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因为云南大部分的地区都是山地,他们这边的铁路和我们平原地区的不一样,所以铁路它是爬坡的状态,所以说云南的火车速度很慢。在有的地方,它的海拔将近2千米,所以说开到云南之后相当于爬了2千米,所以会有这样的说法。

二、对于云南这个丰富多彩令人向往的少数民族。存在着云南十八怪,这样一个传说。其中火车没有汽车快至今还有人在流传,其实是云南处于高原位置有众多的高山峡谷,坡路较多所以火车行驶的比较慢。如果你想给云南加个前缀,那一定是“怪”了。
三、云南是一个相对包容的省份,少数民族众多,民风民俗丰富,时代柔和,山峦叠嶂,花团锦簇……看起来不和谐,但是相当的合身。你可能不会深刻理解,总有人坚持自己的错误,恶言恶语,把五彩缤纷的云南说成是黑色的。这里的矛头都指向云南。也许是怪!
四、不管外界怎么说云南不好,我和朋友们还是很喜欢。此外,宽容不仅仅是谈论。云南的多高山峡谷,云南修建的铁路坡度大,弯道多,列车运行速度很慢,再加上火车没有车的奇异景观。虽然火车加速了,但仍然没有汽车快。原因是云南的火车经常临时停车。
因为云南的地形错综复杂。修铁路难度非常大。而且投资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所以云南现在一般都靠汽车这种交通工具。所以成为当地的一怪。
2、鲜花四季开不败,脚趾常年露在外。
4、石头长在云天外,这边下雨那边晒。
5、袖珍小马多能耐,背着娃娃再恋爱。
10、你说奇怪不奇怪,云南就有十八怪。
12、十八的姑娘象老太。
13、大姑娘不系裤腰袋。
15、摘下草帽当锅盖,三个蚊子一盘菜。
17、六七十岁的老太爬树比猴子快。
18、小和尚可以谈恋爱。
20、蚂蚱当作下酒菜,竹筒当作水烟袋。
说的是云南少数民族众多,民族风情也不一样。四个竹鼠一麻袋,蚕豆花生数着卖;
袖珍小马多能耐,背着娃娃再恋爱;
四季衣服同穿戴,常年能出好瓜菜;摘下草帽当锅盖,三个蚊子一盘菜;
石头长在云天外,这边下雨那边晒;
鸡蛋用草串着卖,火车没有汽车快;
小和尚可谈恋爱,有话不说歌舞代;
蚂蚱当作下酒菜,竹筒当作水烟袋;
鲜花四季开不败,脚趾常年露在外。
江南十八怪是云南十八怪的别称。
江南十八怪有多种版本,下面是流行版本。
第一怪:竹筒当烟袋
第二怪:草帽当锅盖
第三怪:这边下雨那边晒
第四怪:四季服装同穿戴
第五怪:火车没有汽车快
第六怪:火车不通国内通国外
第七怪:老奶爬山比猴快
第八怪:鞋子后面多一块
第九怪:脚趾四季露在外
第十怪:鸡蛋拴着卖
十一怪:粑粑叫饵块
十二怪:花生蚕豆数着卖
十三怪:三个蚊子一盘菜
十四怪:四个竹鼠一麻袋
十五怪:树上松毛扭着卖
十六怪:姑娘叫老太
十七怪:小和尚可以谈恋爱
十八怪:背着娃娃谈恋爱
云南十八怪是当地自然条件促成的文化在民风民俗上的体现。
这一怪说的是"反戴斗笠"的这个民族──花腰傣。"花腰傣"是对居住在元江、新平一带傣族的一种俗称,由于每个傣家妇女装束上最惹人眼目的是一根绣花的彩色束腰带,而得名"花腰傣"。
聚居在元江和新平两县的小卜少们的装束用美不胜收来形容实不为过。镶边黑筒裙分为里外两件套,腰箍数圈,彩带束腰,黑短上衣斜襟长袖,袖口包红边,领口滚银泡,红巾扎头,最后是"反戴斗笠"。
对某一种可食的植物,人们一般只考虑去吃它的根、茎、叶、果、种子等,惟独不大考虑去吃它的花。所以,云南人煞有介事地把鲜花当成蔬菜来吃,这就理所当然地成了一桩怪事。云南人吃花的习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续到了今天。据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民族植物研究室调查,云南各族百姓常吃的花卉多达160多种。昆明人,大多吃过一种黄花和面粉、鸡蛋调在一起,用油煎成的饼,俗称"黄花粑粑"。
