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了解下FLASH中的“动态文本”

打开FLASH,新建一个文档,选择文本工具在窗口中插入文本“文本”属性面板中选择为“动态文本”4,“实例名称”输入为“cnbruce”
1,选择第一帧,添加帧动作
先找到你要插入哪一帧,然后点击插入文本,输入好字符以后,拖动字符在你想要出现的下方,计算好依次出现的时间,插入相应的帧数,注意你想要在什么位置让字符消失,一定要算好时间。打个比方新建立第一图层,插入四十帧(比方),再建立第二图层,在第十帧的位置插入帧,在该帧输入字符,然后在二十帧的位置输入空白帧,就是说字符显示在十帧和二十帧之间。这和字符淡显淡化是一样的,只不过改变了方向。
2、输入或者粘贴一段文字。调整好大小。
3、将文本框转换为影片剪辑,在影片剪辑的属性面板中,为实例取名txtBox。
4、在靠近文本框右上角处画一个三角形。
7、返回场景1。选择三角形按钮,打开动作面板。
效果//-340的意思是顶部y值减去高度Height的结果,
//保证文本框向上移动到刚好看不见。
9、选择三角形按钮,复制,粘贴,选择新按钮,执行修改--转换--垂直翻转命令,使之变成向下按钮。将向下按钮移动到文本框右下角。
10、选择向下按钮,打开动作面板,修改代码如下:
11、新建图层2,在图层2第一帧画一个矩形,刚好掩盖住文本框和两个按钮。
12、在图层2上点右键,遮蔽,将图层2创建为蒙板层。
13、CtrlEnter,并点击两个按钮查看效果。
[Flash]带滚动条的文本框(三)
1、新建场景文件,创建三个图层。
2、在最下面的图层1粘贴比较长的一段文字,然后在属性面板将其改为动态文字,多行,实例取名为txt。
3、在图层2画一个矩形,遮住一段文字。将举行转换为影片剪辑,在属性面板中为实例取名为mask。
4、在图层3的文字右侧画一条和mask等高的线段,转换为图形元件。在图层3上点右键,遮蔽,将图层3创建为蒙板层。
5、在图层3的文字右侧画一个小矩形,转换为影片剪辑,在属性面板中为实例命名为scroll_bar,将scroll_bar放在线段顶部。
6、在图层3选择第一帧,打开动作面板,输入如下代码:
//首先定义滑块的移动范围
//然后是缓冲的程度,速度值越大缓冲越明显
//然后这个是计算比例,也就是滑槽和内容的可移动长度之比
//记录下内容的最初位置
//在滑块上按下的时候开始拖动,down用来判断是否处在拖动中
//鼠标松开的时候停止拖动,down变为0
//这个是关键,enterFRAMe加上if(down),也就是在拖动的时候不停地执行if里面的程序
//将此时滑块的y值减去滑块上限,计算出滑块向下移动的距离,
//乘以之前算出的比例,就得到了文本内容应该向上移动的距离
//原来的位置减去距离,得到文本内容现在应该在的位置,也就是目标位置
//文本内容y值的每一次变化量=(目标位置-当前位置)除以缓冲速度。
//注意这一句不能放在if循环里面,否则鼠标一松开缓冲就停止了
[Flash]带滚动条的文本框
1、打开昨天的作品《可以上下滚动的文本框》。
2、在图层1绘制一个小矩形,转换为电影剪辑元件,在属性面板上为实例命名为myScrollBar。
3、选择myScrollBar元件,打开动作面板,输入如下代码:
//down变量是用来控制文本框滚动的,
//停止拖动后也就停止滚动。
4、在时间轴最顶上添加一个图层,选择第一帧,打开动作面板,输入如下代码:
//如果这里不用if判断,文本框就会不停的滚动下去。
6。保存起来的时候,别乱弄,小心点
在FLASH中输入文字,有三种形式,分别是:静态文本、动态文本和输入文本。
静态文本:是在制作时输入固定的,在影片播放的过程中是不能改变的;
动态文本:在制作时可以设置默认值,在影片播放的过程中可以通过ActionScript脚本程序改变的;
输入文本:就跟文本框类似,在影片播放的过程中用户可以通过输入设备输入文本。
选择动态文本和静态文本时,不能改变文本方式。
如同楼上,必须代码
但是代码其实写得很简单。举个简单的例子
01.新建一个输入文本,属性面板设置变量名为“inText”
(不包含引号),放到主时间轴(即flash最上面一层,不是在某个元件中)
02.新建一个两帧影片剪辑元件,新建动态文本框放在里面,设置变量名为“outText”,然后新建一个图层,在第一帧写入代码
04.注,该影片剪辑元件要循环播放,不断触发第一帧的代码,才能根据你的输入,不断更新动态文本框的数据。当然,影片剪辑本身就是循环的。
另外,文本框位置可以改,例如,如果输入文本框是在主时间轴的影片剪辑mc_a中,那么代码应该改成
动态文本一般都是需要结合代码使用的,可以动态显示文字,用于需要变化的文字功能,比如倒计时,或者其它内容。
也可以当成一般的静态文本使用。
动态文本使用前一定要嵌入字体才可以正常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