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主要还是与菲律宾的政府有关系的,因为他们采取的管理制度是依照美国的方式,本身菲律宾政府在制度方面的不是非常的完善,还采取了美国的总统制,这更让他们内部管理混乱,就开始有了各个党派然后就经常的发生内讧,最重要的是菲律宾的历届总统都不是省油的灯,贪污国家的钱,所以这也导致政府部门都非常的不作为,那既然作为一国的总统都不作为,那底下的小部门肯定会更乱,所以这也致使,菲律宾的发展一直都在走下坡路。
菲律宾之所以会富裕国下滑到贫穷国,主要因为环境的问题。我们都知道菲律宾是一个群岛组成的国家,所以这个问题也让他变得越来越尴尬。自从第2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美国出于自己的长期发展,为了遏制两大国家的需求,所以把所有的扶持力度都放在了宝岛北部的琉球群岛以及日本和韩国,所以菲律宾也被边缘化了,而这样的状态也让他变得越来越贫穷。

第2个比较尴尬的原因就是菲律宾的人口出现了危机状态。为什么要这么说?因为在1946年的时候,菲律宾的总人口是1800多万,但是经过了70多年的发展,菲律宾的人口急剧增加,已经达到了1亿人口以上。人口的迅速膨胀也让这个国家的负担变得非常沉重。国家的基础设施非常的薄弱,爆炸性的人口增长对于这个国家来说属于灾难。
因为菲律宾的贫富差距非常大。杜特尔特总统上台以来,菲律宾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安全管理、经济发展、改善与周边国家关系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受到媒体高度评价。尽管如此,菲律宾的发展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人口和财富的分配是最令人头疼的问题之一。
地理上,菲律宾背靠太平洋,毗邻东亚。与此同时,目前国际市场上有超过1亿人是廉价劳动力。这些固有优势可以说是菲律宾发展的坚实基础。但在现实中,现实是令人惊讶的。菲律宾没有利用好这些优势,甚至成为自身发展的绊脚石。
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规模不相称,分布极不平衡。在菲律宾,巨大的贫富差距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它曾经是一个拥有丰富殖民遗产的国家,曾经是亚洲最好的经济体之一。上世纪90年代,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但是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菲律宾的贫富差距已经开始显现。有钱人住别墅开豪车,穷人捡垃圾吃泔水……特别是在马尼拉,超过400万人生活在贫民窟,约占该市人口的五分之一。有这么多可以期待的事情,为什么菲律宾的情况会变得更糟呢?发展是否停滞不前,甚至愈演愈烈,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这样的现状,从古至今,都有迹可循。一个国家从繁荣到萧条并不是没有原因的,也有它自身的原因。
因为菲律宾政治一直在动荡。
在绿色革命和农业收成计划的影响下,菲律宾在1970年代的粮食年均增长5.2%,基本实现了短期的自给自足,但在1980年代再次陷入停顿。粮食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随着1980年代世界农业机械化浪潮,菲律宾进行了许多改革,以提高农业生产率和现代化。农业机械化水平已大大提高,但并未带来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虽然提高了农业生产率,提高了农业规模生产效益,但也直接减少了对农业生产的劳动力需求,激发了土地所有者,封建家庭和大资本家进一步进行土地合并和扩大规模的热情。
农业生产非粮食作物,主要是原材料或其他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继续扩大,这无疑大大减少了农民可以租用的土地和农业就业机会。结果,土地制度并没有过渡到自我修养,而是转向了私有化的极端方面,农民没有土地可耕种,没有工作,绝大多数农民没有土地,没有经济。出租土地的权力,大量无地和失业的农民被迫涌入城市。尽管1970年代菲律宾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尚可,但它尚未取得质的飞跃,无法消化如此庞大的人口。
失地和失业的农民已经演变成城乡移民,失业迅速变成了社会和社会问题。政治动荡和社会动荡导致经济进一步下滑,进而增加了失业率并形成了恶性循环。绿色革命的另一个副作用是大力引进外资,鼓励资本下乡扩大农业生产,依靠福特基金会和洛克菲勒基金会等外国非营利组织来改善机械化和规模化,但是严重缺乏独立性和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国资本和技术的过度依赖,最终导致菲律宾陷入美国新殖民主义的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