"鸡蛋拴在山草上"听了令人好奇,也觉得不踏实。如果到元阳、绿春、金平等山区地带去,那"鸡蛋用草拴着卖"的现象随处可见。
先将数根干草的一端拴在一起,这束草就成放射的爪子状,在"手爪"中放进一个鸡蛋,用草横捆一道,相当于让数个"手指"把鸡蛋握紧。如此这番,逐个捆扎包紧,直至成串。拴起来后,有的呈条形状,有的形似冰糖葫芦,乍一看,还以为是某种民间工艺品。
云南的花,不能用朵、用株或者用盆来计算,也不能用片、用块或用园来估量。云南的花,一旦开疯了,要一公里一公里地去丈量,要一山一山地来计算,那是真正的满山遍野。云南的花,不在乎人的欣赏和赞叹,三百六十五天,想开就开,一开就无边无际、没完没了。
云南人吃蚂蚱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小食品而已,只是出于一种美食和需要,而且蚂蚱大。
将捕捉到的蚂蚱集中起来,然后倒入滚烫的水中,扣锅盖,加大火势,蚂蚱由绿黄色变成棕色后,便捞出来进行晾晒,并摘去翅膀、刺脚。食用时,一般用植物油煎炸,脆香美味,是佐酒待客的一味佳肴。
南十八怪,草帽当锅盖"。乍一听,再一想,草帽乃遮风避雨之物,怎能当锅盖使?这是说其厚实。
去昆明市郊农村妇女都穿一种大花布鞋,这种鞋形状像一条龙头翘起的小船,俗称"龙船鞋"。与一般鞋不同的是,龙船鞋的后跟之上多出一块""形的布。鞋子后跟上有这块布是为了穿鞋方便,类似一个时时随鞋附带的鞋拔子。用手揪住那块布顺势一提,鞋子就穿好了。也为了装饰,为了美观好看。
竹筒当烟袋,说怪也不怪,竹子茂盛烟草多,竹烟在一块。
对水和火的崇拜从古至今、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至今保留着古老的水火崇拜遗风。水是生命之源,水可以活人以命,但也可毁人于咆哮之间,也许正是水的这种养育与毁灭的同在,使得童年时期的人类对水具有了又爱又怕的感情,通过神话传说赋予这性情极端的水以神的灵性,祈祷水给人类带来安详、富足和幸福。因此,世界各地也都有关于水崇拜的神话传说就是件必然的事了。在云南各地还有许多祭祀水神的龙王庙,也有一些是雷神、闪神等等,丽江黑龙潭的水神祭祀的就是龙王、雷神和闪神。
对于第一次到昆明的人来说,这个城市首先给他们的奇异感觉之一,恐怕就是大街上的各式穿着了。在一天当中,有人穿轻薄的衬衫短裙,有人穿毛衣和风衣,甚至还有人穿着棉衣或棉背心,五花八门,寒暑凉热,让人目不暇接。
昆明四季温暖,阳光明媚,令人分不清春夏秋冬。
在云南的少数民族中,用歌声来传情达意,用歌声来确定终身大事的,可谓不胜枚举。
"饵块"则专门称谓用米饭舂制而成的食物,《说文解字》的解释:"饵,粉饼也"。"饵之言坚若玉珥也"。在制作时先将稻米蒸熟,再舂捣加工,以保持稻米原有的筋芡,做出的食品即"饵"。
因为云贵多山,火车要爬坡,还要穿越大量的隧道,弯道更无法开快,所以感觉火车没有汽车快。
石林仿佛在日月精华滋润下如笋拔节,如竹生长,石林的大势与大气,石峰戟指,剑刃刺云,其势森然罗列,云天为之破,其锷未见残。石为什么会长大而且成林呢?这一带地处喀斯特地貌的滇东高原中心,属发育典型的岩溶地貌,谓"喀斯特地貌"。石林县境内62%为石灰岩覆盖,是典型的岩溶地区也就是说,石林的"成长",主要是由于水的作用,地表水和地下水如同一把不懈的雕刻刀,2.7亿年来,一刀一刀地把可溶的石灰岩雕刻成森林的模样。因此说,并不是石头从水下冒出后又慢慢长高入云、长大成林,而是由于水经年累月的溶解、侵蚀而使之成形成林。
豆腐的老祖宗在中国,中国人最早发明了豆腐,然而翻遍菜谱,"烧豆腐"这一味儿,却是"典无所载,谱无所记",最早可谓"滇邑独有,他乡俱无"。确切地说,可以"烧着卖"的豆腐主要是"滇南豆腐",因为其制作工艺独特,不用卤水而用井水点豆腐的缘故。
云南河水湍急,用船摆渡要顺水而下走斜道,危险费时费事,溜索一下子就过去了。
