陶马24匹,木质战车6乘和大批青铜兵器、车马器。通过试掘和钻探,一号兵马俑坑总面积14260平方米,内含陶俑、陶马约6000件。1975年8月,国务院决定在一号兵马俑坑遗址上建立展览大厅。
在展览大厅基建工程进行时,1976年4月23日,在一号兵马俑坑的东端北侧,又发现了二号兵马俑坑。接着,同年3月11日在一号兵马俑坑的西端北侧,发现了三号兵马俑坑。迄今为止,兵马俑的部分遗址仍然有待发掘,也许不久以后会有更多的奇迹呈现在我们面前。
西安兵马俑景点详细介绍如下: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又称兵马俑、秦兵马俑。它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与秦始皇帝陵一同组成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始皇兵马俑素有世界第八大奇迹之称。这里出土的一千多个士兵陶俑,形象各不相同,神态生动,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被誉为“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景点介绍:
1、一号坑:景区中的一号俑坑是较早发掘出来的。俑坑东西长约230米,南北宽约62米。根据试掘已出土陶俑、陶马的排列密度推算,一号兵马俑坑内约埋藏陶俑、陶马六千件,同时还有大量的青铜兵器。
2、二号坑和三号坑:二号坑和三号坑分别在一号坑的两旁。和一号坑一样有真人、真马大小相似的陶俑、陶马近二千件。有车兵、骑兵和步兵等不同的兵种,排列整齐有序。震撼虽然不如一号坑,但是因为每个俑坑的队伍、作用都不同。
服务设施介绍停车场:
1、兵马俑停车场参考价格:20元每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陵北路附近;库位:500。
闭的2、手机充电: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游客服务中心配备充电电源插座,提供手机充电服务。费用:免费。
3、行李寄存:景区正门右侧游客服务中心。
更多关于西安兵马俑景点介绍,进入: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