一句话说尽云南地理特征,内涵深,包容广,所指准,把云南绝岭绵亘、泉溪滴流图,"山有梯田坝有海,谷有红河岭有泉"画面一一包揽。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独特地理现象,说的是哈尼梯田。哀牢山泉涌汩汩,流水潺潺,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水资源。
十八怪是言其不解的怪现象比较多。
中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所以全国有很多“十八怪,譬如:
房如积木顺山盖,三伏火锅逗人爱
坐车没得走路快,空调蒲扇同时卖
背起棒棒满街站,女士喜欢露膝盖
龟儿老子随口带,不吃小面不自在
光着膀子逛大街,街边打望好愉快
办报如同种白菜,崽儿打赌显豪迈
矮小伙高姑娘爱,摊开麻将把客待
公交车上摆擂台,宝气处处都存在
人名没得地名怪,丧事当作喜事办
重庆民间还流传着“重庆十八怪”的说法,即七十岁叫“女娃儿”不为怪,八十岁喊“崽儿”很自在,男人染发装“老外”,女人的肚脐眼在衣服外,说话着急像比赛,“言子儿”又多又古怪,“麻辣烫”越热越要卖,不吃小面不自在,爬坡上坎当小菜,坐车没得走路快(堵车),路边打望(东张西望)好愉快,棒棒(力夫)满街找买卖等。
火车路离站十里外
绣球最大马最矮,男女恋爱摆歌台
大年初一祭蚂拐,百岁寿星能打柴
草帽盖着地一块,稻谷种到云天外
不叫南海叫北海,海边红树也怀胎
象鼻饮水山叠彩,米粉吃出三大派
粽粑大得像猪崽,石头当成宝贝卖
礼品店里卖棺材,满街都是一脚踹
山在城里楼在外,乐业天坑成群摆
千年铜鼓敲不坏,花山壁画好难猜
四季花草绿不败,满城果树连成带
满街都是一脚踹,单车头上阳伞盖
瓜果蔬菜烤着卖,一年时兴一种菜
餐餐米粉也不赖,想吃鸭子到郊外
美食纪录破得快,友仔友女不排外
说话爱把尾音带,有毛小球常打坏
出门扑克随身带,划拳猜码有比赛
南巴凉鞋真实在,半夜三更还在外
晚会门票打折卖,民歌也可赚外快
水绕龙城桥作带,石头当成宝贝卖
礼品店里卖棺材,“高顶篷”车满城开
喉宝牙膏名在外,的士起步才三块
狗肉火锅真痛快,螺蛳米粉成品牌
时风双马已不在,鱼峰山下摆歌台
“柳江”化石耀万代,柳侯衣冠人人拜
风雨桥边油茶卖,云片米糕真不赖
男友是“蛇”女称“拐”,称呼父母把“们”带
街边树下麻将牌,侠义豪情柳州仔
关于云南十八怪,并没有官方正统的一致说法,因此,各个版本之间大体相同,但略有差异。
第一怪、鸡蛋用草串着卖:云南多山,坡陡谷深,山路崎岖,外出行路不是爬高下低,就是跨沟过坎。因此山区的主要搬运方式便是背具:背箩、背筐、背架、背袋以及背绳等等,或肩背,或头背。
走在崎岖的山路上,尤其是一种由乱石组成的“包谷路”,每一步都几乎踏在石尖上,像踩梅花桩一样,一不小心,脚就卡在石缝里,扭了脚脖子是常事。再加上不断地爬坡下山,跳沟过坎,别说新鲜鸡蛋,就是煮熟的鸡蛋也折腾碎了。用草拴的鸡蛋则无一破损,全部完好。
老乡们为了便于买主携带所购买的鸡蛋,又不被碰坏,便以竹篾或麦草贴着蛋壳编,每个都隔开,十个为一串,可以挂在墙上,想吃的时候方便吃几个拿几个。鸡蛋如此包装不易破碎,而且恰似一件奇特的艺术品。
第二怪、摘下斗笠当锅盖:云南竹林较多,因此许多用具都以竹子为原料,而锅盖就形似于内地的斗笠,只是顶略小一点,便于抓拿,而且用此做锅盖,透气保温,做出来的饭更加清香。
第三怪、三只蚊子一盘菜:云南许多地区的天气较为炎热,终年蚊蝇不绝,特别是野地与牲畜圈里的蚊子个头都比较大,故夸张说三只蚊子一盘菜。
第四怪、火筒能当水烟袋:当地人抽烟所用的烟袋很像内地的吹火筒,只不过吹火筒是往外吹,而它是往里吸,烟气经过水过滤,可以减低焦油的浓度,味道更加清凉香醇。
第五怪、糌粑被叫做饵块:云南产大稻米,十分香糯,把大米蒸熟舂打后,揉制成长条形的半成品,可炒吃、煮吃、蒸著吃,颜色白如雪,像内地做的白米粑,当地称饵块。
第六怪、背着娃娃谈恋爱:当地少数民族期盼人丁兴旺,盛婚后数日媳妇便回门了,等有了娃娃再回婆家与丈夫相聚,开始真正的谈恋爱。
第七怪、四季服装同穿戴:云南地区气候多变,夏天不热、冬天不寒,白天和晚上的温差较大,可以说是冷热瞬变,在街上四季服饰随处可见,长的、短的、厚的、薄的,颜色艳丽,绚丽多彩。
第八怪、蚂蚱能做下酒菜:云南许多地区的人都有吃虫的爱好,变害虫为佳肴,化昆虫为美味,所以蚂蚱、蝗虫等,都因为油煎之后,焦脆鲜香,而成为了美味的下酒菜。
是啥第九怪、姑娘被叫做老太:云南有些地区口音娘娘不分,喊姑娘其实就是指姑与娘,而把姑姑与娘娘喊为老太,所以你问姑娘他说老太,喊老太也就是内地人所称的小姨。丽江的纳西族由老太当家,她们负责料理家务,特别能吃苦耐劳,所以受到大家的尊重。
第十怪、和尚可以谈恋爱:云南与几个信奉佛教的东南亚国家接壤,而这些佛教国家的男子上寺庙当和尚就像内地上学读书或服兵役一样,到时还可以还俗结婚生子,受其影响,边民也穿和尚服谈恋爱。
第十一怪、老太爬山比猴快:云南多高山深谷,当地的妇女们自幼勤劳无比,爬山越岭、种地砍柴都习以为常,因此练就了一身矫健的身板与脚劲,七八十岁的老人登山往往如履平地。
第十二怪、新鞋后面补一块:少数民族妇女在绣花鞋后面,用布巧做鞋曳,上面绣花精心点缀。既美观又有挡灰挡泥的实用价值。
第十三怪、汽车还比火车快:由于有众多的高山峡谷,所以云南境内的铁路坡度很大、弯道较多,使得火车的速度特慢,形成了火车没有汽车快的独特景观。
第十四怪、脚趾常年都在外:云南到处崇山峻岭,行路较不方便,爬山跑路多了会有较多的脚汗,于是就做成浅品浅帮鞋,露出脚趾,能够感到更加凉爽。
第十五怪、娃娃全由男人带:这里的汉子爱妻爱儿成为风尚,“模范丈夫优秀爹”在街头比比皆是。
第十六怪、花生蚕豆数堆卖:旧时滇省民风多纯善,喜欢以物易物,耻言商品交易,故花生蚕豆等物品都数堆卖,人心便如称一般。
第十七怪、这边下雨那边晒:这句话是用来形容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十里不同天的多变气候的。相差十里便会有不同的天气景象,而同一座山的两面也是一面艳阳天,一面雨倾蓬。来自东边冷空气被阻挡在云南和贵州间的乌蒙山,锋面难以进入云南,使得云南“四季如春”。
第十八怪、四个竹鼠一麻袋:山区竹林很多,有繁茂的竹笋。食竹笋的鼠多肥硕,形状与家鼠有很大差异。用这样的山珍待客真是赛过鸡鹅。
"云南十八怪,火车没有汽车快",在所有"云南十八怪"中,这是流传最广的几怪之一。"火车没有汽车快",在很大程度上,此说肇源于滇越铁路。
滇越铁路1901年开工,1910年竣工,历时9年。昆明至海防全线总长854公里。其中:云南境内(昆明至河口)465公里;越南境内(老街到海防)389公里。工程耗资:158466888法郎。筑路工人:6.4万余。
滇越铁路迄今已近百年,在这条百年老路上,列车至今仍在隆隆前行,从河口的中越铁路大桥往南行,一路呼啸,一天一夜可直抵越南民主共和国的港口城市海防。
若干年前,我国以铁路和外国直接交通的地方并不多,在北方仅有中俄铁路,而在整个大西南,就只有这条滇越铁路了。
若是论起谁更早,则滇越铁路是当然的老祖宗。云南是中国最早的国际铁路"的省份,这个"中国第一"大约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也因此才有"云南十八怪,火车不通国内通国外。"
滇越铁路是法国人投巨资修筑的一项浩大工程。这条代表本世纪初铁路工程技术最高水平的铁路。在云南境内的465公里路段,有百分之八十在险恶的崇山绝岭间穿行,坡度大,落差大,从海拔2000多米至912米,有隧道150个,有桥173座,桥梁隧道工程在当时举世无双。
其中河口的人字桥工程,在两座绝壁这间以"人"形横空飞架,不用一根支撑墩,令人叹为观止,至今仍在中外铁路工程教科书中列为典范。这其中,有法国工程师的智慧,有中国工人的心血。近百年来,这条铁路始终畅通无碍,这本身就证明了这项浩大工程的质量。